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院士王振義:多問一個「為什麼」,就有可能發現新的理論

2024年02月23日07:15:40 科學 1407
百歲院士王振義:多問一個「為什麼」,就有可能發現新的理論 - 天天要聞

30年前,中國工程院在北京成立,首批聘任96位院士,王振義名列其中。30年後,這位百歲院士依然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着醫學的進步、關心着醫師的成長。

在為醫、為師上,他有兩條經驗之談:一個是團隊帶頭人很重要,一個是創新必須堅持不懈。

團隊帶頭人很重要

1994年,王振義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年後,他就將血研所所長的位置讓給了年輕人。有人不解地詢問:你還在往上發展,怎麼一下子退下來了?王振義回答:要考慮年輕人個人的發展,也要考慮血研所的未來。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王振義明白,一個人的事業先是往上走,但到了頂點後,受到年齡、體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避免地會往下走。有什麼辦法使事業始終保持向上呢?就是在當你看到或是感到往下走時,讓合適的人來頂替你。你的目的是事業,而不是個人。只有這樣,個人雖然按照拋物線規律,到了高處總會往下,我們的事業卻可以永遠向上發展。

王振義認為,一個團隊裏面,帶頭人是很關鍵的。帶頭人的理念是什麼,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標和目的是什麼,是動腦筋去賺錢,還是為了科學、為了解決問題、為人類作出貢獻,關乎團隊的發展。

關於人才選拔,王振義認為不應以個人感情親疏為標準,而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這就需要團隊帶頭人頭腦清楚,能夠全面地、發展地看人。評定一個人,不是主要看他講得怎麼樣、寫得怎麼樣,而是看他做得怎麼樣、走得怎麼樣。

多問一個「為什麼」

青霉素的發現者弗萊明在做實驗時發現,細菌培養皿上有一塊地方不長細菌。換別人也許會想,這是偶然現象,不足為奇。但弗萊明留了個心眼,猜測可能有一種未知物質抑制了細菌的生長。「好奇心+細心」驅使下,最終讓他發現了青霉素。

這個故事,王振義經常跟身邊人講。他認為,每一個異常現象的出現都值得注意。「比如說醫生給患者看病,用藥後,80%的患者好了。一般來說,這就夠了。但有心的醫生會問,另外的20%為什麼無效?」

在王振義看來,創新就是試圖改變生活、工作各個方面所碰到的問題。對事物是就事論事地看,還是不斷地問「為什麼」,最後的收穫會有很大不同。很多醫學上的創新就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的。多問一個「為什麼」,就有可能發現新的理論。這就是創新。

對創新的條件,王振義有過一番系統思考:

第一個重要條件是敢去想。創新,就是比別人多想一些的能力。有的是設想,有的在當時看來可能就是幻想。

第二個重要條件是有適宜的環境。小環境包括家裡的父母妻兒兄弟姊妹,大環境是要有一個具備創新思維的團隊。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就是幾個化學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在一起工作相互啟發的產物。

第三個重要條件是要有堅持精神、犧牲精神。堅持,有的時候是一種犧牲,可能努力了10年也沒什麼成果,但至少告訴世人,這條路是走不通的。這也是一種貢獻。

「機會與堅持是密不可分的。要敢於設想甚至幻想,要創造環境,更要勇于堅持。」王振義是這樣理解的,也是這樣做的。

百歲院士王振義:多問一個「為什麼」,就有可能發現新的理論 - 天天要聞

王振義 1924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王振義的微信里,有上萬條「未讀信息」。龍年春節,這位百歲老人收到了不少拜年短訊。有來自領導的、親友的、學生的,但更多的是來自海內外患者朋友的問候與祝福。「謝謝大家的關心!」

回顧自己的從醫路、從教路,王振義感言,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磨鍊、加強自我修養和逐漸完善的過程。「患者的幸福、患者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樂趣。這樣的樂趣是用多少金錢和名譽也換不來的。」

是時代、國家給了機會

上觀新聞: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確立國際公認的白血病治療「上海方案」,應該說是您最為知名的成就。但您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己只是作了小小的貢獻。您是不是太謙虛了?

王振義:一個小小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成果,大家就給了我這麼多的榮譽,我自己是感到慚愧的。

血液病是內科裏面的小科,白血病是血液科裏面的疾病之一,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只是20多種白血病當中的一種。現在,雖然這種白血病能夠得到解決,患者高興,醫生也高興,但還有很多種白血病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前面還有一大段路可走,我要跟着團隊繼續在醫療、教學、科研上做一些工作。

上觀新聞:「跟着」?

