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數據造假,又鞠躬謝罪了,這次是日本的宇航研發中心

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一項醫學研究涉嫌捏造數據。但這個項目的責任人是古川聰。



古川聰,不僅是醫學博士,還曾在2011年,以宇航員身份在太空逗留半年。並且,按計劃還將在2023年再度出差太空。


日本至今為止,上過太空的宇航員總共12人。他們當中,有退休的,有離職的,古川聰是仍留在JAXA的一個。也因此,這樁科研數據造假事件如何處理變得尤為棘手。



事件喧囂幾天後,11月25日下午,JAXA在東京召開記者會。承認由古川聰負責領導的宇宙醫學地面實驗中,存在多處篡改數據、捏造根本不存在的數據等行為。



這項關於「精神壓力」的研究,於2016年~2017年期間在JAXA茨城研發中心進行。



當時面向社會公開召集「封閉環境體驗」志願者。通過13晚14天的實驗,為今後宇航員長期逗留太空期間,可同步評估精神心理壓力的手法,提供開發用數據。


每一名入選者可獲得38萬日元的補貼費。



4000多人報名,8名男性脫穎而出。從下圖可以看出,站在台上與志願者直接交流溝通的正是古川聰本人。



這8個人度過13晚14天的「封閉環境」就是一個長11米、寬3.8米的大封閉艙。



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話,並非如大多數人猜想的那樣,獨自一人呆在單獨的封閉空間里。


不過,除廁所浴室以外的空間,有監控攝像機全天24小時無死角的監測志願者們的一舉一動。實驗艙內還安裝了麥克風,在裏面的任何對話都被旁聽着。


寢室


作業間


實驗艙設在JAXA筑波宇宙中心的宇航員培訓樓內。參加者的生活起居安排完全參照太空站模式。與外部通話,只允許與管制中心通話。不可以帶手機等物品進去,實驗期間也不可抽煙飲酒。



每天早上,志願者們對着天花板上的監控攝像機,接受外部心理醫師的問診。


實驗艙的門很重,但沒上鎖。想出去隨時可以出去,只是一旦出去了,實驗也就停止了。



這次被曝光數據造假的實驗,是該項目進行的第五次「封閉環境體驗」。不知咋想的,篡改數據就罷了,竟然還捏造了完全不存在的數據。


JAXA方面判斷該行為與日本國家規定的醫學研究相關倫理方針有所抵觸,因而在11月25日正式向文部科學省彙報,並於當天下午召開記者承認此事,向公眾鞠躬謝罪。



記者會上,JAXA又稱:作為研究團隊的負責人,古川聰對此事負有監督管理責任,但他沒有直接參与。


並認為數據造假與古川聰的宇航員資質是兩件不同的事,不影響他2023年再度前往太空。


▲JAXA載人技術部部長


就在數日前,JAXA的小型探測器「OMOTENASHI」第一次挑戰登月失敗。


本月17日,搭載美國NASA火箭升空後成功分離,獨自朝月球飛行。不過,JAXA很快發現探測器保持高速運轉,但它的太陽能電池卻背對着太陽,捕捉不到太陽光來充電。



疑因電壓不足,導致無法與地球通訊。11月22日零點,是探測器最接近月球的時間點,同時也是最後一次修正的機會。很可惜,沒有發生奇蹟。


雖然失敗乃成功之母,但如果數據造假在JAXA內部有了溫床環境,還有複雜的人物關係網護體……


古語說:大堤潰於蟻孔。一個蟻孔,兩個蟻孔不嚴陣以待,光靠道歉鞠躬平息問題,那麼等來的就是大堤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