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發射「太陽探測衛星」,近距離觀測太陽,它的實力有多強?

一個好消息!根據中國科學院的公告:我國將於今年10月,擇機發射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ASO-S,目前,它的最終名稱還沒有敲定,正在全網徵集中,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為我國的這顆「逐日衛星」想一個好名字。





據悉,這顆太陽衛星的重量達到了888公斤,在發射後,它將去往距離地表720KM的同步軌道,對太陽活動進行實施觀測、分析,從而幫助人類進行「災害性空間天氣預報」,讓我們可以更了解太陽活動規律,提前對超強太陽耀斑作出預警。





那麼,人類發射過多少個「太陽探測器」?我國這顆「太陽衛星」有何優勢?

從資料來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太陽探測器」,早在1960年的時候就已經發出了,如今60多年過去了,除了美國之外,歐洲、俄羅斯、日本等國家,也都發射過太陽探測器,累計來看,人類已經發射過70多顆太陽觀測衛星了。

自然,作為航天大國之一,我國也需要發射太陽探測器,一方面這是我國航天實力的最好證明,另一方面,也可以「造福人類」。





在去年10月,我國也曾發射過一顆名為「羲和」的太陽探測器,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羲和號」並不算真正的太陽探測器,因為它無法忍耐太陽的高溫,只能在發射升空後,遠距離探測太陽的情況。

所以,為了獲取更多的「太陽秘密」,我國才會在「羲和號」之後,再一次發射功能更為強大的「綜合性太陽衛星」,據悉,這顆「綜合性太陽衛星」是從5年前年開始研發的,也是我國又一個獨立自主的項目。

和「羲和號」相比,它將更靠近太陽,並且它的上面還攜帶了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以及太陽望遠鏡,和全日面矢量磁像儀,這些都會讓它幫助我國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太陽,通過研究太陽的「一磁兩暴」,實時探測太陽變化情況。





目前,人類最厲害的一個太陽探測器,是美國在2018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去年4月的時候,帕克探測器更是一頭鑽入太陽大氣層,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陽」的探測器。

那麼,我國即將發射的這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和美國的帕克探測器相比,又有何區別呢?首先,從技術上來說,目前我國的太陽探測器,還是達不到美國太陽探測器的高度,因為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它的表面實在是太熱了,所以,想要靠近它,這就需要擁有非常先進的耐高溫材料和技術。

因此,中科院的研究者也表示,我國的這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器」和帕克探測器的科學目標是不同的,帕克探測器主要是為了探測太陽的日冕層,搞清楚太陽風的起源,而我國的太陽探測器,則是從空間進行遠距離的監測和預警。





那麼,為何要去研究太陽?「災害性空間天氣預報」有什麼用?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位於太陽系中,而太陽,則是太陽系的主宰,是太陽系內的唯一一顆恆星,太陽系中的一切,都圍繞着太陽運行,演化規律、壽命長短等,也都與太陽息息相關。

因此,只有搞清楚了太陽,我們才可以更好地在太陽系內生存下去。因為太陽非常活躍,因此,太陽活動過程中拋射出的太陽風,以及太陽表面出現的黑子、耀斑等,對於地球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太陽耀斑爆發來說,它就會破壞地球磁場,從而對人類的航天活動、通信活動等,都會造成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所以,伴隨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可以發射太陽探測器,搞清楚太陽變化對於地球的影響,從而可以提前預警,將影響減到最小。





拿我國即將發射的「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來說,相關專家指出,等到它成功入軌後,它將每天為人類探測約500GB的太陽活動數據,而因為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和全人類都息息相關,所以,我國太陽探測器獲取到的一切數據,都會面向全球開放,即使是普通的天文愛好者,也可以共享這些信息。

那麼,朋友們,在你們看來,我國上一顆太陽探測器叫「羲和」,這一顆太陽探測器又該叫什麼名字?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