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2023年09月22日12:46:15 科學 1848


Science: 中國在內部引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近日,來自Science新聞報道,據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的分析,超過60%的最近引用來自中國機構的論文是由中國的研究人員完成的。這一異常高的比例引發了對中國機構有意提升聲譽是否有助於中國在最常被引用的論文中所佔份額的疑問。根據該分析,美國的比例為29%,其他國家則不到20%。該分析平均了2019年至2021年的數據。報告指出,中國在最高1%的高度引用論文中佔據了最大份額(近30%),同時在Clarivate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學術文獻數據庫)中收錄的科學出版物數量也最多,美國在這些方面位列第二。該分析未說明中國作者的引用是否與所出現的研究相關或是否涉及捏造數據的問題。


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 天天要聞


附: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2023調研報告介紹


由於單個年份的數據波動較大,也容易受到較多干擾因素的影響,英國科睿唯安公司,通常採用最近三年的平均水平作為參考依據。在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最新一期的調研報告中發現:在科技論文中產出。


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 天天要聞


引用次數前10%的高質量論文,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這三大指標中「中國都已實現了巨大突破,均超過美國,升至全球第一名」。在科學技術探索和研究領域,中國已經由之前的追趕,逐步走向引領。


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根據英國科睿唯安公司調查得到的基礎數據分析後認為:在2019到2021年這三年時間中,中國在全球重量級期刊中發佈的科技論文數量上漲至528775篇,位居全球各國之首,佔比為28.1%。美國的產出為413354篇,在全球排第二名,佔比為21.9%;第三名是英國,論文產出為129100篇,佔比為6.9%;第四名是德國,論文產出為121134篇,佔比為6.4%;印度全球第五名,產出了92335篇論文,佔比為4.9%;日本,降至全球第六名,產出了90681篇論文,佔比為4.8%; 意大利排第七、法國排第八、加拿大排第九、澳大利亞排第十......


在引用次數前10%的高質量論文指標中,中國保持全球第一名,在2019年到2021年期間,共有67529篇論文經常被全球各國學者引用。佔比為35.8%;美國排第二名,被經常引用的論文數量為55585篇,佔比為29.5%;第三名是英國,但在引用次數前10的論文中有20581篇,佔比為10.9%,遠低於中美兩國;第四名是德國,15949篇,佔比為8.5%;第五名是意大利,12603篇,佔比為6.7%;第六名是澳大利亞,11845篇,佔比為6.3%;加拿大排第七、法國排第八、印度排第九、西班牙排第十、荷蘭排第十一、日本排第十二 ......


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中國達到了7431篇,份額高達39.4%,穩居全球各國地區之首;美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6991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37.1%,排全球第二名;第三名是英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2818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15.0%;第四名是德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2049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10.9%;第五名是澳大利亞,1691篇,佔比9.0%;加拿大排第六、意大利排第七、法國排第八、西班牙排第九、荷蘭排第十、印度排第十一、日本排第十二 .....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着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