豹子本姓鮑,名字叫鮑超。清王朝誇他是個英雄,老百姓說他是個草包。據說,他人生得怪:腦殼像籮蔸,身子像扁擔,臉皮厚如牆,膽子小似鼴。像這樣一個人,怎麼能叫豹子?又是怎麼成為曾國藩手下鎮壓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大劊子手,怎麼陞官的呢?這裡頭的龍門陣很多!在民間流傳着關於他陞官的笑話。
話說清朝末年,鮑超是四川巫山縣城裡的一名爛秀才。此人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玩槍耍棒,但年近三十,還是一條狗屎作的鞭子一聞(文)也聞(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 人們譏他寫的文章為四不象」沒有韻律不像詩;沒有詞牌不像詞;沒有格調不像歌,一派胡說不像話。好在他臉皮厚,不但對人們的議論無所謂,反而自詡文武全才,經常白日做夢,夢見升官發財。
這一年,又值大比。鮑超儘管屢試不中,但仍雄心勃勃,沒等到考期到來,他就「叮鈴咚隆」跑到省城去了。
誰知一進考場,他就蔫了。為啥呢?原來,他考了幾次,發現了一個秘訣,那就是考試的題目只限於《四書》範圍,題義以「朱注」(南宋朱熹注釋)為準則,誰知這次題目卻不是《四書》上的話,而是主考官的話。
原來,清朝考試還有一個規定:凡是出過的題,不許重複再出。清朝考了兩百多年,從小考童生,鄉考秀才,會試舉人,把《四書》上的題都出完了。這任學台異想天開,別出心裁撰了一道題目,兩個字:巫山。
看來也的確簡單,比《四書》上的「之乎也者」少了多少圈圈。但鮑超平時根本就不讀歷史地理,諸子百家,拿到這個簡單題目也答不上。他心裏難過,雙眉緊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摳了好一陣腦殼,仍然不知怎樣寫。
沒得法,只好悄悄問鄰座一位考生:「喂,老兄,巫山什麼樣?」
鄰座那位考生正聚精會神,冥思苦想,想寫出一篇錦繡文章,得個功名,光宗耀祖。沒想到鮑超在這個緊要時刻出來打岔,按他提「巫山什麼樣?」的問題,只好簡短答了個一個字:「高」。
鮑超大喜,趕忙寫上。但巫山高三字不成其為文章!鮑超又着急起來,按着自己腦殼一陣狠摳。摳得腦殼也痛了,仍然摳不出下文來。
無奈又向鄰座考生求救:「喂,老兄,巫山高到什麼程度?」
鄰座考生正寫得起勁,沒想到他又來打岔,莫奈何,只好回答他一句:「入雲霄嘛!」
鮑超一聽,又趕忙寫上。但一看「巫山高,入雲霄」兩句,似乎仍不成章!鮑超感到十分惱火,照舊又摳腦殼,當然仍不起作用,沒辦法,又厚起臉皮問鄰座考生:「喂,老兄,巫山高,入雲霄又咋樣?」
鄰座考生氣得哭笑不得,惡狠狠賞了他兩句:「巫山高,入雲霄;入雲霄,巫山高!」
鮑超一聽,也不計較他語氣好壞,趕忙又寫在自已卷子上。寫完一看,似乎仍嫌短了點,欲待再問,收卷時間已到,只好交了卷子出場。
學台拿到答卷一看,稀稀兩短行,寥寥十一字,沒看上眼,順手一甩,即審閱別的卷子去了。
誰知看完了所有卷子,竟沒一個滿意的。不是白卷,就是裹腳布;不是離經叛道,異端邪說,就是離題萬里,笑話百出。學台好不掃興,不禁連連搖頭,長吁短嘆,他擔心選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點不出一個超群的解元,何以回京復命?
