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2025年02月08日13:33:19 科學 1608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我們國家在半導體上芯片的發展真的還處在「落後」位置嗎?

都知道美國近些年在科技上一直都對我們圍追堵截,而我國在這些外部壓力下,一直都秉持着自主研發的決心,半導體芯片也早已實現了從0到1。

在咱的想法中,我國芯片就算無法與他國頂尖技術相比,那肯定也能算得上是比較發達的存在,然而北大教授黃益平卻在先前直言表示稱,美國不賣給我們芯片,我國技術很難發展。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黃益平

同時黃教授還指出說,我們之所以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世界前沿,就是因為華為和中興在全球取得的成績,而以事實來講,我們還並沒有掌握那些核心技術。

看到這肯定有老鐵會燃起一股無名之火,認為黃教授是在挫自己士氣揚他人威風,那麼問題也來了,他所說的這些話究竟是真是假?而我國在芯片領域又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可能也是在「忽悠」

不知道大夥有沒有聽說過「戰忽局」這個詞,這裏面有個典型代表人物便是局座張召忠,所謂「戰忽」所指的就是故意用落後比不上他國的話語來形容我國發展,從而讓一些國家掉以輕心,沒那麼看中我國的發展情況。

最為有名的應該就是美國f22停產一事了,當時美國f22剛剛出現在世界眼前,剛一問世就被譽為全球最先進的戰機,而也是這段時間,我國的五代機漸漸有了聲音。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美國人知道我國發展五代機肯定不會懈怠,哪怕f22造價高他們也會咬着牙猛衝,而在這種情況下,張召忠在參加一個節目時直接表示說我國五代機是殲10的改款,並不算領先。

而也就是張召忠發表了這樣的言論後沒多久,美國居然直接停了f22的生產線,這種「巧合」不禁讓人聯想到是否是美聽聞張召忠的話語,認為中國戰機發展慢不足為懼,從而暫時捨棄了高花費的f22生產線。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張召忠

緊跟着沒要多久,我國殲20出現,除了發動機以外,其它的性能都要比肩甚至隱約超越f22,停了f22生產線的美國怕是腸子都悔青了。

雖然並沒有實質性證據表明張召忠的話語是否與f22停產有關,但在我們眼中,已經給局座套上了「戰略忽悠局局長」的名號,「戰忽局」就代表通過低調、幽默甚至自嘲的方式,對外展示一種「軟萌無害」的形象,實則蘊含著深謀遠慮。‌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張召忠

套上這樣的思想去看待黃益平教授所說的話,是不是也有「忽悠」的意思?我國半導體芯片在近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24年芯片產業自給率已經從先前的不到10%飆升到25%,芯片出口量更是突破了萬億!

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重要的芯片出口國之一,華為的麒麟芯片、中興的珠峰處理器,無論怎麼看都不能說是「落後」。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情況下,黃益平教授的話是不是想要迷惑美國,想讓美方認為我國半導體芯片發展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還是追不上他們,從而使美方放鬆警惕,減少對我國科技上的制裁。

當然這只是咱的個人看法,站在理性的角度來看的話,黃教授的話是無法輕易定奪好壞的,畢竟這些話也確實有部分是事實。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黃益平

發展神速但差距不能忽視

就先來說依賴美國這事兒,早些年我國芯片的確可以說是離不開美國,這主要是因為美在半導體芯片發展太強大,在現在也能說是「霸主」,為何光刻機巨頭asml會聽美國的話,主要原因就是其核心技術也有部分得靠美國供應。

我國芯片最開始展露頭角的時候所靠的是龍芯,當初在研發龍芯3A3000的時候就要有三個選項來決定發展,其中有兩個選擇都是引用國外技術。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顯然,龍鑫選擇的是走自研路,哪怕在當時不被所有人看好,龍芯也依舊堅持走了下來,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的確外國技術給我國自研增加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可在現在,我們是完全可以不再依賴美國的。

自給率是什麼意思?指的就是國內市場芯片中,有多少佔比是國內生產,當下我國已經達到了25%的成績,說白了就是國產芯已經開始逐步替代他國芯,有沒有美國芯片真的影響我國發展嗎?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再就是說華為中興的發展以及核心技術,黃教授在上面的話語的確是事實,就從華為來看,無論是麒麟9000也好9010也罷,其芯片製程依舊處在7nm工藝上,反觀美國最先進芯片工藝支撐要達到了3nm。

芯片製程是直接影響到芯片性能的,製程越小意味着能放入的晶體管也更多,從而提高芯片集成度,不僅僅性能能得到顯著提升,功耗和大小也會出現減少。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縮小芯片製程非常困難,7nm雖然已經能算上先進,可若與3nm相比就宛如天與地,這是我們得清楚的事實,華為海思取得的成績驚人沒錯,可與頂尖芯片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也涉及到了核心技術問題。

黃教授說我國沒掌握核心技術不能說對,有關芯片半導體的核心要涉及光刻、‌摻雜、薄膜沉積等多個方面,真正能算得上沒掌握的,恐怕只能說是高端光刻機。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可話又說回來,誰完全掌握了高端光刻機技術?asml作為光刻機巨頭,他們本質上也離不開美德日等國的技術支持,只不過他們本身的技術佔比較大,而在當下我國國產光刻機已經出現了崛起勢頭。

我國半導體如今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在g/I線和KrF光刻膠領域,國產替代已經實現初步突破,同時ArF光刻膠也已經取得了好的進展,在各方的穩步前進下,國產高端光刻機的研發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結尾

之所以很多人不認同黃教授的話語,主要就是因為太過於絕對了,華為中興取得的成績都是明擺着的,而且芯片核心技術那麼多,直接一句我國沒有掌握有些太過於片面。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把自主研發作為首項,進口從來不是最優選,在技術上就算沒人分享,我國也會自己去研究,只要是已經出現的技術就沒有無法攻克的,有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取材網絡

參考信源

鈦媒體影像24-5-13 15:03——#專家稱事實上我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金融界2024-07-18 14:50——國產光刻機崛起:美國制裁下的中國半導體新機遇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金融界2025-02-01 19:10——打破「制裁鐵幕」中國芯片出口破萬億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財聯社2024-09-12 07:04——我國半導體製造核心技術突破,打破國外壟斷

北大教授黃益平曾言:別管華為多厲害,事實上我們沒掌握核心技術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 天天要聞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該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將聯合相關創新主體,共同開展人工智能安全研究與治理實踐,積極構築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蓋技術研發、風險評估、倫理審查、應急處置的全鏈條安全治理體系。「人工智能的發展給全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我們在經歷、體驗與感受的同時...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佈 - 天天要聞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佈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來新進展。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機」研製團隊負責人孔偉成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系統可以有效縮短百比特規模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時間和...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子宮內膜感染可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持續炎症,嚴重時會導致不孕。子宮內膜感染的臨床管理主要依賴於及時的抗生素應用。然而,抗生素的過度和不恰當使用已經引發了耐葯菌的大量增殖,加劇了藥物耐藥性的危機。急需開發一種利用感染微環境有效對抗子宮內膜感染和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的局部抗菌治療策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 天天要聞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最近,在河道邊散步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塊!小余兒提醒:發現粉紅色卵塊請立即上報!隨着近期氣溫攀升福壽螺即將進入全年最瘋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這些「粉色葡萄串」千萬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着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