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2024年06月25日19:33:10 科學 1108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科學研究總會在不經意之間,給科學家帶來意外之喜。

近日,由美國西達賽奈醫學中心David M. Underhill和Kai Li領銜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上發表一項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

他們在研究免疫系統抗真菌免疫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有不為人知的新功能——幫助巨噬細胞識別真菌,並調動抗真菌免疫。

要知道,在癌症免疫治療的語境中,腫瘤細胞表面的配體PD-L1通過與受體PD-1結合抑制抗腫瘤免疫。即使對於健康的組織細胞而言,它們也是通過PD-L1/PD-1抑制免疫系統活性,防止免疫系統傷害健康組織細胞。

然而,Underhill團隊的這一發現,讓我們發現了PD-L1的另一面,它不僅是個可以發揮免疫抑制作用的配體,還是個可以調動抗真菌免疫的受體。這一發現對於免疫治療和抗真菌感染都有深遠的影響。

《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論文首頁截圖

David M. Underhill是研究吞噬細胞對抗微生物感染機制的專家,在研究的初始,他們團隊的研究目的是尋找巨噬細胞識別酵母菌的受體。簡單來說,就是搞清楚巨噬細胞是如何識別酵母菌,並傳遞相關信號的

由於巨噬細胞在吞噬微生物的時候,細胞膜會內化,形成一個包裹微生物的小囊泡,也就是吞噬體;因此,Underhill團隊認為,只要對吞噬體中特異性富集的蛋白進行表徵,就能找到巨噬細胞識別酵母菌並激活先天免疫反應的受體

為此,他們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吞噬體蛋白表徵技術——PhagoPL。

《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技術流程圖

Underhill團隊在檢驗PhagoPL技術的可行性之後,對巨噬細胞吞噬不同微生物形成的吞噬體富集蛋白進行表徵,發現應對不同病原微生物(酵母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體富集的蛋白也不相同。不難看出,噬菌體的吞噬過程真的是微生物特異性的。

出乎研究人員預料的是,他們在分析吞噬體中富集蛋白的時候,竟然發現了PD-L1的身影。它在含有酵母菌的吞噬體中特異性富集,而吞噬細菌的吞噬體中則沒有這一現象。免疫熒光顯微鏡觀察的結果還顯示,吞噬體中的PD-L1圍繞在酵母顆粒的周圍,呈環狀。

《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PD-L1圍着酵母菌

這一意外發現立刻吸引了Underhill團隊的注意,畢竟在免疫治療時代,PD-L1的大名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擺在Underhill團隊面前的問題是,PD-L1在吞噬酵母的吞噬體中富集究竟是為了什麼。

他們首先從巨噬細胞吞噬體中淘出被吞的酵母菌,然後測試PD-L1、PD-L2、CD86和ICOSL等B7家族受體與酵母的結合情況。結果發現,部分酵母菌可以與PD-L1和PD-L2結合,而不與其他受體結合。有趣的是,PD-L1不能與完整的活酵母菌結合。這說明,PD-L1與酵母菌的結合依賴於吞噬體。

於是Underhill團隊用細胞壁降解酶處理活酵母,結果發現處理後的酵母就可以與PD-L1結合。此外,PD-L1也可以與酵母裂解液中的物質結合,不過用蛋白酶處理之後,PD-L1就不再與裂解液結合了。這說明,PD-L1結合的是被酵母菌細胞壁掩蓋的一種蛋白。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還製備了多種真菌的裂解液,發現PD-L1均可與其中的物質相結合。

《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PD-L1能與多種真菌裂解液物質結合

隨後,Underhill團隊利用酵母展示技術和流式細胞術證實PD-L1其實是與真菌的核糖體蛋白Rpl20b結合,而且Rpl20b作為PD-L1的配體,與PD-L1的結合界面跟PD-1與PD-L1作用界面相似。

在研究的最後,研究人員研究了吞噬體中PD-L1與真菌Rpl20b相互作用的影響。他們發現,二者的結合會促進巨噬細胞的抗真菌反應,例如會促進細胞因子IL-10的產生等。

總的來說,David M. Underhill和Kai Li團隊的這項研究表明,PD-L1在抗真菌感染中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不過PD-L1究竟如何影響宿主的抗真菌免疫反應,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外,這一發現對抗腫瘤免疫治療有何影響,也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無論如何,在將來的抗真菌感染和癌症免疫療法的開發過程中,PD-L1的這項新功能都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Li K, Chatterjee A, Qian C, et al. Profiling phagosome proteins identifies PD-L1 as a fungal-binding receptor.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June 5,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499-6

《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自然》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免疫檢查點PD-L1竟然還是識別真菌、激活抗真菌免疫的受體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本文作者丨BioTalker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聞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號結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連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也一併「快遞」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開艙取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來自月球背面的珍貴「月壤」研究人員希望藉此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夢 共赴蒼穹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協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 天天要聞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鄧小紅 瀘州觀察 魏傑/文圖「觀景台修好之後,大家看野生獼猴就更方便了,給我們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動了我們周邊村民擺攤創收。」6月26日,古藺縣白泥鎮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獼猴觀景台的位置擺起了小攤。古藺縣地處烏蒙山區,轄區內佳木蔥蘢,成為眾多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棲息樂園」。據統計,古藺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