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角度的宇宙觀和量子觀:易說諾貝爾獎物理學獎「量子糾纏」


量子力學的簡略科學闡述

法國科學家阿蘭·阿斯佩、美國科學家約翰·弗朗西斯,以及奧地利科學家安東·塞林格共同獲得了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專家因通過光子糾纏實驗確定貝爾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並開創量子信息科學而獲獎。

一切的開始源於愛因斯坦那句著名的「上帝不擲骰子」。

在量子力學中,最著名且影響力最大的現象肯定是「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名詞,很多領域都可以看到和量子糾纏相關的應用,並且「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句話的產生也和量子糾纏現象有很大的關係,愛因斯坦更是把量子糾纏稱為「鬼魅」一樣的超遠距離作用。

量子指的是「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且不可再分割的單位時,這個物理量就是量子化的」,所以量子指的是最小尺度下的物理量,量子力學是最微觀的物理量時,粒子運動的規律。那麼量子糾纏究竟是什麼呢?什麼原因讓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也會覺得量子糾纏十分的「詭異」?

簡單來說,量子糾纏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的粒子系統中,粒子相互影響時產生的現象,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即使這些粒子在空間中是相互分開的,它們也可以相互影響,這是什麼概念呢?大概就類似於我們常說的「心靈感應」,兩個人不相互接觸,也可以相互影響對方。量子糾纏神秘到什麼地步呢?兩個量子一個在地球,一個在月球,改變一個量子的狀態,另外一個量子的狀態也會發生變化,神奇之處在於這種變化是瞬間的,是忽略時間的,也可以理解為是超光速的,相對論並沒有限制超光速,而是限制了信息傳遞速度不能超光速,所以量子糾纏沒有違背物理定律,但是我們又不能很好的描述這個現象。​

易學角度的宇宙觀和量子觀

宇宙是一切物質及其存在形式的總稱,即天地萬物的總稱。"宇宙"一詞,最早見於《莊子·齊物論》:"旁日月,挾宇宙。"《經典釋文》引《屍子》云:"天地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

"宇為無限空間,宙為無限時間,故曰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易學在《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生成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氣(太極)為宇宙萬物本源,以陰陽五行為世界間架的完整的宇宙論體系。太極(氣)是天地未分的統一體,是宇宙的本源。太極具有元初物質的意義,具有實體的含義。

動靜有常是運動的規律

動靜是運動變化的形式,有"常"則是運動變化的規律,故而"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易傳·繫辭上傳》)。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故而"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易傳·下經·恆》),"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易傳·繫辭上傳》))。《易傳》肯定了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把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歸結為以乾坤兩卦為基礎的八卦、六十四卦,把卦象視為永恆的世界圖式。


​量子觀距離我們有多近?

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不是光,不是電,而是「念」。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思念。

一對夫妻的八字如果高度契合,就是生命最佳的滋潤,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十全的,天地本不全,比如一個男人的四柱八字結構中,木五行很旺,金五行很欠缺,那麼這個男人心性太過仁慈,心軟,正所謂仁不帶兵,義不行賈,對自己的約束性不高,難以形成自己的做事手法和原則,心軟難成大事就是他的硬傷,這時候除非他的大運或者另一半找到金五行旺盛的人才能成全他,同樣,金主義,金太旺就應了義不行賈的讖言,世間萬物的絕妙之處就在太過和不及都不好,所以叩兩端而問其中,這就是中華民族樸素意義的中庸之道。那麼一個木旺的男人為什麼找到一個金旺或者土旺的人就可以改變他的命運呢?兩個人的結合為什麼能受益呢?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生活現象,夫妻雙方生活久了就會有夫妻相,「夫妻相」,並不只是單純的外表和長相,它更多的卻還是男女之間,在日積月累的共同生活和磨合下所形成的一種,基於生理、心理和生活習性,以及精神交流和生活條件等因素的綜合呈現。

在一起生活久了,往往都會有着比較相同,或者穩定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以及基於共同的經歷、習慣和利益所形成的生活規則、婚姻秩序和糾錯解決機制。這種就是微觀粒子的相互滲透,因為在相同空間之內,接受的時空磁場和氣場超越其他人,同飲一江水尚有類似的風土人情何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呢?

