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恩愛夫妻多年無子,求子心切的夫妻兩便常到附近的寺廟求神拜佛,願得一子。誰知妻子美貌被和尚看中,不久妻子被丈夫休書一封,趕回了娘家。兩年後,妻子再嫁,所嫁之人竟是當日寺廟和尚……
(一)和尚毒計拆散恩愛夫妻。
話說,江州府城東水寧寺,有一個和尚,出嫁之前叫作吳員城。
這吳員城雖然是一和尚,但六根不凈,尤其好女色。
江州府有一對夫妻,丈夫張德化,妻子韓蘭英。張德化出生富戶張家,長相一般,不善言辭但為人忠厚老實。韓蘭英長得傾國傾城,知書識禮,是當地大戶韓英書的小女兒。
韓蘭英同張德化結婚,很多人都覺得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他們卻不知韓家看中的就是張德化的忠厚老實。
兩人成婚多年,恩愛和順,遺憾的是成婚四五年了,蘭英依然沒有懷上他們的孩子。
夫妻兩為此尋醫問葯,想盡辦法。當然,求神拜佛也在其中。
於是夫妻倆時常到城東永寧寺祈求能擁有一子。更時常請和尚到家裡念經,這吳員城便是和尚中的一個。
卻不知,夫妻倆這是引狼入室了。
吳員城只見了蘭英一次,本就生性好女色的他只覺得過往看的那些所謂美人都只是尋常,唯這婦人才堪稱絕色。便起了貪淫之心。
誦經完畢,吳員城從張家回到寺里再靜不下心來打坐參禪。腦子裡不裝菩薩,只有蘭英。
左思右想,終於被他想到一個抱得美人歸的主意。
第2天,和尚聽說張德化有事情外出了,家中只有蘭英和一個侍女,於是他假裝到張家化緣,暗地裡卻買通了蘭英的侍女小梅,讓她偷一雙蘭英的繡鞋給他。
小梅貪財,便真偷拿了蘭英的一雙鞋給和尚吳員城。
吳員城拿到鞋子,回到寺中,喜不自勝,每天便抱着鞋想着蘭英。好像那一雙鞋就是蘭英。心裏更在盤算着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有一天,張德化到寺中商量下次誦經的事情,事情商量完畢,正準備回家。
吳員城看準機會,故意把一隻鞋子丟在張德化的必經之地。張德化看鞋子眼熟,撿起來一看,瞬間變了臉色,心想:」這不是我夫人的鞋子嗎?怎麼會在這個地方。「
恰巧,吳員城正往他走來,於是他便詢問吳員城有沒有看到蘭英來到寺里,是否見了什麼人。
卻不知吳員城本就心懷鬼胎。聽到張德化這樣問,便閃爍其詞,還說:「沒有實證,出家人不打妄語。」這讓張德化心中對蘭英起了懷疑。
回到家後,張德化氣憤地把鞋子摔在地上,詢問蘭英究竟是怎麼回事。
蘭英也不知道自己好好在家放着的鞋子怎麼突然被丈夫從外面拿了回來。蘭英百口莫辯。
張德化看着妻子解釋不清楚的樣子,想像着妻子本就貌美,追求者眾多,其中還不少比自己帥氣有錢的主。心中本僅懷疑化成了確定。於是他以不守婦道一條把蘭英休回了娘家。
蘭英本是韓家小女兒,父親韓應宿和母親向來疼愛她。可是如今自己細心教導,知書識禮的好女兒竟然因為不守婦道被休。
韓應宿覺得不可思議,想着女婿只是憑着一雙繡鞋,沒有抓到姦夫,或許這事有蹊蹺。而且他相信自己的女兒不會是那種人。
蘭英從新在娘家住下。然而,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當蘭英在娘家久住,街坊鄰居便開始說起了閑話。
當知道蘭英因為不守婦道被休,那難聽的話就越來越多了。大家都責怪韓應宿夫婦不會教導女兒,才讓女兒做出這等醜事。
