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效果顯著,江豚都敢沖人吐口水了,如今還需要繼續禁漁嗎

2024年04月27日18:55:05 科學 1660

長江禁漁效果顯著,江豚都敢沖人吐口水了,長江曾經是我國主要的漁業生產基地,但近年來,隨着魚類資源的日益減少,其生態環境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長江禁漁

長江,中國最長的一條河流,流經十一個省自治區,養育了無數中華兒女,長江流域水資源豐富,漁業發達,人民安居樂業,但後來,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飛速發展,長江資源日益枯竭,大量捕撈,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長江禁漁效果顯著,江豚都敢沖人吐口水了,如今還需要繼續禁漁嗎 - 天天要聞


捕魚的開放給長江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珍稀物種帶來了難以彌補的損失,中華鱘長江江豚面臨瀕危,經濟魚類資源面臨嚴重威脅。

另外,很多種類的魚也在急劇減少,瀕臨絕種,比如野河豚,現在野外都很少見。除此之外,刀魚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長江被人為破壞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長江就會幹涸,再想要恢復過來就難上加難了,所以才有了十年禁漁的規定。

禁漁期結束後,長江揚州段六圩河口一帶,出現了一大群魚群,魚群密集,30多米方圓都被魚群包圍,非常壯觀,而且魚的個頭也比較大,看樣子長江的魚在經歷了幾年的成長期和繁殖期後,又有了恢復的跡象。

更令人驚訝的是,現在,長江江豚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這也意味着長江的漁業正在恢復,長江禁漁成效顯著。

但長此以往,長江的生態環境也將會受到極大的威脅。由於魚類繁殖的成功與速度各不相同,例如長江江豚繁殖速度慢,而一般魚類則繁殖迅速,這樣就會形成了種群間無法達到均衡的畸形局面。


引言:長江十年禁漁期結束後,一條江豚對着過往行人吐口水求食物的新聞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

江豚朝人吐口水!

長江江豚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長的可達1.9米,形似海豚,身體略小,頭部略扁,前額略向前突出,身體呈鉛灰或灰白色,壽命20歲左右。

長江禁漁效果顯著,江豚都敢沖人吐口水了,如今還需要繼續禁漁嗎 - 天天要聞


江豚的後背的顏色是淡藍色,腹部是雪白的,它那略微上翹的長嘴上有31到36個圓錐形的牙齒。

而它們大多喜獨居,偶有三五成群。其食性以青鱗魚玉筋魚鰻魚鱸魚鱭魚等為主要食物,但其在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陽湖等地均有分佈。

江豚在長江的生態環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們對魚類及其它水生動物的種群進行調控,從而保持生態平衡。

在前段時間,江豚「吐口水」的動作,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但其實這個「吐口水」實則是他們換氣的行為。

他們需要快速地上升到水面,排放氣體和呼吸新鮮的空氣。

另外,其在水下與其他魚類共同行動,既表現出較高的智力水平,也是其適應環境的生動展示。儘管江豚的生活方式豐富多彩,但他們通常都很害羞,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膽小的天性讓它們對周遭環境的改變格外敏感,尤其是來自船隻的噪音與水體的污染,都會讓它們倍感壓力。

因此,在遊玩長江的時候遇見江豚的這種行為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尊重它們的天性,給它們營造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


引言:長江十年禁漁成效明顯,有些河段魚類種群增加,局部地區出現了「魚滿為患」的情況。

魚多到水發黑

隨着國家對魚類資源的保護,長江的漁業資源逐步恢復。一份2022年的研究表明,在長江地區,有193種魚,其中經濟魚種類的數目增長了15-30%。

更讓人興奮的是,長江中最神秘的魚類,又一次重現水面。鳤魚,也叫刁子、麥稈刁,是一種體形呈圓柱形的魚,通體青綠,腹白如銀,有洄遊習性。它們是一種以水生昆蟲、小型魚類和小型魚蝦為食物的魚類,是長江生態系的重要成員。

為何變得神秘,一方面是由於其洄遊特性造成的資源匱乏,另一方面由於長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其種群正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在長江全面禁捕後,長江魚類的數量不斷增多,給我們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安徽池州市黃湓大橋,洪水泛濫,大量的魚類在水面上翻滾,而且由於大量的魚類,將河水「染黑」。

當地人看着這一幕,都說他們在河邊住了六十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魚,連水都變成了黑色。

另外,在三峽水壩發現大量魚類、長江武漢河段大量魚類、重慶萬州大量野生魚類的出現,都預示着長江的生態環境在不斷改善。

長江禁漁效果顯著,江豚都敢沖人吐口水了,如今還需要繼續禁漁嗎 - 天天要聞


目前,長江的漁業資源正逐漸得到修復,禁漁措施已初見成效。長江實行全面禁漁,既是對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又是對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可以預見,長江的漁業將會越來越興旺,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稀有生物回到我們身邊。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圖說:科學大咖接過聘書,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節今天下午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啟動儀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學家等收到了特別的聘書——他們將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擔任「科學副校長」。他們中,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李昕、復旦大學希德書...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 天天要聞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初夏的微風拂過菁蓉湖面,倒映在水中的成都科幻館迎來了科幻迷們的重要日子——今(18)日,2024科幻星雲慶典在這裡舉行,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在此揭曉。華語科幻星雲獎是由科幻活動家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軍和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等三位創始人為首的全球華人科幻愛好志願者,於2010年共同創立的公益性獎項。今年的華...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 天天要聞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近年來,一些境外非政府組織或基金會,打着「項目調查研究」「生態治理保護」的旗號,非法採集、竊取我國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給我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 天天要聞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能將風電、光伏、潮汐等綠色能源全額接收,確保用電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換流站,在多個島嶼間架起直流輸電網絡,實現了島嶼間的電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體檢」如何進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運十周年,從昨天(17日)開...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 天天要聞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產生負面影響,加劇患者病情。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神經學》雜誌上。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小組對1968年至2023年間全球發表的332篇相關論文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考慮了19種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偏頭痛、阿爾茨海默病、腦膜炎、癲癇...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 天天要聞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灣。像福建省省會福州這樣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會,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構造的一個奇蹟。▲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圍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圍,基本沒有缺口河口最常見的是三角洲。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5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廣播電視台承辦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成都成功舉行。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出席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正林出席比賽並擔任評委。成都海關、省氣象局...
中國與巴西推進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方面合作 - 天天要聞

中國與巴西推進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方面合作

IT之家 5 月 17 日消息,中國、巴西航天合作已有 30 年以上歷史(1988 年 7 月中巴簽署關於核准研製地球資源衛星的協議書),此前已聯合研製多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為拉美、非洲、東盟等地區的諸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 50 余萬景遙感衛星數據。國家航天局官方現宣布,局長張克儉 5 月 16 日以視頻方式與巴西航天局馬可・安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