王振義:我已經100歲了,但總的說還在努力追求進步。只有謙虛謹慎、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過去,我領導我的團隊;現在,我跟着我的團隊。因為他們的思想要比我先進得多,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強得多,尤其是在網上得到的信息比我知道的多很多。我需要向他們學習,結合我自己的經驗教訓,為更多患者解決痛苦,多做一些對人民有用的事情。

上觀新聞:回過頭來看,您覺得自己的成功之道是什麼?

王振義:首先要明確,提到「上海方案」就認為是我或者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團隊的功勞,這是不全面的。它不是個人的發明,是團隊合作的成果。特別是,哈爾濱醫科大學張亭棟教授團隊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了相關研究。不能因為我們所在的平台更顯著一些,就以老大自居。我們有各自的特點,也共同付出了心血,都進行了認真探索。

說到成功之道,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一個少見病,要得到大的成果,必須多方協作。當我站在領獎台上的時候,怎麼能夠忘記在艱苦條件下幫我做過很多事情的同事、學生?怎麼能夠忘記上海和全國的各大醫院,甚至國際友人的幫助和支持?沒有大家作出的貢獻,是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證明這個葯是有效的,並且向全世界推廣。

上觀新聞:您的團隊英才輩出,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一門四院士」。

王振義:不要以為學生中出了3位院士,這個老師就不得了。這裏面有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恢復研究生招生,我就不會有那麼多優秀的學生。如果沒有國家支持他們出國學習以及後來支持他們的相關科研,或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那些成果。

我經常說,不是我培養了他們,是時代、國家給了他們機會,也是他們個人的努力成就了他們自己。我很幸運,在與他們共同攀登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

上觀新聞:在「上海方案」中,發揮中藥砒霜的獨特功效可謂神來一筆。您是怎樣捕捉到這一靈感的?

王振義:那段時期,我們國家醫學科研的基礎和實力還不夠雄厚,從中醫藥的古老智慧和實踐經驗中尋找疾病診療的辦法是很自然的。

但一種中藥,說它有效,有效成分到底是什麼,不能僅僅靠猜。很多人知道屠呦呦研究員的研究。中醫藥研究的第一步:先要確信有效。她關注到相關記載後,就對青蒿進行了研究。一開始,用的是傳統中醫藥常用的水煎方法,發現好像沒有效果。她再拿中醫書來反覆看,發現古人用的是新鮮青蒿擠出來的汁。她就懷疑是高溫煎煮時把有效成分破壞了,於是改用乙醚低溫提取。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我們國家的醫藥科技工作者終於研發出青蒿素,並弄清楚了相關化學結構。這就是中醫藥研究的第二步:尋找到它的有效成分,並進一步弄清楚作用機制。我認為,中醫藥研究就應該走這樣的路。

上觀新聞:就您的經驗而言,從中醫藥中發現並提取有效成分單體還有多大空間?

王振義:我們講,「中醫藥是個寶」,那就要努力發掘、加以提高,讓「是個寶」不是一句空話。

舉個例子,有一種中藥叫麻黃,主要含有麻黃鹼等成分。《中國藥典》中收錄有麻黃,《本草綱目》中說麻黃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那麼,是誰最早發現麻黃鹼的作用呢?他就是陳克恢教授。

陳克恢教授出生在上海,年輕時赴海外留學,立志用科學方法研究中藥。20世紀20年代,他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工作期間開始着手研究中藥麻黃。他與同事合作,發現麻黃鹼有擬交感神經作用。後來,他還從麻黃中提取到了麻黃素和右旋偽麻黃鹼等成分,並通過對麻黃鹼的藥理作用研究、臨床觀察,證明可以治療過敏性疾病、乾草熱和支氣管哮喘,還可用於脊椎麻醉,以防血壓下降。

現代醫學的核心是什麼?就是循證,有科學的證據,能說清楚、講明白。通過科學研究,把循證的東西拿出來,是中西醫科研交流、互通、對話並攜手戰勝病魔的重要途徑。

上觀新聞:傳統中醫藥「以毒攻毒」的理念和療法,在白血病治療領域可否全面推廣?

王振義:腫瘤是一種「毒」,我們又用「毒」的東西來治療,所以時間久了,就被認為是「以毒攻毒」的一個典型範例,但並不是說砒霜或者砷劑對所有的腫瘤都有效,到目前為止,它只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有效。希望大家能分清其中的區別,尊重客觀,尊重事實,理性對待。

中西醫結合,既要有大膽設想,又要在具體問題上慎重研究和討論,不可牽強附會,並且必須找尋必要的論證。在沒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情況下貿然在其他腫瘤治療中「以毒攻毒」,是十分危險的。

上觀新聞:每一種藥物用於臨床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怎麼避免這個風險?

