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記者從韓城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獲悉:近期,在陝西韓城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南池寺一帶開展科研監測時發現一處罕見菌群,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余仲東、李登武鑒定,確定該菌種為大把子杯樁菇,此物種在該保護區屬首次發現。
據了解,大把子杯樁菇隸屬於假杯傘科、杯樁菇屬,菌蓋半球形、邊緣稍內卷,土黃褐色至灰白褐色,菌柄粗棒狀,具蘑菇香味,是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李素玲教授等人於2020年研究發現的一個分類學新物種。該菌種十分珍稀,全世界已發現的杯樁菇屬菌物僅有3種,另外兩種分佈於歐洲,該菌種與分佈於歐洲的C.alexandri和C.fibulatus形態特徵相似並且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菌群多見於油松、落葉松純林或松櫟混交林內枯枝落葉層及青茅草地上,一般在秋季出菇。
該菌群位於保護區腹地海拔高度1415米的陰坡處,是繼猴頭、靈芝、四萼獼猴桃、軟棗獼猴桃、秦嶺滑蜥等物種後保護區發現的又一新物種。大把子杯樁菇的發現,再一次證明韓城黃龍山褐馬雞自然保護區是黃土高原上生物多樣性的富集區域,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也為今後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奠定了良好基礎。(記者 穆騁 通訊員 孫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