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多款口罩伴侶:防悶是噱頭,專家稱附加物質影響防護效果

氣溫不斷升高,佩戴口罩更覺悶熱難耐,宣稱防悶、清爽的口罩伴侶引起大家關注,如口罩爆珠、口罩貼、口罩支架等。口罩伴侶能和口罩一起使用嗎?會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嗎?

清香口罩貼。

新京報記者以「口罩伴侶」為關鍵詞在某購物平台搜索,排在第一位的商品是一款「清香口罩貼」,看起來和卡通貼紙很像,月銷量8000+,有「薄荷」和「西柚」兩種,1包32貼的標價為9.9元。該產品宣稱「純植物精油提取」「拒絕悶熱、提神醒腦」,主要成分有檸檬、西柚、甜橙桉樹、茶樹、薄荷等,取一片貼在口罩外部即可。客服表示,除孕婦對味道敏感不建議使用,3歲以上都可以使用。

排在第二的是一款「口罩爆珠」,宣稱「口罩不悶、鼻塞頓開」,月銷量1萬+,主要成分有天然薄荷油明膠。用法是取一到兩顆爆珠,在口罩內層捏破。有消費者表示,使用爆珠後,口罩中有股清香味,很舒服;有消費者表示聞久了會有不適感,不知道會不會對身體有害;還有消費者表示,不能解決戴口罩悶熱的問題,只是清新味道而已。

在眾多的搜索結果中,還有清涼噴霧、口罩支架等商品。其中,清涼噴霧成分包括純化水、香精、薄荷腦,使用時對着口罩外層噴2-3次。口罩支架是放在口罩內層,賣點主要為讓口罩不貼口鼻,防止憋悶、二次污染。

新京報記者分別購買了口罩爆珠、口罩抑菌清新貼以及口罩支架,並進行體驗。

口罩爆珠。

這款口罩爆珠的配料表顯示含有明膠、甘油醋酸酯澱粉、亞洲薄荷素油、山梨糖醇液、三氯蔗糖廣藿香油檸檬黃亮藍。注意事項中提示,6歲及以下兒童、對薄荷素油和廣藿香油過敏者不建議使用。按照說明書,新京報記者將爆珠在口罩內層捏破,當中的液體滲透到口罩上,薄荷的味道十分濃烈。6個小時後,爆珠的香氣依然可以聞到,佩戴口罩時並不舒適。

口罩清新貼的味道沒有口罩爆珠那麼濃烈,貼在口罩外側面頰處,戴上口罩呼氣吸氣時可以感覺到鼻腔涼涼的。新京報記者購買的這款口罩清新貼主要成分有薄荷提取物、抑菌劑。客服發來兩張圖片,其中一張上寫着苯扎氯氨99%有效抑菌,另一圖片則是一張模糊的檢測報告顯示,實驗菌種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相關資料顯示,苯扎氯銨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屬非氧化性殺菌劑,具有廣譜、高效的殺菌滅藻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緩蝕作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眾號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在呼吸道、皮膚上都能找到,容易污染肉及肉製品、蛋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糕點、剩飯剩菜等食品。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公眾號中指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本身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其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腸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口罩支架。

新京報記者又把口罩支架按照說明放入口罩內側,佩戴時可以感覺到口罩和口鼻之間存在較大空間,兩側卻不能緊貼臉頰,也就不能阻斷病毒。

對於這類口罩伴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表示,疫情之下,佩戴口罩的目的是明確專一的,就是防病毒,在口罩中附加其他物質可能會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還可能存在健康風險。「戴上口罩就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如果將一些化學合成物質放在密閉的口罩中,口罩一旦變得濕潤,不僅影響防護效果,還可能成為一個細菌的培養基,存在細菌感染的風險。」支修益表示。

針對一些產品宣稱的抑菌功效,支修益則表示,是否真正具有抑菌功效,需要由相關技術監督部門或葯監管理部門去鑒定,或是研究團隊的研究證據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