王振義:第一,要端正思想,這是臨床工作的出發點。第二,用藥一定要有科學依據。第三,給患者用藥就得負責,一定要密切觀察。避免風險需要謹慎有效的臨床實踐。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只有實踐、探索,才能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治好疾病。

百歲院士王振義:多問一個「為什麼」,就有可能發現新的理論 - 天天要聞

2006年,王振義看望第一個使用全反式維甲酸的患者(中)。

太多的名利是負累

上觀新聞:採訪前,我們拿到了剛剛印刷出來的《西醫大家談中醫》(第一卷)。書中採訪的5位院士您最年長。您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王振義:我並非天生長壽。曾經有3次閻羅王差點叫我過去了,但看我流着眼淚,還留戀人世,就說:那你回去吧。

前些年,我在「上海市民健康素養第一課」直播上,分享過一個16個字的「長壽良方」,那就是「合理安排、知足知樂、動腦動手、善心寬懷」。比如,天天走半小時,盡量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堅持多樣化飲食,要動物蛋白加植物蛋白,要有水果要有素。

上觀新聞: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從容心態,是否也是一個長壽「加分項」?

王振義:太多的名和利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甚至有時候會成為生命的負累。

我的客廳中掛有一幅《清貧的牡丹》。每逢親朋好友到家中做客,我總樂於把這幅畫介紹給大家。

牡丹,一般認為象徵榮華高貴。我們每個人總是要追求卓越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動力,我想他不會不斷地努力。但我的這幅牡丹不像一般牡丹那樣大紅大紫,而是粉白中帶紅,很恬淡、清雅,更多表達的是清靜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斷攀高的雄心,也要有一種正確對待榮譽和自我約束的要求與力量,對事業看得很重,對名利看得很淡。

我非常幸運地學了醫,從醫後收入有保障,研究也得到了單位、國家的支持,所以我可以安心地工作、搞研究。有人覺得,你有那麼重要的研發成果,又得了那麼多大獎,有那麼多獎金,你大概是個億萬富翁。但事實上,我的研究成果沒有申請專利,得的獎金也都捐出去了。能夠衣食無憂、安心工作,我對這種生活已經很滿意了。

我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為人類做了些什麼事情、作出了怎樣的貢獻。作為醫生,一定要淡泊名利、勤勞務實。醫生是為人類健康事業作貢獻的,捍衛生命是一種職責和義務。

上觀新聞:前些年,醫患矛盾的話題引髮網絡熱議。您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

王振義: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經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我常講,救人要先治心病。治病救人不只是對疾病本身,還要儘力給患者指一條路,讓他們看到一片光亮,發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進而確立堅定地活下去的勇氣,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與疾病鬥爭到底。

治病是醫患雙方的事情。一方面,醫生要盡己所能,抱着愛心為患者服務,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為患者解除病痛;另一方面,醫生也要跟患者及家屬講清楚有些病是治不好的,可能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很多醫患糾紛的出現是因為醫生沒有耐心跟家屬和患者溝通。如果態度好一些、耐心一些,很多糾紛是可以避免的。

當然,社會輿論也應該正確引導,不要對醫療糾紛輕易下結論。因為事物是複雜的,應該讓事實、理智與法律來下結論和處理。隨意污辱和傷害醫務人員的做法是錯誤的,應當受到社會的譴責、法律的懲罰。

上觀新聞:對於年輕人,您有什麼特別想叮囑的?

王振義:知識面一定要廣,要觸類旁通、日積月累。醫學院校的學生都比較忙,學校規定的書要看,規定之外的書也要看。學習和掌握教學大綱之外的內容,才是過人之處。

比如,一本《內科學》的某個章節講了30種病,教了你25種,還有5種也要看一下。拿血液病來講,大綱里大概只講五六種,但是病有十多種,我們都要學習。這就是過人之處,也是拓寬思路的方法。

百歲院士王振義:多問一個「為什麼」,就有可能發現新的理論 - 天天要聞

1955年,王振義夫婦和王志群(中)、王志勤(右一)、王志剛(左一)拍全家福。

欄目主編:龔丹韻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 圖片來源:均 受訪者供圖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夏斌 陳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醫藥領域科研創新成果如何加大保護?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答封面新聞 - 天天要聞

醫藥領域科研創新成果如何加大保護?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答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醫藥領域的科研成果直接關涉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醫藥領域也是技術創新難度和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的領域,既要保護知識產權以激勵創新,又要規制知識產權濫用和市場非法壟斷……」4月22日,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對封面新聞記者說。最高法新聞發佈會現場。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攝影當日,最高法舉行...
保護地球,你有6件小事可以做|世界地球日 - 天天要聞

