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上海市中心驚現入侵物種?體型很大,不怕人,緊急提醒:千萬別摸

2025年05月20日14:40:26 科學 2056

「海狸鼠體型很大!渾身都是黑黑的,看上去萌萌的,還挺可愛。」近日,有市民向新民晚報記者報料稱,在上海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內湖邊,目擊到疑似「入侵物種」海狸鼠。海狸鼠從何而來?相關部門將採取何種措施?記者展開調查。


罕見!上海市中心驚現入侵物種?體型很大,不怕人,緊急提醒:千萬別摸 - 天天要聞


兩次「露面」悠閑從容


從目擊者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這隻疑似海狸鼠的動物通體呈黑色,身材較胖,正「趴坐」在湖邊,悠閑地舉着雙手,似乎正捧着食物「大快朵頤」。記者查詢資料後發現,它與文獻所記錄的海狸鼠特徵「高度相似」:其尾圓而長、比體稍短,身披鱗片,體毛長而絨厚,體背呈黑褐色,腹和體側棕黃色。門齒強大,指(趾)具強爪,趾間有蹼。


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位於普陀區宜昌路66號,靠近宜川路橋。公園24小時開放,總面積約8.6公頃。園內環境宜人。其中,中湖和下湖均為人工湖泊。


記者從公園管理方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首次「目擊」發生在今年5月1日晚約6時。當時,是一名駐場電工經過公園下湖邊時,發現這隻海狸鼠的身影。據目擊電工表示,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動物。「它長得有點像水獺,不過,看上去身手很敏捷,還不太怕人。」


海狸鼠的第二次現身,是在5月6日晚5時許。當時,有多位市民看見,似乎是同一隻海狸鼠又再次出現。它的體型較大,正在湖中悠閑地游泳。等到似乎是游累了,它熟練地爬到岸上,抖落身上的水,坐岸邊休憩。


罕見!上海市中心驚現入侵物種?體型很大,不怕人,緊急提醒:千萬別摸 - 天天要聞

海狸鼠蹲坐在湖畔休息


專家「誘捕」關注動向


兩次發現海狸鼠的「蹤跡」後,公園方面與普陀區綠化部門取得了聯繫。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積極到場處置。


近日,記者跟隨綠化部門的專家和工作人員前往實地查看,專業人士全面排查該區域的河邊、草地、灌木叢等海狸鼠可能棲息的環境,不過,在現場並未發現海狸鼠的活體、巢穴、糞便等相關痕迹。專家通過與周邊居民進一步溝通後獲悉,部分市民確曾看到類似嚙齒類動物的身影,但無法確定是否為海狸鼠。


罕見!上海市中心驚現入侵物種?體型很大,不怕人,緊急提醒:千萬別摸 - 天天要聞

位於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內的人工湖


目前,有關部門已在夢清園內海狸鼠可能出沒的區域放置誘捕籠,並與園區管理方協商一致,由其加強日常巡視,若發現海狸鼠已入籠或其他異常情況,園方將會第一時間予以反饋,以便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儘管現場沒有發現海狸鼠的痕迹,它可能暫時處於『散養』狀態。但是,我們將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密切關注它的動向。」


現身市區較為罕見


據之前媒體的公開報道,海狸鼠並不是第一次「露面」:去年(2024年)6月,金山區亭林鎮駁岸村內曾發現海狸鼠,村民家中的萵筍葉、西瓜等農作物都曾被它偷吃,甚至還在「3天內啃食了30隻西瓜」;今年1月末,在上海市金山區和浙江省湖州市的交界處,有志願者發現4隻海狸鼠。不過,之前其均在郊區等地出沒,被目擊到在市區「現身」,尚屬罕見。


據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方面介紹,公園從蘇州河取水,經過濕地後過濾到中湖及下湖,再通過公園裡的溪流,返還給蘇州河,來起到水質進化的作用。因此,園方也不能判斷,這隻海狸鼠究竟是「隨波逐流」而來,還是已經「順水而去」了。


市民不可「擅捕擅擼」


記者從綠化部門了解到,多方與市綠容局相關處室彙報後,就海狸鼠的生物學特性、可能的危害、處置措施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市綠容局有關專家透露,海狸鼠屬於外來物種,海狸鼠的生存需要特定的水域和食物條件,容易嚙噬茭白、蓮藕、蘆筍等農作物,給農戶造成困擾。若任由其在郊野環境中無節制地繁衍,種群數量可能會迅速激增,要防範其對於本地農業帶來的潛在風險。


據考證,1950年代末,海狸鼠曾被大規模引入上海。1962年,上海市畜產出口公司在長興島設立的野牲飼養場,海狸鼠的數量突破1000隻。2020年9月,中國國家林草局發佈《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海狸鼠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允許用於藥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養殖。至於此次發現的海狸鼠,究竟為野生還是人為養殖,目前亦尚無定論。


