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2021年01月14日22:12:03 科學 1412

筆者 東邪


如果你有對比過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的區別,就會發現陸地生物的形態遵循一定的規律,即使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它們在身體構造上也比較相似,例如貓和狗都是脊椎動物,都是哺乳動物,都是用四肢行走的動物。但是在海洋中,除了魚類之外,其他種類的生物的形態千差萬別,例如海馬和鰻魚,海蛇和珊瑚等等。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說到海洋中形態最奇怪的生物,就不得不說一說章魚,它們的外形給許多人的第一感覺是章魚不像是地球生物,更像是外星生物。因此不少電子遊戲中為外星怪物賦予了章魚的形象,長出長長的觸手和一個大大的腦袋。那麼章魚到底是地球生物還是外星生物呢?這個看似蓋棺定論的問題在前年又掀起了熱議。


國外多名科學家發表權威論文,指出外星生命參與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據了解,2018年國際著名期刊《生物物理學與分子生物學進展》發表了一篇關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的作者是來自不同國家的33位科學家,由此可見這篇論文的權威之高。論文指出,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和之後的古生物化石,發現這是現代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如果實在要解釋寒武紀為什麼突然出現那麼多複雜的生命,那麼存在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一部分外星生物跟隨着小行星墜地進入了地球。該論文發表之後立即引起科學界的關注,而且科學家們在論文中以章魚為例論述了該生物來自其他星球的可能性,經過多國媒體的報道之後,「章魚可能是外星生物」的話題再次在民間火了起來。


那麼這篇論文做了什麼研究?科學家們提出了什麼樣的結論?


什麼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由於論文的主題是探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原因,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有所了解。這一事件發生在寒武紀時期,距今大約5.42億年~5.3億年,在地質學上被定義為寒武紀的開端。通過考古和地質勘探,研究人員在寒武紀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無脊椎動物的化石,而且這些化石的種類繁多。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如果這些無脊椎動物的出現符合現代進化論的內容,那麼在比寒武紀更早的地層中應該存在那些無脊椎動物的祖先的化石,然而幾百年來地質學家、考古學家等都沒有得到相關的發現,這意味着寒武紀初期出現的生命大爆發是地球生命史上一次幅度較大的跨越。根據研究,在寒武紀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多以簡單生物為主,而且種類也並不繁多。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但從寒武紀開始,地球生物的數量和種類突然增多,而且生物的複雜度提升了一個等級,不再是之前的單細胞生物或微生物。實際上達爾文在其著作《物種起源》中有提到這一事件,但他無法對此進行解釋,而且認為將來一定會有人用這個事件來反駁他所提出的進化論。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要用進化論來解釋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就必須找到寒武紀時期之前的古生物化石,但一直以來這方面是十分缺乏的,因此寒武紀大爆發問題也被國際學術界定義為「十大科學難題」之一。


該論文提出了什麼樣的假設?

為什麼從寒武紀開始,地球上的生物就變得複雜且多樣呢?對此這篇名為《寒武紀生命爆發的原因——地球還是宇宙?》的論文提出一種假設,該事件是由外星生命參與所導致的。論文的開頭同樣是引用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以及以往的研究來闡述寒武紀大爆發問題,然後提出如果按照寒武紀之前的生物發展情況來看,地球生物在進化上是不可能突然發生如此巨大的跨越。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之後論文將論述的重點放在撞擊地球的那些小行星上,通過羅列前人的研究指出地球上的一部分生命可能是通過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而這些外來的生命中就可能存在外星病毒或外星生命體。它們幸運地來到地球上,然後開始「生根發芽」。之所以說它們很幸運,是因為地球的環境適合那些外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章魚到底是地球生物還是外星生物?

為了論證假設,研究人員以章魚作為研究對象,從章魚的形態、生活習性等方面列舉出了這種生物與其他海洋生物的差異。章魚被定義為軟體動物,但同為軟體動物的蝸牛、田螺都沒有長出八條長長的觸手和一個大大的頭。而且有研究發現,章魚的觸手上遍布了神經網絡,這使得它的中樞大腦能夠更靈活地控制所有的觸手,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除了外形獨特之外,章魚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它擁有一顆非同尋常的大腦。在這顆大腦的指揮下,章魚能夠改變外表的顏色來偽裝自己,並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學會使用某種工具,還能從一個容器中逃脫出來。如果說其他動物也具備這些特徵,那麼章魚體內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數量則足以說明它的獨特性。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根據研究,章魚體內至少由3.3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這比人體內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數量還要多。更不可思議的是,章魚掌握了直接指揮RNA生成蛋白質的技能。哺乳動物體內的蛋白質是先經過DNA控制,然後由RNA傳遞信息,最終才促使蛋白質的生成,而章魚在蛋白質生成上一步到位。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 天天要聞


章魚身上還有很多特殊的地方,這些特殊之處說明章魚與其他海洋生物的巨大差異性,進而引起科學家們的質疑,它到底是不是地球生物?這個問題已經從原來的蓋棺定論變成了疑點重重,相信未來科學們家還會繼續對章魚進行深入研究。如果能夠證明章魚的真實起源,那麼人類苦苦探索的外星生物之謎也將清晰明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