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貴州省教育廳、共青團貴州省委聯合主辦,貴州科技館(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貴州省計算機學會共同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貴州賽區複賽在貴州大學成功舉辦,150支隊伍現場展開激烈角逐。

賽事現場
本次大賽聚焦「智慧、安全、環保」 主題,分設科普實驗和創意作品兩大競賽項目。科普實驗「未來太空車」賽項突出任務驅動,在限定時間內利用材料自行設計並搭建裝置在指定區域完成預設任務,重點展示作品在穩定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方面的技術突破;創意作品賽項分別圍繞「人機協作」「科技改變生活」兩個主題,鼓勵學生在相關背景下發現身邊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現場闡釋作品的創新性、技術邏輯與社會應用價值。
「傳統藥盒功能單一,漏服誤服風險高。我們希望通過智能化升級,讓慢性病患者的居家健康管理更安全、更便捷。」來自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的參賽選手王一川向記者介紹創意來源和設計理念。

選手現場製作「未來太空車」
貴州師範學院牟連言團隊則瞄準農業綠色發展需求,研發設計可精準識別茶園雜草與害蟲,預判病蟲害隱患和高發區域的機械人,實現「低干預、高精準」防控。
在中學組「未來太空車」賽項中,來自凱里市第三中學的江佳成團隊,為實現小車最快最穩完成任務,多次調試,不斷優化磁懸浮減阻結構。「我們不僅要追求速度,更要注重結構設計的穩定性和環境適應性。」

參賽選手正在做賽前調試
貴州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搭建平台,推動科學教育與科技創新融合,助力更多青年學子在科技領域發光發熱,為貴州省科技創新持續注入青春動能。
據了解,本次大賽自啟動以來,吸引貴州各地中學及高校學子積极參与,大賽覆蓋全省9個市(州)432所學校7532支隊伍。參賽作品涵蓋太空探索、智慧醫療、綠色農業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了貴州青年學子在科技賦能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與創新活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登成
編輯 王雨
二審 諶貴璇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