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蒼蒼的科學家、圍爐煮茶的阿姨爺叔都能來!滴水湖畔最大劇場「開箱」,可容納超800人

3月18日,隨着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主題活動「春之序曲·樂動臨港」系列演出的上演,全新的臨港演藝中心(聆海美琪)也正式開啟舞台大幕。

作為申城東海之畔新添的一座城市文化地標,這裡將結合「頂科社區」的特色元素,為來自全球的「最強大腦」和周邊地區觀眾提供高品質的精彩演出,營造主題+文化+藝術+社交體驗的公共新空間。

作為臨港地區首個超800座的綜合型劇場,臨港演藝中心早在規劃之初,就因幾個「之最」而備受業界矚目——臨港座位數最多的劇院、上海最東面的劇場、「最強大腦」最集中的劇場……它所座落的滴水湖畔,過去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頂尖科學家論壇,吸引了包括諾貝爾獎、沃爾夫獎、圖靈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赴約。

去年11月6日,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辦之際,位於全國首個「科學家社區」城市單元的臨港中心啟用。這座新落成的、酷似展翅白鷺的建築,是「最強大腦」們腦力激蕩之地,而位於其間的臨港演藝中心,則將是科學家們工作之餘的休閑、社交場所,以及周邊乃至長三角觀眾的藝術打卡地。

3月17日,整個演藝中心也正式迎來它的「開箱」時刻。

步入其間,一塊被切割的「岩石」躍入眼帘,金屬板模擬起伏的山巒與岩石,富有天然質感的陶板則像是光潔的玉石,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縷縷陽光映射下,外掛的連廊逐漸展露內部閃閃發光的美玉,也寓意着科學技術在臨港得以溝通交流,彰顯新時代中國堅持「全方位」的鮮明態度和向全世界擴散着的影響力。

步入劇場,大廳被宛如五線譜起伏參差的優美線條一分為二,海浪一般的曲線把天花與牆麵塑造成一個整體,與舞台上的演出交相呼應,打造出充滿韻律感與藝術氛圍的劇場空間。劇場的總體設計注重空間開放性和現代化,展現開放包容的形象,做到了藝術和智慧的充分相融,也生動傳遞了「融通世界的臨港,恰到好處的生活」的理念。

臨港演藝中心開幕系列演出「春之序曲·樂動臨港」,將以三場形式多樣的音樂會,在匯聚全球「最強大腦」之地,激發出文化新活力。

3月18日的《「能不憶江南」古譜詩詞音樂會》,開啟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在臨港的「節中節」活動,正式點亮臨港演藝中心舞台的燈光。上海歌舞團全新演繹的音樂會提煉古譜精華,以多樣化的表演風格,再現詩、樂、舞一體的文化傳統,帶領觀眾步入浪漫典雅的千年歲月。

3月25日,上海愛樂樂團獻演的《春之序曲——臨港演藝中心開幕交響音樂會》,則以海派風格、中國元素、世界視野為演出風格,體現臨港新片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開放交融的氣質。

4月1日,上海輕音樂團還將獻演《流行遇見爵士》流行金曲演唱會,唱響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時代主旋律。

「未來,在這裡能看到全球頂級的舞台精品,也能看到代表本土文化實力、彰顯傳統民族特色的演齣劇目,以及原創、跨界的藝術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經典,人們進劇場就能入戲,也希望以後它能成為上海的一張文化名片,向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觀眾展示上海文化的軟實力。」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說道。

而作為集團旗下院線的一塊新「拼圖」,臨港演藝中心還將藉助本市老牌劇場美琪大戲院的品牌輸出,和集團旗下的美琪大戲院、fancl藝術中心(藝海劇院)、蘭心大戲院等劇場實現資源互通、形成集群效應和互補格局,為上海觀眾帶來更優質的服務和富有特色的文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