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線

2024年12月12日09:24:13 科學 1267

因為月球自轉與其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但繞月探測提供的高清圖像告訴我們,月球背面與正面存在顯著不同,這種現象被稱為月球的「二分性」。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月球背面暗色區塊少,即火山活動少。這是否就意味着月球背面的火山活動時限較短呢?

基於我國返回的人類首批月球背面樣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聯合揭示了月球背面早在42億年前就存在火山活動,並至少到28億年前仍有,為我們進一步揭開了月背火山活動之謎。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線 - 天天要聞

人類首次月背採樣位置

01 稀少的月背火山活動

月球表面呈現出明顯的黑白分區,其中白色區域被稱為「高地」,是月球最早形成的月殼物質;黑色區域被稱為「月海」,是玄武質熔岩流冷卻後形成的廣闊平原。約93%的月海玄武岩集中分佈在正面,背面僅佔7%。

正面的月海火山活動可追溯至40億年前,並至少延續至20億年前。嫦娥五號樣品中的火山玻璃珠揭示了月球正面甚至在1.2億年前還存在小規模火山活動。

遙感研究發現,雖然正面和背面的火山噴發量差異巨大,但它們的年齡分佈可能大致相似

然而,由於缺乏來自月球背面月海區域的樣品,人類對月球背面火山活動的時間跨度及其源區特徵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

02 嫦娥六號樣品揭示

兩期月背火山活動

嫦娥六號任務首次完成了人類從月球背面採樣的壯舉,帶回1935.3克珍貴的月壤樣品。採樣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部的阿波羅撞擊坑邊緣,該區域月殼極薄,分佈有大量的月海玄武岩物質,這為開展月背火山活動研究提供了絕佳機遇。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線 - 天天要聞

地質地球所獲批的兩份嫦娥六號月壤樣品

遙感工作顯示嫦娥六號採樣點周圍可能分佈有多期次、多類型的玄武岩,因此,樣品中的玄武岩岩屑可能具有不同的來源和形成年齡,需要將每一顆岩屑當作獨立樣品對待,並通過大量測試來檢驗是否存在多期火山作用產物。

研究團隊基於離子探針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微區原位Pb同位素分析方法,對從5克嫦娥六號月壤中分選出來的108顆玄武岩岩屑進行了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研究發現,其中的107顆岩屑極可能來源於同一個期次的玄武岩噴發。這些岩屑代表了嫦娥六號採樣點本地的火山作用產物其噴發時代為2807±3百萬年前

研究團隊還發現一顆獨特的高鋁玄武岩岩屑,精確限定其噴發時代為4203±4百萬年前。這顆古老的岩屑在分析樣品量中佔比極低,是附近其他玄武岩單元濺射至嫦娥六號採樣點的外來物質

兩者結合來看,月球背面火山活動噴發量雖然少,但持續時間至少有14億年,這與月球正面火山活動時間相當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線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樣品代表性玄武岩岩屑的顯微岩相學特徵

03 岩漿源區特徵

月海玄武岩是由月幔發生部分熔融產生的岩漿上升噴發至月表形成,因此是探索月球內部物質組成和熱演化的重要窗口。

克里普物質(KREEP,代表鉀[K]、稀土元素[REE]、磷[P]元素的英文縮寫),是月球形成早期岩漿洋結晶到最後的殘留物,富集放射性生熱元素,可以為月幔熔融提供放射性熱源。因此,克里普物質在月幔源區中的含量對於理解玄武質岩漿的產生機制非常重要。

克里普物質具有特殊的化學成分,它在岩漿源區中的貢獻程度可以被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記錄下來,因此科學家可以利用玄武岩樣品的地球化學特徵來追溯月幔源區中克里普物質的含量。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線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返回月壤樣品中記錄的兩期玄武質火山活動及其月幔源區性質示意圖

對此次玄武岩樣品進行地球化學特徵研究後發現,28億年前玄武岩的月幔源區非常虧損克里普物質,而42億年前的月幔源區則富集克里普物質。這表明月背在經歷了形成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大撞擊事件之後,在42億年前仍存在較富集克里普物質的月幔源區;而演化到28億年前已經非常虧損克里普物質的月幔源區仍可以產出岩漿活動。

這暗示月背較小規模的岩漿活動與虧損克里普物質並不直接相關。具有非常薄月殼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較多的玄武岩火山活動,而月背其他地方玄武質火山活動分佈較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月殼較厚。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責任編輯:王穎

揭秘「月之暗面」 | 科技前線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使用新開發的具有 99% 準確率的 AI 模型,科學家成功鎖定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統。伯爾尼大學與瑞士國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聯合研究團隊於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能夠識別可能...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 天天要聞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通訊員林亭 近日,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圓滿收官。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參展的發明《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在眾多發明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國際發明展金獎,同時還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國王大學頒發的傑出創新金獎。作為世界上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這場全球矚目的發明盛會匯聚了...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 天天要聞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近日,湖南邵陽新寧縣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5月5日,新寧縣林業局、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生鳥類監測,在長湖河邊的一處油菜田中,發現黃胸鵐種群,種群中有黃胸鵐雄鳥和雌鳥,它們在田間自由地飛翔、覓食,與近處油菜花田,遠處綠水青山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這種輕巧靈活的設備無需傳統的金屬電極、導線和粘合凝膠,而是直接貼在頭皮上,使長期監測更加輕鬆舒適。腦電圖掃描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