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力量」當算法學會仰望星空,阿里用AI去追「來自星星的孩子」

2025年03月27日22:50:19 科學 8611

「微光力量」當算法學會仰望星空,阿里用AI去追「來自星星的孩子」 - 天天要聞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參會者在通義展區體驗「追星星的ai」)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迅速迭代的ai,不僅用算法、模型和數據改善着人們的工作效率,也日漸變得更有溫度。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從阿里方面了解到,其面向孤獨症兒童的公益ai繪本工具「追星星的ai」完成產品升級,將生圖模型更新為阿里通義萬相2.1(wan2.1)。據記者觀察,更新後ai生成圖片「講故事」的能力更強了,圖中的內容更豐富,也更貼近故事內容。

「追星星的ai」是科技在當下幫助殘疾人跨越信息鴻溝、提高生活質量的生動縮影。中國殘聯2023年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殘疾人總數為8500萬餘人,其中孤獨症患者已超1300萬人。2024年3月公布的《中國孤獨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還指出,全國6-12歲孤獨症兒童的出現率為0.7%,保守估計全國0-14歲孤獨症兒童約200萬,且每年新增約16萬。

去年7月,中國殘聯等七部委共同印發《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有效改善孤獨症兒童成長、發展環境。而學會仰望星空的ai在這其中或許可以發揮出更大價值。

ai讓孤獨症不孤獨

根據dsm-5診斷標準,孤獨症兒童主要有「社交溝通困難」以及「重複、局限的行為及興趣愛好」等特點。因為經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像星星在夜空中獨自閃爍,孤獨症兒童也被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

繪本閱讀被認為在孤獨症兒童的干預中具有積極作用。但有業內相關人士在跟本報記者交流時認為,孤獨症兒童的閱讀需求與健全兒童並不一樣,例如健全兒童通常喜歡豐富的色彩,但對孤獨症兒童而言,簡潔的畫面和直白的文本更受他們喜愛。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由於每個孤獨症兒童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都不同,也很難出現適配所有孤獨症兒童的繪本。

但當ai開始試圖理解「來自星星的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場教育變革正在發生。

據記者了解,「追星星的ai」是國內首個關注孤獨症兒童的ai繪本工具,用戶只需輸入一句話故事梗概,即可為孤獨症兒童自動生成定製化有聲故事繪本。它由阿里巴巴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及專業干預機構在2024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共同對外發佈,上線至今已服務孤獨症兒童家庭及特教老師20萬人次。

持續更迭的ai技術無疑是它身上最鮮明的標籤。對於「追星星的ai」升級後的新能力,通義萬相產品經理徐鑫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這源於通義萬相2.1具備更強的提示詞遵循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公開資料顯示,通義萬相是阿里通義視覺生成大模型,於2023年7月正式上線。今年1月升級至2.1版,並同時支持文生視頻和圖生視頻任務。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追星星的ai」所採用技術架構mm-storyagent的相關論文,也入選了2025年北美計算語言學協會(naacl)會議。據記者了解,naacl被認為是計算語言學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

該論文核心作者之一,阿里通義大語言模型算法專家李晨亮告訴本報記者,相關研究提出了一個多智能體框架,通過多階段寫作流程增強故事的吸引力,並整合音效、視覺、音樂提升沉浸式故事體驗,「追星星的ai」是其在特殊兒童教育領域的重要應用之一,「同時我們項目的所有代碼全部開源,也希望能夠帶動ai在繪本故事和兒童教育等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

從算法到溫度

「追星星的ai」不僅僅是運轉着的算法和模型,更體現了人與ai的溫度。

據記者了解,這一ai工具成立於2024年4月,是阿里巴巴的志願者們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的公益項目,目前有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產品技術團隊。它起源於阿里巴巴員工自身的生活遭遇,從而讓ai與「來自星星的孩子」們產生了聯繫。「『星星』代表星寶群體,ai要主動去追星寶,而不是讓星寶去追ai。人有溫度,ai才有溫度。這是我們對這款產品的思考。」項目組成員周潔琪這樣介紹。

在明確了解孤獨症兒童的需求前,ai顯然並不能精準地有所作為。據記者了解,在「追星星的ai」產品上線前,技術團隊前期對100個孤獨症兒童家庭進行調研,了解孤獨症兒童對ai定製繪本的具體需求,並在孤獨症兒童干預專家的指導下,對ai模型進行了針對性的微調優化,以生成更適合他們的繪本風格和內容。「他們總說我們的孩子應該融入這個世界,終於有人願意看到他們的需求了。」 曾有家長在「追星星的ai」 發佈後寫下這樣一則留言。

與此同時,這個ai工具也有助於讓孤獨症兒童的家長們在忙碌的生活間隙與沉重的經濟壓力中稍微鬆一口氣。

相關研究表明,孤獨症兒童在早期需要接受每周40小時的有效干預,並且持續2—3年才能有顯著效果。「如果因為這個ai工具,星爸星媽們每天能騰出半個小時的時間透口氣,也是極有價值的。」有項目成員這樣說。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在調研過程中觀察到,長期干預訓練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是孤獨症兒童家庭繞不開的話題。曾有低齡孤獨症兒童的家長告訴本報記者,孩子一個月上課的費用就將近兩萬元。這對普通家庭而言,是一個並不輕鬆的數字。而以ai定製繪本為代表的免費ai應用,或許能為他們的康復之路減少一些經濟壓力。

據記者了解, 未來「追星星的ai」項目還計劃在開源基礎上吸納更多開發者,並已啟動多平台小程序研發,不斷豐富產品功能,以進一步方便老師和家長。「希望ai能夠幫助孤獨症兒童,針對他們比較弱的地方不斷做提升,同時也能像爸爸媽媽一樣陪伴他們愉悅快樂地成長,這是ai未來最可能需要發力的地方。」李晨亮對《華夏時報》記者這樣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 天天要聞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今天傳來消息,該院院長虞先濬教授團隊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長海醫院、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歷時五年研究,成功繪製全球首張無功能性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多組學全景圖譜,並根據圖譜突破性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 天天要聞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黃河之畔,動能澎湃。山東省濱州市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錨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產研融合等領域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近日,新黃河記者走進濱州市,深度探訪愉悅生命科技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及低空飛行服務中心,解碼這座黃河流域城市如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 天天要聞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峽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研製的3.2米口徑射電/毫米波望遠鏡「三峽南極眼」在湖北宜昌正式發佈。該望遠鏡已成功部署於南極中山站,實現我國在南極中山站的首次射電天文觀測!近年來,三峽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極地戰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與上海師範大學開展南極天文合作研究,歷經兩年的艱...
死亡中誕生愛的秩序:《破·地獄》及其「止血」「催淚」的情感技術 - 天天要聞

死亡中誕生愛的秩序:《破·地獄》及其「止血」「催淚」的情感技術

由陳茂賢執導、上映於2024年末的電影《破·地獄》,憑藉對喪葬儀式的傳統再現,家庭、性別、生育等時下倫理困境的全景式掃描,以及講述者自身舒緩穩健的敘事節奏,在香港票房登頂,迅速摘得了「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的驚人成績。影片中,婚禮策劃師道生由於債台高築,經親友介紹轉業為喪儀經紀人,他不僅與喃嘸師傅文哥成為了...
院士專家熱議全市科技大會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熱議全市科技大會

構建「研轉投產強」創新鏈,貫通全鏈條發展通道——院士專家熱議全市科技大會4月2日召開的全市科技大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曉強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視察甘肅、蘭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科技強市,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蘭州篇章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會議引發在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