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2024年02月14日10:25:10 科學 1926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深度長文,希望您能夠認真看完,感謝您的支持!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種各樣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陸地生物,有兩棲生物和微生物等等,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誕生以後人類就開始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幾千年的科技發展,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人類才發現自己的渺小,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什麼都不是,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就如同一粒沙子一樣渺小,不過人類能夠在短短几千年的時間內,站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這已經說明人類非常厲害,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簡單生物進化而來的,由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為多細胞生物,由多細胞生物進化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進化為兩棲生物,由兩棲生物進化為陸地生物。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人類的誕生能夠追溯到6000多萬年前,這個時期是靈長類動物誕生的時期,靈長類動物和其它哺乳動物不同,它們的大腦發育早熟,立體視覺改善和面部縮小,用扁平指甲取代爪子,以及拇指對其它手指的相對性,在靈長類動物中,分為原猿和猿類,人類屬於第二類,其特徵是升高增加,面部眼窩移位導致視力的改善,大約在3000萬年前的濺新世晚期,這些猿類之間出現了突然的形態增加,這表明人科的差異能夠追溯到那個時期,最古老的靈長類動物是原猿人,目前這一群體的代表是馬達加斯加的狐猴,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眼鏡猴,而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可能是一些小型樹棲哺乳動物,它們具備了一些基本的靈長類特徵,比如說前肢和後肢相對較長,多功能的手和腳,複雜的視覺系統以及社會行為。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除了人類之外,其它的靈長類動物也表現出了智慧和社會性,比如說大猩猩和黑猩猩能夠使用工具,猴子展示了學習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這些特徵揭示了靈長類動物群體中存在着智慧和智力的連續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化成功,直立行走是非常關鍵的,直立行走使得早期人類能夠釋放雙手,以使用工具、收集食物和製造物品,大腦的擴展也是人類進化的關鍵特徵,它使得我們具備了高度的智力和複雜的語言能力,使得文化傳承成為了可能,文化傳承允許人類代代相傳知識、技能和價值觀,推動了我們社會的進步,人類的近代祖先是早期智人。而早期智人是由猿人的體質不斷的發展,大約在距今30萬年的時候,進化到了早期智人的階段,這個階段大體相當於舊石器時代。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早期智人的經濟生活來源於採集和狩獵,使用工具主要是打造石器,這一時期的婚姻關係,已經擺脫了原始社會的雜交,進入群婚的早期階段,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類的祖先最早起源於非洲,6萬年前人類一批一批走出非洲,4萬年前,人類遍布世界各地,1萬年前人類開始進入農業時代,人口劇烈發展,在大約6萬年前,第一批人類走出亞洲抵達澳大利亞,5萬年前,進入歐亞乾草原,4.5萬年前,一批又一批人類走出非洲,抵達中亞東部和印度等地,在4萬年前,亞洲胡歌西伯利亞出現人類,3.5萬年前歐洲的人類最遠已經達到了西班牙,巴斯克語言出現,之後人類在全球各地開始慢慢的出現,如果將人類文明發展進行劃分,我們大概能夠分為四個階段。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第一個階段是人猿時代,在距今大約7.5萬年前,多巴山火山噴發,地球大氣層和生態系統嚴重破壞,只剩下了基因優良的人類,第二階段在距今4萬年前,地球環境開始逐漸改善,智人重新從非洲走向了世界各地,第三階段冰河時期,在大約2萬年前,天氣寒冷乾燥,食物也非常少,人類經常和大型動物發生鬥爭,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它們選擇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僅僅能夠促進彼此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還能夠有效的抵抗外來侵略者,而且頻繁的交流能夠使猿類的大腦變得越來越聰明,這是人類能夠走下去的重要轉折點,第四個階段是新時期時代,在大約1萬年前,地球環境變暖,海平面開始上升,人類不再四處狩獵,轉而開始馴化動物,建造房屋、種植糧食等等。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隨着社會的演化越來越複雜,以蘇美爾文明代表的人類開始出現,第五個階段是青銅時代,在5000年前,原始農牧業和手工業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青銅文化開始發展,這個時期凡是青銅鑄造業較為發達的地區,都成為人類古代文明的中心,我們比較熟悉的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第六個階段是鐵器時代,3000年前人類開始冶煉,從而代替了青銅器,第七個階段是工業革命時期,這時候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經過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已經發展到了現代社會。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來看,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很快,要知道恐龍曾經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恐龍都沒有進化為智慧生命,而人類在短短几萬年的時間內,能夠進化為智慧生命,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雖然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在人類發展科技的道路上,也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多破壞,現在地球溫度持續升高,全球變暖非常嚴重,科學家認為,如果長久的發展下去,那麼南極和北極的冰川將會全部融化,到時候海平面至少會上升70米左右,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這會導致地球上所有的沿海城市都會被淹沒,原本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只佔到總面積的百分之29,如果說所有的沿海城市全部被淹沒,那麼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將會變得更小,這可能導致人類發動戰爭,一旦人類發動戰爭,那麼人類文明或許就會毀於一旦,即使人類沒有發動戰爭,那麼冰川融化也會給人類帶來其他災難,比如說冰川裏面的病毒會蘇醒,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冰川裏面,有很多遠古病毒,這些病毒沒有死亡,它們只是冬眠了。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對這些遠古病毒進行了研究,以了解它們的基因組和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威脅,根據研究發現,遠古病毒中可能有一些會對現代人類產生影響,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一個冰層中發現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病毒,這個病毒可以感染大約一半的人類細胞,雖然這個病毒不一定會感染人類,但是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些被冰層保護的遠古病毒,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已經看到了一些冰川里的病毒所造成的影響。例如,在2005年,科學家在格陵蘭島上發現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病毒,這個病毒能夠感染鳥類,並且在暖化的氣候下擴散到北極地區。另外,一些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從冰層中提取DNA,以了解遠古物種的演化和生態歷史。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這些遠古病毒除了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之外,它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病毒會影響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這可能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一旦生態環境被破壞,那麼人類將會面臨更多的自然災難,生態環境被破壞可能會導致水源被污染,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工業廢水和城市廢水排放到自然界中,不僅僅污染了魚類,還污染了海洋生物,還會使飲用水變得有害,導致人類出現疾病,而土壤污染也是一個大問題,大量的森林砍伐,使得土地沙漠化,這些問題會導致生態平衡被打破,物種滅絕,生態系統崩潰,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當地球的整體環境都被破壞以後,那麼人類離滅絕也就不遠了。