正發愁時,突地心裏一動,彷彿想起開頭有張卷子還新穎別緻,答得似乎也還貼題。於是,他又倒轉去把鮑超的卷子找了出來。
一看:「巫山高,入雲霄;入雲霄,巫山高!」不禁微微點了點頭。學台到過巫山,覺得巫山的主要特點正是高。這個考生緊緊抱着「高」字做文章,還有點意思。再一吟:「巫山高,入雲霄;入雲霄,巫山高!」
「哎呀!」他不覺拍案而起:「這真是一篇絕妙的文章也!想古往今來,騷人墨客、風流名士吟詠巫山,洋洋洒洒寫了多少篇章,什麼『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什麼『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道了千言,寫了萬語,說來寫去,仍不外乎一個高!這文章開門見山,一語中的,一詠三嘆,真是妙不可言吶!」於是,硃砂一點,高高取上第一名。
鮑超出場後回到棧房,回想自己寫的東西,硬是「四不象」,心裏不覺有點懊喪:「唉,這科又無望了喲!」說著心裏一酸,身子往床上一躺,就要蒙頭痛哭。
但接着又一想:實在考不起,我也沒辦法。難得出來一回,且遊山玩水圖個安逸!聽說白帝城風景如畫,文物豐富,舉世聞名,何不趁回鄉之便前去耍耍。主意打定,他就急急忙忙趕往白帝城。
登上白帝城,他的眼就花了。那白帝廟內歷代的詩文、碑刻甚多,東西兩側的碑林更是熠熠生輝。在東碑林中,《鳳凰碑》和《竹葉碑》最引人注目。
《竹葉碑》遠看是三枝翠竹,細看卻是一首五言詩,讚揚了三國劉備三兄弟的業績,令人讚不絕口,一些遊人正在口誦筆抄。鮑超見狀,不覺十分眼熱。
再看《鳳凰碑》刻畫了號稱鳥中之王的鳳凰,生動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叫絕!遊人觀賞之餘,不禁讚揚作者心靈手巧。鮑超聽了,心裏一動,想到:文章沒做好,名落孫山了,我在這碑上落個名,名揚干秋,留芳萬世,豈不更好?!
想到此,又見左右無人,便將 原碑作者的圖章剷除,以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了。
幹完這事,又看到鳳凰碑旁,有一幅「巫山峽鎖全川水,白帝城排八陣圖」的碑刻對聯,聯語氣勢磅礴,書法蒼勁有力。鮑超暗喜,又用自己的名字去頂替了。
接連在兩處留了大名,並不費力,他的胃口就更大了。便想: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去把《竹葉碑》的作者也取而代之算了。正想行動時,白帝廟裡住持和尚出來了,發現鮑超這樣不擇手段沽名釣譽,不禁怒從心上起,抓住鮑起,就要送官治罪。
遊人聞聲也都圍攏來,紛紛指責鮑超卑鄙無恥,不像話。
正鬧得不可開交,人群里走出兩位公差模樣的人向大家勸說道:「諸位息怒,這位先生是新科高中的解元老爺。」說著,從懷裡摸出一張大紅報帖,在眾人面前張揚。
眾人見官府差人如此說,便罵罵咧咧散開了。 和尚見冒名者是本省新科解元公,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兩位差人向鮑超報喜:「恭喜鮑老爺,高中鄉試第一名解元!」
鮑超突然聞報,十分驚異,憑我那乞討來的兩句話,就可以當解元吶? 不覺問差人道:「二位莫不是認錯人了嘍?這些事,開不得玩笑啊!」
二位差人急忙答道:「沒錯!沒錯!主考大人對老爺的文章特別欣賞,點了第一名後,親自叫我倆給你老報喜。我倆趕到客棧,誰知你老已走。我倆便決定趕到巫山你老府上報喜。今天順道來游白帝城,沒想到正好碰到老爺雅興留名碑石,不會有錯。」說著,雙手把喜報捧到鮑超手裡。
鮑超接過一看,上面果然端端正正寫着自己大名,這才相信不假!趕忙從懷中模出兩個元寶,遞給兩位差人:「二位辛苦了,收下買碗茶喝。」
