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經濟觀察|這條大走廊,「日誕」企業80家

浙江的「中關村」「張江」在哪裡?

打開杭州地圖,東起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經過紫金港科技城、未來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農林大學,這片全長39公里、面積約416平方公里的區域,形成了一條寬闊的「大走廊」。

  2023年11月28日拍攝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這條大走廊頗具未來感。全球容量最大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的實驗大樓猶如展翼的宇宙飛船,之江實驗室、西湖實驗室等5個浙江省實驗室環繞分佈,鱗次櫛比的高樓里是335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1個國家級科創平台、58萬專業技術人才。

「2023年起,這裡每個工作日都能新增80家企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副主任施黃凱很是自豪。

從斬獲高規格網絡安全大賽一等獎,到帶領團隊把初創公司落戶位於大走廊的夢想小鎮,26歲的母浩文只用了3天。

「比賽還沒結束,夢想小鎮的招商人員就找到我。他們對我們團隊項目的了解令人吃驚,這裡的創業氛圍、產業配套、熱情服務都令我們無法拒絕。」他說。

母浩文的項目與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發展規劃不謀而合。大走廊正在致力於打造「世界級」數字科技產業集群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業內專家看來,多年來大走廊通過相關政策,鼓勵人才引入、技術研發與引導市場應用,為產業發展積累了深厚的市場基礎,已經構建了優勢明顯的產業環境。

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的「仿生手」、在亞運村地下八米深處默默巡檢的四足機器狗……這些在杭州亞運會、杭州亞殘運會「火爆出圈」的高科技產品都來自位於城西科創大走廊的企業。

這些被各地爭搶的企業為什麼選擇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帶着這個疑問,記者採訪過這裡的不少創業者、企業家,有一個回答最讓人印象深刻:

大走廊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打造了一個非常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聚齊了5大要素:高效的政府部門、知名的高校、頭部領軍企業、多元多層次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這五大要素保證了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人才輸出、技術創新、資本支撐、創業項目等能夠長期持續。

目前,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正依託創新基礎優勢,加速培育新經濟增長極。2023年1月到11月,大走廊實現產業增加值2856.1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貢獻率佔比超過85%。

夜幕降臨,站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辦公樓向外望去,無數盞閃爍的燈光湧現着活力和動力。「2024年,我們將進一步挖掘大走廊科技創新潛在優勢,放大數字經濟特色優勢,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施黃凱說。(記者商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