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嗎?

光速,就是宇宙的一道速度「屏障」,意味着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以及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超光速飛行。

但是超光速仍舊被很多人期待,雖然愛因斯坦早已告訴了我們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但並沒有徹底鎖死「超光速」的大門,仍舊給我們開了「一扇窗」。

比如,從理論上分析,仍舊有「超光速」的可能。傳說中的「蟲洞」和「曲速引擎」理論,都可以讓人類瞬間跨越浩瀚星際距離,完成「超光速」,而大自然並不反對這樣做。

那麼,如果說我們能瞬間前往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夠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呢?

純理論上分析,確實能看到。舉個例子就明白了,我們都知道,每天看到的太陽並不是此時此刻的太陽,而是8分鐘前的太陽。因為光速是有限的,30萬公里每秒,太陽地球之間的距離為1.5億公里,光需要大約8分鐘時間才能到達地球。

同樣地,如果一顆星球距離地球一千光年,那麼地球上的我們看到的那顆星球也是一千年前的樣子。

但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因為一千光年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跨越一千光年的浩瀚星際距離,光子會遇到各種「阻攔」,比如說星際塵埃和氣體分子,還有其他天體,各種宇宙射線。

在整個過程中,地球反射的光的能量會一點點衰弱,最終即使到達了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也早就衰弱為不可見光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地球在太陽強大光環的照耀下,造成的結果是,在一千光年的星球上,即使沒有任何阻攔,你也看不到地球反射的光。

一個事實說明了一切。科學家至今沒有直接看到過任何一顆系外行星(太陽系以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行星在母星(恆星)面前顯得太暗淡了,以至於人們最強大的望遠鏡都不可能直接觀測到系外行星的存在。

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都是通過間接手段(比如說凌日效應)發現的。

而最近的恆星系統比鄰星,只有4.3光年遠,但即便這樣,我們也看不到4.3光年外的行星,更不要說在一千光年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