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平坦性:揭開宇宙幾何之謎

2023年06月25日19:22:18 科學 1906

隨着人類觀察技術的提升,我們發現的宇宙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什麼形狀的呢?是平的,還是彎曲的,或者是其他更複雜的形狀?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宇宙的平坦性。

宇宙平坦性:揭開宇宙幾何之謎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宇宙的「平坦性」。當我們說宇宙是「平的」,並不是在字面上說宇宙像一張紙一樣平坦,而是在描述宇宙的大尺度幾何結構。在狹義相對論中,阿爾貝特·愛因斯坦引入了時空彎曲的概念,這個理論指出,物體的質量和能量會使得它周圍的時空發生彎曲,而物體則沿着這個彎曲的時空運動。

那麼,如何測量宇宙的平坦性呢?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方法。CMB是宇宙大爆炸後留下的餘溫,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這種輻射,來了解宇宙的早期狀態。通過對CMB的觀測,科學家們發現,我們的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的。這意味着宇宙的全局幾何結構可以用歐幾里得幾何來描述,也就是我們在中學數學課本中學到的那種。

你可能會有疑問,宇宙的平坦性有什麼重要性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我們理解宇宙的結構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宇宙的幾何形狀會影響物質和能量的分佈,也會影響宇宙的膨脹。如果宇宙是彎曲的,那麼宇宙可能會終結在大壓縮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會被壓縮到一個點;而如果宇宙是平的,那麼宇宙就會無限地膨脹下去。

宇宙的平坦性也對我們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有着重要的意義。如果我們假設宇宙是平的,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觀察星系的運動和宇宙的膨脹,來計算出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結果表明,我們觀察到的物質和能量只佔宇宙總量的一小部分,其餘的部分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早在古希臘時期,學者們就開始探索宇宙的形狀問題。比如,勒魯卡拉圖思認為宇宙是無限的,而畢達哥拉斯派認為宇宙是有限的、球形的。然而,他們的理論基於哲學思考,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

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出現,科學家們才有了工具來描述和測量宇宙的幾何形狀。在這個理論中,質量和能量決定了空間和時間的彎曲程度,而物體則沿着彎曲的空間時間運動。這個理論可以解釋水星軌道的進動、引力紅移等現象,獲得了很多實驗的驗證。

宇宙平坦性:揭開宇宙幾何之謎 - 天天要聞

宇宙的平坦性,其實是對宇宙大尺度幾何結構的描述。一個平坦的宇宙符合歐幾里得幾何,也就是我們在學校學到的那種:直線永遠不會相交,平行線永遠保持平行,一個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180度。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宇宙中沒有彎曲的空間。實際上,星球、恆星黑洞天體都會使周圍的空間時間彎曲,形成引力。然而,在宇宙的大尺度上,這些局部的彎曲被「平均」掉了,宇宙仍然可以被看作是平坦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是平坦的呢?這個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暴漲理論。暴漲理論認為,宇宙在大爆炸後的瞬間,經歷了一次極快的膨脹。這次膨脹把宇宙的幾何形狀「拉平」了。這就好像把一個橡皮球吹得足夠大,表面就會看起來像平的一樣。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我們的宇宙是平的,但這並不意味着所有的宇宙都是平的。宇宙學的多元宇宙理論認為,可能存在許多其他宇宙,這些宇宙可能有着不同的物理常數,不同的幾何形狀。也許在某個彎曲的宇宙中,有另一種生命在思考他們的宇宙是什麼形狀。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想法,也是宇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宇宙平坦性:揭開宇宙幾何之謎 - 天天要聞

雖然宇宙的幾何之謎還沒有最終解開,但科學家們對此的研究仍在繼續,一步步揭示宇宙的奧秘。因此,讓我們以開放的心態,迎接宇宙帶來的每一個新發現,感嘆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奇妙和寬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中)、宋令東(右)、王浩澤在記者見面會上敬禮致意。當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3位航天員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新華社記者 厲彥辰/攝 本報北京7月9日電(占康 中青報·中青網...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着,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着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佈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