蘭英還有兄弟,都以成親。雖然自家人知自家事,也相信自己小妹秉性,可是舌頭底下壓死人。
隨着越來越多人的編排,家裡人覺得臉上無光,一個個也開始責備起蘭英來,恨不得韓家從沒這樣的女兒。甚至父母也對蘭英多有責備。
蘭英百口莫辯,只能天天把自己關在房裡。
(二)蘭英再嫁
再說和尚吳員城,在聽到蘭英被休,知道自己的初步計劃已經成功得逞。
於是他又想辦法從寺廟裡逃出來,到了西鄉太平原。並且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吳仁。並且時刻關心着蘭英的情況。
吳仁用了兩年時間,把自己的頭髮續了起來。
蘭英在娘家兩年了,她曾期盼着張德化能夠把自己接回去,期盼着自己身上的污名有一天能夠自白天下。
可是,兩年時間,她等來了張德化再娶的消息,等到了街坊四鄰對自己的鄙夷與唾棄,等到了父母兄弟也對自己透露出的失望。
蘭英有時候恨不得一死了之,可是心有不甘。再者父母具在啊。
曾經明媚,美麗,自信端莊的蘭英變成了一個只能窩在自己房間里垂淚的女子。
父親韓應宿覺得心疼又無奈。
有一天,韓應宿覺得女兒一直住在家裡也不是個事。於是想着把蘭英再嫁出去。
吳仁聽到這消息,他知道蘭英雖然現在名聲不好,可是蘭英太美了,依然有不少的人想把這樣的美人收於屋內。
於是,吳仁花錢買通了韓應宿的好友加鄰居汪欽,讓他幫忙為自己提親。
汪欽找準時機跟韓應宿提起,韓應宿欣然同意了這門婚事。
兩家選定日子,過了聘禮。蘭英就嫁給了吳仁。
(三)和尚事情敗露,蘭英為節自縊
蘭英雖然不想再嫁,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個時代不得違背。
吳仁同蘭英結婚之後,吳仁對蘭英特別好。可是蘭英雖然自行無愧,可是自己在外面的名聲實在糟糕,面對着丈夫便總是底氣不足。
面對丈夫對自己的好更是顯得愧疚不敢領受。
但是蘭英是一個賢淑的女子,既然成了人婦,就要儘力做好自己的本分。
所以夫妻算得上和美。
一晃,半年過去了。正好中秋佳節,吳仁和蘭英對月暢飲,看着眼前美麗動人的妻子。吳仁不覺痴了,加上一些酒水下肚。
吳仁抱着蘭英一臉得意地笑,說道:「要不是當初小梅的功勞,我哪能娶到娘子你這般美貌的妻子呀。」
蘭英心裏覺得奇怪,便問吳仁:「相公這話從何說起。」
喝醉了的吳仁壓根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就把自己買通小梅讓他偷鞋,又故意把鞋子仍在張德化必經之地……以及自己後面又買通韓家近鄰為自己說媒的事情。
蘭英此時才知道自己兩年多受的污名竟都是因為面前這個人的貪淫而起。
想起街坊四鄰的嘲笑,想起家人為自己蒙上的羞辱,想起自己這兩年有苦難言的日子,想起自己還因為這名聲的卑微……
蘭英恨透了吳仁。
喝完酒,等吳仁熟睡之後,蘭英寫了一封書信讓家中丫鬟第2天給父親送去,然後自縊身亡。
第2天,當韓應宿看到女兒的書信,了解事情的原委。趕緊趕到吳仁家裡,卻只看到女兒冰冷的屍體。
怒不可遏的韓應宿一紙訴狀把吳仁告上公堂。並把自己女兒的親筆書信呈上作為證據。
吳仁一開始並不承認,後來縣官又把之前丫鬟小梅叫上公堂作證,傳了張德化問繡鞋始末,又有安寧寺和尚作證吳仁在寺期間的總總不守清規的表現。
吳仁知道自己抵賴不了,便一一招供了。
縣官判吳仁家產充公,吳仁秋後問斬。並且發放文邦洗清蘭英身上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