保護地球,你有6件小事可以做|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能為地球的環境做些什麼呢?設立地球日的目的是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世界地球日,我們可以做些什呢?Part 1:關於「碳」的那些事兒新聞中,我們常常能聽到「碳達峰」「碳中和」等表述,那麼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
小米汽車科普SU7的漆面顏色工藝 7款配色技術各不同 - 天天要聞

小米汽車科普SU7的漆面顏色工藝 7款配色技術各不同

【CNMO科技消息】4月22日,小米汽車官方發佈文章,科普了小米SU7幾款車身顏色的漆面顏色工藝:熔岩橙  在原材料的選擇上,熔岩橙的色漿選擇了苯並咪唑酮系偶氮類有機橙漿,這款橙漿的比表面積達到80m(2)/g,相當於1g顏料可以涵蓋半個標準排球場。正是該款橙漿多角度的充裕內/外表面積的特性,賦予了熔岩橙超高的目視飽和...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見證億萬年前的生物多樣性 - 天天要聞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見證億萬年前的生物多樣性

走進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蔚為壯觀的巨幅化石牆,「寒武紀海底隧道」生動呈現的寒武紀海洋生態系統的面貌,以寒武紀時期的「小蟲蟲」為原型設計的化石類文創產品既新穎又蘊含著獨特的生命記憶,讓人嘆為觀止。  澄江化石地是一個世界級的化石寶庫,如同一本神秘的「無字天書」,記載了5億多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
重慶2億年前是片海 聽地質專家解密「滄海桑田」 - 天天要聞

重慶2億年前是片海 聽地質專家解密「滄海桑田」

你能想像我們現在居住的地方,在幾億年前是一片海洋嗎?4月2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川東南地質大隊承辦的「探秘天險洞村地質遺迹」第55個世界地球日科普考察活動在雲龜山舉行,向公眾講述重慶地質變遷,普及地質遺迹和地學知識。古生物化石見證重慶海陸變遷雲龜山,地處渝北區明月山,...
Neuron | 屠潔/楊帆/王立平揭示星形膠質細胞調控神經環路干預認知和行為的機制 - 天天要聞

Neuron | 屠潔/楊帆/王立平揭示星形膠質細胞調控神經環路干預認知和行為的機制

引言評估和應對威脅在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遺憾的是,許多精神疾病涉及受損的風險評估,影響患者、家庭和社會。這些行為背後的大腦過程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2024年4月19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屠潔、楊帆及王立平共同通訊(周辛夷與肖倩為共同第一作者)在Neuron 在線發表題為「Astrocyte-mediated regulatio...
放風箏需警惕這把「無形刀」!試驗告訴你殺傷力有多大 - 天天要聞

放風箏需警惕這把「無形刀」!試驗告訴你殺傷力有多大

春天是放風箏的好時節,但看似纖細的風箏線,也有可能造成危險。近日,深圳的藍女士帶着7歲的女兒去放風箏,孩子就被風箏線割傷了,而且很長一處傷口就在孩子脖頸的位置。 7歲女童遭風箏線割傷 警惕這把「無形的刀」藍女士表示,事發當日,她們一家三口在深圳一公園風箏廣場上放風箏。當時人流量較大,下山的時候才發現,...
三水飛鴻 | 最強10級雷雨大風!極端性天氣周末或出現 - 天天要聞

三水飛鴻 | 最強10級雷雨大風!極端性天氣周末或出現

▶學習日曆 |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最強10級雷雨大風!極端性天氣周末或出現三水區氣象台於2024年04月20日11時10分將三水區西南街道、雲東海街道、樂平鎮、白坭鎮雷雨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當前全區雷雨大風橙色、全區暴雨黃色預警信號生效。據...
專家分析丨美西方「拉偏架」正將中東推向戰亂深淵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丨美西方「拉偏架」正將中東推向戰亂深淵

在伊朗對以色列發動軍事打擊、回擊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建筑後,美國不但計划進一步對以色列進行軍事支持,還宣布對伊朗實施新制裁。而在以色列對伊朗等多國目標發起軍事打擊後,美國又擺出不想擴大中東緊張態勢的姿態,還表示美方沒有參與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專家指出,美國一貫奉行「雙重標準」、在中東問題上「...
馬林諾夫斯基 | 巫術、科學與宗教 - 天天要聞

馬林諾夫斯基 | 巫術、科學與宗教

專題導言 本專題旨在對巫術研究進行掛一漏萬的呈現,試圖通過例舉巫術研究中的若干重要文獻片段,描摹出人類學、社會學、以及中國學者對於巫術研究的圖景。 首先,第一部分(No.1-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