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地磁暴是地球磁層(參閱「現象:地球磁層」)的重大擾動。它發生於當太陽風與地球周圍的太空環境出現非常有效的能量交換時。太陽風的變化對地球磁層中的電流、等離子體和力場產生重大變化,因而造成地磁暴。有效傳送能量的條件,包括有持續高速的太陽風,而最重要的是在磁層日間時太陽風的磁場指向南(即與地球磁場的方向相反)。
最大的地磁暴與太陽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風高速流有關(參閱「現象:日冕物質拋射」和「現象:冕洞」)。 這些風暴亦會導致磁層中出現強電流、輻射帶及電離層發生變化,包括使電離層和大氣上層區域(熱層)溫度增加。
磁層中會產生與磁場並行的電流,這些電流跟隨磁場與極光電離層中的強電流連接。這些電流稱為極光電流,也會產生大型磁擾動。所有這些電流和它們在地面上產生的磁偏差,均用於計算行星地磁擾動指數 - Kp。
地磁暴可增強極光,使它們變得更光亮和更接近赤道。地磁暴通常持續數小時至數天,而最強烈的可持續長達一周。它們出現的頻率在太陽活動極大期附近較高;但由於太陽風高速流,在太陽周期的下降階段也常見。
地磁暴可引致許多活動、科技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發生問題(參閱「影響」)。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分類視頻推薦
-
0:22
-
0:23
-
0:19
-
0:48
-
0:13
-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