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7.9級強震不尋常?中科院:罕見,「超音速破裂」現象出現!

2025年04月04日11:22:07 科學 1642

距離緬甸百年一遇的7.9級強震已過去整整一周,這場災難不僅讓全球揪心,更暴露了一個驚人的地質現象——「超音速破裂」,也就是地震學上說的「超剪切破裂」!

中科院物理所的最新分析顯示,這場地震的破壞力堪比「地下引爆3.3萬顆原子彈」。

緬甸7.9級強震不尋常?中科院:罕見,「超音速破裂」現象出現! - 天天要聞

而它的致命核心,正是斷層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撕裂地殼,比高鐵全速快50倍!今天咱們就揭開這場災難背後的科學密碼。

「音爆」級的地殼撕裂

時間倒回3月28日,緬甸曼德勒以北的實皆斷裂帶突然暴動,這條被稱為「地震高速公路」的斷裂帶,在印度板塊和巽他板塊擠壓下,積蓄了184年的能量瞬間釋放。

中科院團隊通過衛星數據和地震波反演發現,斷層破裂速度達到每秒4-5公里,遠超普通地震的每秒2.5公里,甚至超過了地殼中剪切波的傳播速度。

這就好比超音速飛機突破音障時產生的「音爆」,地震波疊加形成激波牆,所到之處建築如同紙牌屋般坍塌。

緬甸7.9級強震不尋常?中科院:罕見,「超音速破裂」現象出現! - 天天要聞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團隊測算,震中南部的房屋倒塌率高達85%,遠超普通7.9級地震的破壞水平。

更可怕的是,這場「超音速撕裂」沿着實皆斷裂帶一路南下,形成長達500-600公里的地表裂縫,相當於從北京濟南的距離被生生劈開。

劍橋大學地震學家詹姆斯·傑克遜形容:「這就像一把巨刀切入地球,刀鋒所過,山河破碎。」

三重致命疊加:淺源+液化+高溫煉獄

如果說超剪切破裂是「主凶」,那淺源地震和土壤液化就是「幫凶」。此次震源深度僅10-30公里,能量直衝地表毫無緩衝。

中科院張宏波教授用熱水壺比喻:「震源淺就像壺嘴正對雙手,滾燙蒸汽直接灼傷皮膚。」

而震中所在的伊洛瓦底江谷地,厚達百米的沙土層富含地下水,強震觸發大規模土壤液化——地面瞬間化作流沙,十層高樓像插入吸管般沉陷。

緬甸7.9級強震不尋常?中科院:罕見,「超音速破裂」現象出現! - 天天要聞

曼德勒街頭,災民目睹地面「冒血」:高壓地下水裹挾泥沙噴涌,千年古寺在泥漿中轟然傾覆。

40℃高溫則給救援蒙上陰影。被困者面臨脫水休克,而救援隊要穿越15座垮塌的跨江大橋,在交戰區與時間賽跑。

聯合國數據顯示,30萬躲避內戰的難民擠在臨時棚戶區,地震來襲時如同秋葉飄零。

中科院破解「地震密碼」

為何超剪切破裂如此罕見?全球有記錄案例僅20餘例,它需要三大條件「斷層筆直、岩石堅硬、應力集中」同時滿足。

中科院團隊通過模擬發現,實皆斷裂帶的幾何形態堪稱「教科書級」——1200公里長的走滑斷層幾乎沒有彎曲,板塊擠壓產生的應力均勻分佈,如同拉滿的弓弦,而184年的能量積累,讓這段「地震空區」成為天然的火藥桶。

緬甸7.9級強震不尋常?中科院:罕見,「超音速破裂」現象出現! - 天天要聞

更顛覆認知的是自由地表效應,地震波傳播到地面時,反射的SV波與入射波疊加,形成貼着地表傳播的強震動,這解釋了為何曼德勒和內比都的千年建築群幾乎被夷為平地,而地標橋樑像積木般散落。

科技救災的「中國方案」

面對地獄級救援難度,中國科技力量成為關鍵,14顆衛星8小時內完成變軌,0.5米精度鎖定327處坍塌點;量子通信基站43秒傳輸3.2GB災區三維地圖,效率超傳統衛星178倍。

雲南醫療隊用蛇眼內窺鏡從3米廢墟中定位生命信號,深圳救援隊的雷達探測儀甚至捕捉到0.1℃體溫變化。

對比某些國家連災區道路圖都需中方提供數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感嘆:「中國把救災現場變成了尖端科技的閱兵場。」

緬甸7.9級強震不尋常?中科院:罕見,「超音速破裂」現象出現! - 天天要聞

但這場災難也敲響警鐘——實皆斷裂帶南段仍有三個「能量堰塞湖」,其中勃固段應力已超臨界值。

中科院陸建新團隊呼籲:「人類必須加速破解地震密碼,因為下一場超音速撕裂或許正在倒計時。」

當衛星雲圖上的裂縫仍在延伸,當古老地層發出低沉轟鳴,緬甸的至暗時刻提醒我們:對抗自然之力,唯有人類攜手科技創新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特使所言:「這場災難留給世界的,不僅是傷痛記憶,更是對文明與自然的深刻思考。」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春日生活打卡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隨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變到一個新的領域,並重新定義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在過去幾個月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分享了關於 AI 如何影響工作的有趣見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報》採訪中,比爾・蓋茨分享了更多關於 AI 對工作影響的見解: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佈會綜述 - 天天要聞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佈會綜述

作者孫夢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學「數字新聞業與新聞學」論壇暨《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佈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3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 天天要聞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4月3日——被譽為「科技界奧斯卡」的愛迪生獎揭曉,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開發的「瀕危物種AI守護官2.0」從全球數千項頂尖創新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2025愛迪生最佳新產品獎銀獎。據了解,愛迪生獎創立於1987年,以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命名,致力於表彰重塑行業格局、推動人類進步的突破性創新,被譽為「科...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 天天要聞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當地時間4月3日,由於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全面徵收關稅的計劃,美國股市收盤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股災降臨,不少網友都翻出了據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5年競選期間發過的一條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狂跌超過1000點,那當時的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加農炮里,以極快的速度被射向...
肯雅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 天天要聞

肯雅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Zootaxa》雜誌正式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鱂魚,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這種魚屬於極度瀕危物種,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實地考察中,研究人員在肯雅東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採集了這種魚的樣本。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聞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學家發現比鄰星經常產生高能毫米波長耀斑,這可能會顯著改變或剝離其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層。比鄰星距離我們僅四光年多一點,是我們最近的恆星鄰居,也是一顆高度活躍的 M 矮星。藝術家對比鄰星恆星耀斑的概念圖。圖片來源:NSF/A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