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狙擊」傲農生物 恐慌情緒瀰漫

2023年04月24日20:00:11 科學 4070

連續兩天「狙擊」傲農生物 恐慌情緒瀰漫 - 天天要聞

4月23日、4月24日,傲農生物(603363.sh)在沒有明顯利空情況下分別放量殺跌9.63%和9.92%。恐慌情緒籠罩着股東。

空穴不能來風,之所以被放量殺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傲農生物大股東多筆股權質押已達到預警線或平倉線。2022年8月24日起質押的1150萬股,出質人為大股東廈門傲農投資有限公司(傲農投資),平倉價格為10.39元/股。傲農生物4月24日收盤價為9.81元/股,事實上已經跌穿平倉價。2022年8月24日一筆350萬股質押平倉價格則為11.07元/股。

而且傲農生物大股東質押比例極高。截止4月1日,大股東傲農投資累計質押數量220,186,106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68.29%,實控人吳有林累計質押數量88,768,2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84.16%。

面對「質押爆倉」的問題,傲農生物相關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如果達到平倉線大股東需要補充質押,「我們已有同事正在解決這個事情。」

這樣的回應顯得太過於輕描淡寫,事實上對於質押風險,傲農生物或許估計不足。

在4月1日的《關於實際控制人部分股份質押的公告》中,傲農生物聲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資信狀況良好,具備資金償還能力,還款來源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投資收益等,質押風險在可控範圍之內,目前不存在平倉風險。後續如出現平倉風險,上述股東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補充質押、支付保證金、提前還款等措施應對。」

傲農生物遇到的不僅僅只是這一個問題,近年來由於開足馬力擴產,不惜採用虧損擴產能、「跑馬圈地」的激進打法,傲農生物現金需求極大,資金面極為緊張。這讓傲農生物面對豬市不景氣的現狀,或面臨更大風險。

連續兩天「狙擊」傲農生物 恐慌情緒瀰漫 - 天天要聞

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傲農生物負債合計148.56億元,而2019年末還僅36.38億元。

為了擴產,傲農生物曾巨額定增。去年11月26日,傲農生物發佈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00億元。投資於飼料建設類項目、食品建設類項目、收購兩家生豬養殖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三月末、2021年三月末、2022年三月末、2023年三月末,傲農生物生豬存欄分別為:38.55萬頭、127.95萬頭、189.2萬和242.96萬頭。

去年四季度,生豬市場持續低迷,價格一路下探至養殖成本線下方。國內豬糧比價低於5∶1,處於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雖然在國家發改委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提振下,豬價一度回溫,但近三個月來,養殖端延續了虧損局面。

3月豬價繼續處於低迷狀態,全國生豬均價在14.8-15.8元/公斤的區間徘徊,月末較月初甚至還下跌近1.1元/公斤,養殖端虧損狀態未有好轉。

連續兩天「狙擊」傲農生物 恐慌情緒瀰漫 - 天天要聞

傲農生物正持續虧損,其2022年預計虧損6.5億元到8.8億元,2021年,其虧損15.2億元。

不過,二季度末豬企有望扭虧為盈。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正值豬肉消費淡季,由於前期一些養殖場戶壓欄惜售,豬肉產量還在增加,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一些養殖場戶出現階段性虧損。但近期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有所回落,利於緩解養殖虧損局面,加上五一、端午節日拉動,豬肉消費需求將會增加。綜合判斷,生豬養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實現扭虧為盈。

中信證券認為,中長期來看,在行業虧損+豬病因素影響下,行業產能去化有望持續,全年均價仍有望維持波動上行態勢。

但是,傲農生物的現金流能否支撐其「守得雲開見月明」呢?目前看或許還是未知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佈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佈、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佈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