市民若在野外「邂逅」海狸鼠,該怎麼辦?專家特別提醒,海狸鼠身上極有可能攜帶多種病菌,對人類造成傳播疾病的風險。市民切勿被它「蠢萌」的外表所「迷惑」,切勿徒手撫摸抓捕,更不能私自抓捕,避免被它抓傷撓傷,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險。應當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到場處理。


相關鏈接:

海狸鼠是嚙齒目海狸鼠科海狸鼠屬哺乳動物,原產於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國。我國於1956年開始引進海狸鼠,目前,其已分佈多個省、市、自治區。海狸鼠身體粗笨,體長40-50厘米,重2-5公斤。雄鼠較雌鼠大,最大可超過17公斤重。海狸鼠棲息於湖泊、溪流的岸邊及沼澤地區。在岸邊的斜坡上挖洞為巢,洞口常常是一半露在水面上,一半浸入水中。夜行性,善於游泳和潛水。以水生植物的根、莖、葉為食,也吃陸地上的植物。




本文綜合自:新民晚報
相關作者:徐馳
微信編輯:安通

◢ 猜你喜歡↓↓
願意為演唱會一擲千金,又要靠免費資源健身…超8成人每周熬夜花錢!揭開上海443萬人的消費真相→
剛剛,上海人嚇一跳!颱風紅色預警?官方:不要緊張……下班注意,局部中雨+雷電來襲
剛剛,孫楊再次退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HER2 ADC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 天天要聞

HER2 ADC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創新葯的「內卷」,已有目共睹,即便是有着較高准入門檻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賽道同樣如此,其中HER2靶點因在多瘤種中高表達且與腫瘤的預後緊密相關,而受到廣泛關注,在國內靶點布局中位居首位,競爭最為激烈。
珍稀「雪山精靈」首現蜂桶寨 生態家園再添靈動畫卷 - 天天要聞

珍稀「雪山精靈」首現蜂桶寨 生態家園再添靈動畫卷

【來源:寶興縣融媒體中心】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蜂桶寨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在園草坡區域拍攝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馬雞的活動畫面。這一發現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再添新證。視頻中,這隻白馬雞身姿優雅。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澤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你認為是哪三位? - 天天要聞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你認為是哪三位?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是哪三位?在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漫長曆程中,有三位科學巨人的貢獻如同三座巍峨的高峰,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框架。阿基米德、伽利略·伽利雷和艾薩克·牛頓,這三位跨越兩千年的思想者,分別以其革命性的科學觀念和開創性的理論成
恐龍滅絕VS地震逃生:一堂精彩的跨物種防災課 - 天天要聞

恐龍滅絕VS地震逃生:一堂精彩的跨物種防災課

大象新聞記者 徐超 通訊員 姜金柯 於雅晴/文圖當史前霸主遇上現代防災黑科技,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近日,中原區瀾景小學明慧廳內上演了一場穿越億年的「生存對話」——學生們跟着霸王龍的足跡,揭開地球災難的密碼,更在恐龍的「注視」下演練地震逃生
北斗挑戰美國GPS全球地位?中方: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 天天要聞

北斗挑戰美國GPS全球地位?中方: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日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5月2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5月18日,《2025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在北京發佈,其中提及近年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特別是北斗系統發展迅速。此前有國外媒體評論稱,北斗系統正挑戰美國GPS系統的全球地位。發言人有何評論?毛寧:北斗系...
鐵路「蜘蛛人」遍織山體防護網 - 天天要聞

鐵路「蜘蛛人」遍織山體防護網

通訊員 王光輝 黃貴彬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康勁火紅的太陽直射大地,鐵路「蜘蛛人」走進關山腳下,在山體上鋪設和修護主動防護網,避免碎石、浮石跌落在鐵軌上……進入5月中下旬,隨着北方洪澇災害風險增高,包蘭、蘭新、蘭青鐵路沿線也進入新的防汛防洪期。蘭州鐵路局蘭州西工務段聚焦防洪新要求新變化,修訂完善防洪工作...
關於2025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 天天要聞

關於2025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甘科獎函〔2025〕3號各提名單位、專家:依據《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省政府令第157號)及其實施細則、《甘肅省科學技術獎提名辦法》和《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指引》等有關規定,現將2025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
長春經開區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先導區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長春經開區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先導區正式啟動

人民網長春5月20日電 (記者王海躍)20日,由長春經開區管委會與長興基金聯合主辦的「聚勢創合 智啟新質」長春經開區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先導區建設大會在光電信息產業園舉行。吉林省、長春市相關部門領導、院士專家、龍頭企業及金融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合成生物領域的里程碑時刻。 長春經開區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