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細胞生物產業前沿技術 成都幹細胞研究成績亮眼

2025年03月04日20:12:08 科學 1959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3月4日,第十二屆CBIC細胞生物產業大會暨第三屆國際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大會在成都舉辦。本屆大會匯聚了國內眾多細胞生物產業內醫療機構、科研單位、知名製藥企業以及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吸引了逾百位生物醫藥領域的權威專家和行業領袖出席。

聚焦細胞生物產業前沿技術 成都幹細胞研究成績亮眼 - 天天要聞

大會重點圍繞細胞治療技術革新突破、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幹細胞與類器官臨床應用轉化、功能醫學與抗衰老等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分享前沿的技術資訊、政策動態以及產業趨勢,大會為成都加速布局生物經濟新賽道,培育未來產業構築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供了戰略性發展視角與可落地的實踐策略。

把握細胞技術發展脈搏 構築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早在去年,成都市便出台了前瞻培育未來產業的實施意見和政策措施,全面布局包括前沿生物在內的六大未來產業演進方向,近期重點培育基因及細胞治療等細分領域,攻關免疫細胞治療等核心技術。這一前瞻性的布局,為成都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奠定了堅實基礎。

依據《「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前沿生物產業是指通過包括細胞治療在內的革命性技術,驅動生物醫藥、生物製造等行業創新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截至去年底,世界範圍內已有100多項臨床試驗獲得批准或已經完成。這些試驗旨在探索幹細胞在治療癌症、糖尿病、癲癇、心力衰竭以及各種眼疾等方面的潛力。研究人員預計,幹細胞治療或許即將翻開新篇章,採用幹細胞治療糖尿病、帕金森病、眼部疾病甚至癌症,有望在5到10年內實現。

成都在細胞治療技術研究和產業基礎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特別是在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相關領域,成都起步較早,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較好的關聯產業基礎。這些優勢為成都構筑前沿生物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引領技術進步驅動行業發展 新生幹細胞企業勇當「排頭兵」

作為省內細胞生物產業中的「排頭兵」,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命幹細胞公司」)通過二十餘年持續深耕與技術積累,已搭建起涵蓋幹細胞及免疫細胞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新生命幹細胞公司依託成體幹細胞開發應用國家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省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十餘個國家級及省市級科研平台,形成集細胞存儲、製備、檢測、供應、基礎研究、臨床轉化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產業閉環,在細胞治療領域構建起多維發展格局,整體競爭力穩居行業前沿。

聚焦細胞生物產業前沿技術 成都幹細胞研究成績亮眼 - 天天要聞

在目前成都市大力發展的細胞治療技術科研與成果轉化方面,新生命幹細胞公司擁有圍繞細胞治療技術的研發管線儲備20餘項,獲國家、省市區級細胞重點研發和產業化項目40餘項,並已構建起從底層技術到應用轉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識產權壁壘。

去年,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啟動了一項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標誌着新生命幹細胞公司在幹細胞臨床研究領域處於國內「第一梯隊」。

近期,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開展的幹細胞相關基礎研究揭示,輸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安全性,對多項衰老指標具有改善作用。研究提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可能具有「逆齡」的作用。在另一項研究中,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合作,共同開展了「胎盤幹細胞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着床失敗的臨床前研究」,該研究項目證實了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動物模型胚胎着床情況,為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導致的不孕帶來新的曙光。

科學研究是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唯有厚積薄發方能實現質的突破。面向未來,新生命幹細胞公司將着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深化實施「臨床轉化與公共服務協同驅動」發展戰略,為成都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布局生物經濟新賽道,構築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貢獻智慧與力量。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着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 天天要聞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當地時間5月1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荷風」和「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當天,美泉宮動物園為「荷風」和「蘭韻」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發表致辭。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眾多兒童歡呼雀躍,
資深研究員親授AI實操秘籍,助力醫學研究設計效率翻倍! - 天天要聞

資深研究員親授AI實操秘籍,助力醫學研究設計效率翻倍!

我們都知道醫學研究方案設計耗時又耗力?面對複雜的實驗邏輯和文獻海量信息,如何快速產出高質量方案呢?我想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吧!那今天刷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有福了,本文結合梅斯醫學資深研究員張磊博士直播乾貨,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標、優化實驗設計,文末還附贈工具試用入口!【研究方案設計的前置知...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常溫常壓下,氫以氣體狀態存在。高壓下,氫結晶為固體。而超高壓下固體氫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謎。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一項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用X射線納米探針首次「看見」固體氫的複雜晶體結構。這是目前世界上固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 天天要聞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農曆四月十八上海多雲到陰,下午起局部地區有短時小雨,22~29℃§今日關注「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5月14日12時12分,國星宇航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計算星座021任務12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着全球首個太空計...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 天天要聞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采...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 天天要聞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17 世紀末,一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開了一項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的邊界在哪裡」的探索。這段旅程不僅顛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也在科學和哲學界激起了波瀾,影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