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常見的「開口棗」,原來價值這麼高,只是好多人把它當雜草

導語:山坡上常見的「開口棗」,原來價值這麼高,只是好多人把它當雜草

說起野果,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在農村生活的朋友更為熟悉。因為野果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零食,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仍然喜歡吃。

野果是純天然的果實,所以季節性比較短,不過它們種類繁多,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野果。在民間有「春吃茶泡,夏吃莓,秋吃菍,冬吃棗」的說法。

秋季是吃稔子的季節,不過現在正值深秋,稔子已經過季了。這裡說的菍其實就是毛菍,在我們當地大家都叫它開口棗,因為它的果實成熟後就會裂開,露出裏面的果肉,就像開了口一樣,故而得名「開口棗」。

圖片來源網絡

有些地方又叫它爆牙狼、毛稔甜娘、射牙狼、雞頭葉等多種別名。它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大灌木植物,因其與野牡丹是同科同屬植物,屬於「親姐妹」,所以兩種植物長得特別相似,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來。

如果你仔細看一下這兩種植物就會發現,野牡丹的葉子是光滑無毛的,而且葉面比較光亮,而開口棗的葉子卻是毛茸茸,這也是叫它毛菍的由來。

開口棗多野生於山坡、溝邊、草叢、矮灌叢中,尤其是山坡腳下居多。現在正是開口棗成熟的季節,許多農村的朋友早就品嘗了它的美味。

開口棗剛結出來的果實是綠色的,等到成熟後就會變成黑色,所以每次吃開口棗時滿嘴都是黑黑的,吃起來非常香甜可口,小時候總是邊吃邊摘,現在也會摘來吃,只是沒有以前那麼多。

圖片來源網絡

在過去滿山遍野都是開口棗,根本吃不完,都是小朋友摘來大人們用來泡酒,泡出來的酒非常香醇,這種方法一直流傳至今,經常喝一些,據老一輩人說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因為開口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鐵、鉀、鈣、磷等,同時還含有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可產生免疫球蛋白,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大家都只知道吃果實,而它的葉子、根莖卻無人問津,常被當雜草,卻不知它全身都是寶,根、葉均可入葯,而且藥用價值很高,根有收斂止血、消食止痢的功效,對婦女血崩、痢疾、水瀉、便血、蛇傷、瘡疔、跌打損傷等均有療效。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它的葉子還有消腫、止血、止痛、生新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外用良藥。尤其是用於創傷出血效果顯著,只要採摘開口棗的葉子搗碎敷於患處即可,止血效果杠杠的。

開口棗的株形還是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果實奇特,花開也漂亮,有粉紅色的、有紫紅色的,通常有3到5朵。花期在夏季,花開時滿山遍野的紅色花朵,真的是非常驚艷,觀賞價值極高,所以用來做盆栽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開口棗嗎?它是山坡上常見的一種植物,沒想到價值這麼高,可惜大家只知道吃果實,卻不知它全身都是寶,把它當雜草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