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推動城市「老」與「新」的共存與共生


「城市建設應當深刻把握『老』與『新』的內在邏輯,推動城市『老』與『新』的共存與共生,守正創新,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探索。」在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高端峰會上,何鏡堂的發言引發與會嘉賓的共鳴。

6月19日,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高端峰會順利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首席總建築師何鏡堂從「老城市新活力」的角度作主題發言。

何鏡堂認為,「老城市新活力」闡明了城市作為一個有機生命體,要妥善處理好保護與發展、個性與共性、傳統與現代的辯證關係,強調了我們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既要全面認識老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等優勢和魅力,也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讓創新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直以來,廣州延續着深厚歷史文化的脈絡與基因,同時又涵養着不斷探索、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何鏡堂以廣州海心橋人行天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廣州人民公園、白天鵝賓館等既保留了歷史、又體現了新時代新特徵的城市地標為例,指出城市建設要從整體上考慮城市的風貌特徵,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思考風貌的延續,並高度重視城市風貌營造過程中地域、文化和時代和諧統一的問題。

何鏡堂表示:「城市的核心是人,我們還要以繡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細化治理,既留住歷史與記憶,延續城市文脈,又要與時俱進,激發城市活力與提升城市的環境品質。人民的需求是城市的活力之源,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們城市建設的根本目標。」

本次峰會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華社廣東分社共同主辦,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新華每日電訊社、瞭望周刊社、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廣東中心等單位承辦。

峰會以「名城永續 廣府彌新」為主題,來自南京、九江漳州揚州佛山中山的名城代表和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代表、名城聯盟、名城守護官和廣雅中學學生代表等共同發佈了《名城保護廣州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