之後,拉二位公差出城乘船到巫山,在家裡大酒大肉招待了幾天。臨行又備了一份厚禮,托兩位差人帶給主考大人。兩位差人高高興興回到省城,在主考官面前繪聲繪色,把個鮑超吹得來地上僅有,天上莫得。說他們親自看到鮑超繪畫、撰聯、題詞,是如何如何優美精妙,並贊道:「那真是詩書畫三絕呀!」把這個學台聽得來眉飛色舞,心花怒放,不禁哈哈大笑道:「看來老夫是慧眼識英雄啊!」
在場考官和差人們自然隨聲奉承:「老大人慧眼獨具,為國家選得英才,可喜,可賀!」
當即擺宴給學台賀功。
酒醉飯飽之後,學台大人乘興呈表朝廷,奏稱鮑超文章蓋世,如何了不得,並請破格錄用。
西宮慈禧太后得到奏表,心想:眼下剿辦洪匪長毛(太平軍),正是用人之際。既然心腹學台認為是個奇才,何不順水推舟,賞他一個臉面,讓他們都感恩戴德,為我效命。於是,便諭示皇帝降旨,賞鮑超一個七品頂戴,撥在曾國藩手下參贊軍機。
聖旨下頒,鮑超當官。他當即打點行李赴任。時曾國藩正在江西九江一帶與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交戰。鮑超雖有點怕死,但陞官心切,便毅然離了巫山,直望九江而去。
到了曾國藩大營,留在幕府聽用。鮑超歡喜,心想:「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大帥身邊,有好處總要先落在自己頭上。他沒想到到大營板凳還沒坐熱,太平軍已排山倒海攻來。曾國藩當即下令抵禦,怎奈天國將士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無不以一當十,清軍怎能招架得住!只見一個二個,鮮血在冒,腦殼在掉,哭的哭,叫的叫……鮑超緊跟曾國藩逃到一座小山上,深溝固壘,等待外援。
黑夜一更將盡,月色無光,被追殺了一天的清軍已精疲力盡,像死豬一樣睡了。曾國藩帶領親兵查營後,也因整天忙於奔命睏倦,不覺在營帳內伏几入寐了。唯獨鮑超睡不着,他回想起白天戰場上的情景,後怕得渾身發抖。又想到現被太平軍包圍得水泄不通,眼下的殘兵敗將休想衝出重圍!若營寨一旦被太平軍攻破,豈不要把自己老本收去,那就不是陞官,而是升天了……越怕越睡不着。迷糊間,突然一聲炮響,殺聲震天,太平軍漫山遍野攻殺過來,嚇得鮑超拚命驚叫:「太平軍攻來了!太平軍攻過來了!」
他這一發夢沖不打緊,嚇得曾國藩立即飛身上馬,清軍一個二個嚇得屁滾尿流,翻身起來就想奔逃。一時馬嘶人叫喚,亂成一鍋稀飯。曾國藩又傳令:「作好準備,火速迎敵!」
原來,太平軍首領求勝心切,駐營之後想到清軍不多,便倉促偷襲,忽見清營內燈火密集,刀槍林立,誤以為曾國落已有準備,急令撤退。軍士們以為中了敵人的奸計,行動慌亂。曾國嫠乘勢衝出,反而稀里糊塗打了一個勝仗,突圍而去。
第二天,曾國藩擺酒賀功,對鮑超大為嘉獎,說他足智多謀,忠心耿耿,勤於職守,及時發現並報告了敵情,挽救了全軍,勞苦功高!當即奏清朝廷,破格將鮑超提升為總兵官。還專門給他配備了洋槍隊。
鮑超怕死,槍一發下來,他就給自己選了一桿短槍防身。那個時候,洋槍少有,太平軍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鮑超上陣,不敢接近太平軍,老遠就開槍給自己壯膽,有時一子彈「呼」地一聲射出,對方中彈倒地。站在遠處的人,還誤以為是他呼喝一聲,就把人嚇死了。於是就以訛傳訛,說鮑超聲如巨雷,百步之內,呼喝一聲,把人都嚇得死了。清軍為了給自己壯膽,就把鮑超吹為神人,呼為「豹子」
不久,消息傳到西宮,慈禧太后心想:洪匪猖獗,勢不可擋,而鮑超尚能抵擋之,可謂英雄難得也!而此人乃我親自任用,人們誰不服我太后聖明,善用人才!眼看大清江山岌岌可危,我何不寵以高官厚爵,讓他死心踏地為我大清保江山……主意打定,即召鮑超進宮覲見,親授湖南提督銜,賜黃馬褂。
這在當時可算最高恩寵「榮耀」了。鮑超喜出望外,磕頭如搗蒜,千恩萬謝出官,當即馬蹄春風,走馬上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