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

2025年01月12日18:32:06 科學 1993

說到土星,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它「太陽系第二大行星」的身份,而是它那美麗的行星環,實際上,科學家對土星環也非常感興趣,並一直在對其進行研究。

科學家: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 - 天天要聞

根據之前的理論,土星環的顆粒主要由水冰構成,而這些水冰顆粒會不斷受到太空中微流星體的撞擊,由於微流星體帶來的塵埃物質會污染土星環上的顆粒,使它們逐漸變得暗淡,因此如果土星環已經像土星本身一樣存在了數十億年,它就理應變得非常暗淡。

而觀測數據卻表明,土星環是非常「光潔明亮」的,所以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與土星本身的年齡相比,它應該很「年輕」,由於這種觀點合情合理,因此在過去的日子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科學家甚至還通過理論估算出,土星環的年齡應該在在1億至4億年之間。

科學家: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 - 天天要聞

然而隨着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卻發現,實際情況很可能並非如此, 一項近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的研究表明,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年輕」。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根據介紹,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利用了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Cassini)的數據建立了計算機模型,用於仔細研究微流星體與土星環的相互作用。

科學家: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 - 天天要聞

(↑「卡西尼號」探測器)

科學家發現,撞擊土星環的微流星體雖然非常微小(直徑一般在1至100微米之間),但它們的速度卻很快(一般都可達到每秒30公里),因此它們都蘊含了很高的動能,能夠在撞擊瞬間產生較為極端的物理效應。

模擬結果表明,當撞擊發生時,這些微流星體通常會受到超過100GPa的高壓(這大概是地球海平面氣壓的100萬倍),同時其溫度會驟然上升到超過1萬攝氏度,這種劇烈的衝擊會導致構成微流星體的物質,以及土星環中極少一部分的物質迅速氣化,進而形成高溫的氣體。

科學家: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 - 天天要聞

接下來,這些高溫氣體會以較快的速度(平均超過每秒14公里)向外膨脹,並在隨後的冷卻過程中逐漸形成大量的納米級顆粒,這些顆粒主要由硅酸鹽物質構成(因為硅酸鹽蒸氣比水蒸氣更容易凝結),在土星磁場的作用下,它們很快就會帶上電荷,成為帶電顆粒。

在此之後,這些帶電顆粒並不會留在土星環之中,根據計算機模型的模擬,它們會被土星磁場「驅逐」出土星環的平面,其中的一部分會在土星引力的作用下墜入土星的大氣層,另一部分則會因為具有足夠高的速度而直接從土星的引力場逃逸。

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指出,這樣的結果表明,儘管微流星體會不斷撞擊土星環,但是它們所產生的「污染物」卻並沒有積累在土星環上,而是很快就會「帶」走,這種機制就像是土星環的「自潔系統」,可以讓其始終保持着相對「光潔明亮」的狀態。

科學家:我們可能錯了,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 - 天天要聞

而這就意味着,土星環可能並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年輕」,其真正年齡可能會遠遠超過幾億年,甚至在土星形成之初,它就可能已經存在了。當然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也只能說是一種合理的假設,實際情況是否真是這樣,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期待在未來的研究中,科學家能有更多的發現。

參考資料:Pollution resistance of Saturn』s ring particles during micrometeoroid impact,Nature Geoscience. doi.org/10.1038/s41561-024-01598-9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着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械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着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像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