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地球上的生命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3億年前,當時海洋中生活着各類生物,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的下降,氧氣的減少和氣候變化等多個因素引起的,科學家認為這次生物大滅絕導致地球上百分之85的生物都死亡了,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3.5億年前,這個時期地球的植物非常茂盛,所以導致氧氣過剩,氣候環境和海洋化學環境發生了變化,導致地球上百分之70的海洋生物和百分之29的陸地生物都滅絕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這也是地球史上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此次大滅絕發生在古生代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之間,不僅直接導致96%的海洋生物消失,還消滅了70%以上的陸生脊椎動物。此外,此次大滅絕甚至還殃及到了昆蟲物種,這在地球史史上也是唯一一次。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關於這次生物大滅絕的主要說法是大陸板塊移動導致的,最早的時候,地球的大陸板塊是一整個,隨着大陸的漂移,地球上的大陸板塊開始移動,板塊的移動使得地球上的火山大量噴發,地球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次生物大滅絕非常嚴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2億年前,這次生物大滅絕導致地球上百分之76的生物都滅亡了,而當時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很多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成為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科學家認為這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和地球上含氧量有關係,科學家推測當時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非常多,以至於出現了巨型昆蟲,而氧氣含量過高也會導致容易發生火災。當時地球上應該發生嚴重的火災,大量的火災使得當時很多生物都死亡了。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是白堊紀時期,科學家推測當時有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如果不是這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可能到現在還活着,人類就是在恐龍滅絕之後才開始慢慢進化的。既然地球歷史上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那麼地球上歷史上可能還會出現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當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來臨時,人類能夠躲過一劫嗎?如果按照人類現在的科技來說,發生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人類也無法避免滅絕的命運,相比於其它生物,人類並不是很強大,如果人類消失以後,地球上還會出現新的人類嗎?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簡單生物進化而來的,人類是由猿類生物進化而來的,雖然現在科學家還不知道為什麼猿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會出現分歧,但是人類能夠進化成功,和當時的地球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即便人類全部消失,那麼數億年後,地球上可能不會再次進化出人類,而是進化出其它的智慧生命,畢竟生命的進化並不是只朝着一個方向前進,生命的發展是多樣性的,任何生命都有可能進化為智慧生命,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即使是人類消失以後,經過幾億年的時間,地球上可能不會再次進化出人類來,但是一定會進化出智慧生命來,不過大家也不需要擔心,出現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時間可能還早。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特別大的自然災害,那麼地球不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間,雖然說地球現在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但是人類也在慢慢的改善地球環境,只要人類堅持下去,地球的環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想要在短時間內造成生物大滅絕,除非有小行星的撞擊,或者是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全球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出現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畢竟地球內部比較平穩,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火山噴發,而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也不是很大,雖然說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產生的威力是巨大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但是科學家對地球周圍的小行星進行了觀測,發現在短時間之內,並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所以我們也不需要擔心。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如果說再過幾千年或者是幾萬年,地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那麼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已經不再是威脅了,要知道現在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尋找類似地球的行星,目前開普勒452b是一顆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開普勒452b一直都被科學家稱為是地球的孿生兄弟,因為它和地球非常相似,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這顆行星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是385天,而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是365天,這就相當於開普勒452b的公轉時間僅僅比地球的公轉時間多了20天,除了這些之外,這顆行星的光亮、質量都和地球非常類似,這顆行星的體積要比地球大1.6倍,在這顆行星上面還存在液態水資源。這顆行星圍繞G型主序星開普勒452公轉,這顆恆星位於天鵝座,質量比太陽大百分之4,半徑大百分之10,年齡大約是60年,表面溫度和太陽比較像。

假如人類全部滅亡,數億年後,地球上還會再次進化出人類嗎? - 天天要聞

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6倍,體積是地球的5倍,所以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倍,如果人類站在這顆星球上面,會承受自身2倍的體重,它和恆星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5AU,處於恆星系的宜居地帶,有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顆星球上面或許已經誕生了生命,只不過現在科學家還不能夠確定,如果說這顆星球上面沒有誕生生命,那麼人類未來移民到這顆星球上面也是有可能的,目前人類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速度,以現在人類的飛行速度,人類根本沒有辦法飛到這顆行星上面,但是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小編認為,只要人類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人類的飛行速度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快,再過幾千年或者幾萬年的時間,人類一定能夠飛到這顆行星上面,到時候即使地球上出現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間,那麼人類也依然能夠生存下去,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