這些相同的習慣、模式和外圍環境,會從生物進化的角度,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擁有更多類似的神態和形態,直至在同樣的條件下,具備相同的機體和喜怒哀樂,並且以相同的頻率,出現相同的情緒和疾病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體相悲,相互之間的微觀粒子包括細菌都產生滲透,所以兩人之間,就算隔着天涯海角,也會一念起,彼此有感,甚至有可能,你在想他的同時,拿起手機給他發送信息,而她此刻也正在拿起手機輸入思念……

雖然類似《三體》之中三體人通過量子糾纏實現超距通信以控制質子完成對地球侵略的橋段並不會發生,但是這並不代表着量子通信只是鏡月水花。​​

人們誤解了愛因斯坦,「上帝不擲骰子」不是雜亂無章的,通過中國的古典我們可見一斑,故而"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易傳·下經·恆》),"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易傳·繫辭上傳》))。《易傳》肯定了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把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歸結為以乾坤兩卦為基礎的八卦、六十四卦,把卦象視為永恆的世界圖式。


量子觀距離我們有多近?

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不是光,不是電,而是「念」。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思念。

一對夫妻的八字如果高度契合,就是生命最佳的滋潤,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十全的,天地本不全,比如一個男人的四柱八字結構中,木五行很旺,金五行很欠缺,那麼這個男人心性太過仁慈,心軟,正所謂仁不帶兵,義不行賈,對自己的約束性不高,難以形成自己的做事手法和原則,心軟難成大事就是他的硬傷,這時候除非他的大運或者另一半找到金五行旺盛的人才能成全他,同樣,金主義,金太旺就應了義不行賈的讖言,世間萬物的絕妙之處就在太過和不及都不好,所以叩兩端而問其中,這就是中華民族樸素意義的中庸之道。

那麼一個木旺的男人為什麼找到一個金旺或者土旺的人就可以改變他的命運呢?兩個人的結合為什麼能受益呢?夫妻雙方生活久了就會有夫妻相,「夫妻相」,並不只是單純的外表和長相,它更多的卻還是男女之間,在日積月累的共同生活和磨合下所形成的一種,基於生理、心理和生活習性,以及精神交流和生活條件等因素的綜合呈現。在一起生活久了,往往都會有着比較相同,或者穩定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以及基於共同的經歷、習慣和利益所形成的生活規則、婚姻秩序和糾錯解決機制。

這種就是微觀粒子的相互滲透,因為在相同空間之內,接受的時空磁場和氣場超越其他人,同飲一江水尚有類似的風土人情何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呢?


這些相同的習慣、模式和外圍環境,會從生物進化的角度,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擁有更多類似的神態和形態,直至在同樣的條件下,具備相同的機體和喜怒哀樂,並且以相同的頻率,出現相同的情緒和疾病狀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體相悲,相互之間的微觀粒子包括細菌都產生滲透,所以兩人之間,就算隔着天涯海角,也會一念起,彼此有感,甚至有可能,你在想他的同時,拿起手機給他發送信息,而她此刻也正在拿起手機輸入思念……

雖然類似《三體》之中三體人通過量子糾纏實現超距通信以控制質子完成對地球侵略的橋段並不會發生,但是這並不代表着量子通信只是鏡月水花。


人們誤解了愛因斯坦

「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名言中很少有哪句話像這句被引用得如此之多。人們自然而然地把這句名言當做他斷然否定量子力學的證據,因為量子力學把隨機性看作是物理世界的內稟性質。

愛因斯坦還曾經發表論文用量子糾纏來向世人闡述量子糾纏的不完善,其實愛因斯坦沒有覺得量子力學不正確或者是不靠譜,而是覺得量子力學這個理論不完善。

其實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類物理學發展的時間並不長,總體來看只發展了幾百年的時間,描述這個有138.2億年的宇宙肯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人類的物理定律並不完善,換句話來說,想要找到一個完善的物理定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宇宙尺度遠超我們的想像,找到一個完美且可以描述一切的物理定律需要十分漫長的時間,和超高的科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