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儲水庫」?研究人員:月壤中的撞擊玻璃珠,支持月表水循環猜想

2023年03月30日23:21:17 科學 7287

3月27日,一篇發表在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的研究稱,基於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的撞擊玻璃珠,科學家們發現,這些撞擊玻璃珠可能儲存了大量的水,儲水量可高達2700億噸。

不過,該研究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森向紅星新聞記者解釋稱,研究中所提到的水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水。「這裡的水是廣義上的水,人類是不可以直接使用的。」

「我們的研究證明撞擊玻璃珠可能是一個新的月球儲水對象,支持了月表水循環的猜想,也為解釋像月球一樣沒有大氣天體表面水的來源提供了新啟示。」胡森介紹說。

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儲水庫」?研究人員:月壤中的撞擊玻璃珠,支持月表水循環猜想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玻璃珠中水含量來自太陽風

還能進行水循環?

據介紹,研究團隊先是從嫦娥五號月壤中手工挑選出了幾十到一兩百微米(1微米為0.001毫米)大小的玻璃珠,製備成了滿足水含量測試分析的樣品靶,並獲得了這些玻璃珠的化學成分。

胡森介紹稱,水含量的研究過程主要分兩輪進行,第一輪為普查,第二輪為細描,是「從'素描輪廓到刻畫細節'的實驗過程」。

在第一輪實驗中,研究人員在每顆玻璃珠上分析兩個點,一個位於邊部,一個位於核部,這樣可以獲得玻璃珠中水含量分佈的全景輪廓。研究結果顯示,玻璃珠邊部的水含量比較高、核部的水含量比較低。「這與我們的預期完全相反。一般經歷過高溫淬火形成的玻璃珠,應該表現出邊部水含量較低、核部水含量較高的特徵。」胡森解釋稱,這樣的現象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說明背後隱藏着某種物理機制。

在第二輪實驗中,研究人員為了理解數據背後的物理機制,選取了一些核-邊水含量差別顯著的玻璃珠,對其進行了剖面分析,獲得了玻璃珠中水含量與氫同位素的剖面分佈特徵,為研究撞擊玻璃中水的來源、保存和遷移機質提供了新的認識。

根據水含量與氫同位素的負相關性,研究人員根據水的「指紋」——氘/氫比值,判斷這些水來自太陽風。「太陽風的氘/氫比值一般為25×10-6,而團隊所測量的玻璃珠中的水含量氘/氫比值與之近乎一致。」胡森補充道。

此外,根據玻璃珠水含量和氫同位素的剖面特徵,還可以判斷這些水是通過擴散進入到玻璃珠。「很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在一些玻璃珠還記錄了一期明顯的水丟失事件,「這意味着,太陽風成因水不僅能儲存在玻璃珠中,同時還能從玻璃珠中逃逸出來,這也說明玻璃珠具有維持月表水循環的能力和潛質」胡森解釋稱。

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儲水庫」?研究人員:月壤中的撞擊玻璃珠,支持月表水循環猜想 - 天天要聞

2022年11月16日,北京,中國航天博物館開館。圖為參觀者觀看月壤樣品展陳。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其他無大氣層天體

也有類似「儲水庫」?

事實上,人類此前的探月任務就表明,月球可能並不是完全乾旱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就曾在靠近月球兩極的深且陡的隕石坑裡發現了冰凍水的證據。2009年,印度的月船1號(chandrayaan-1)宇宙飛船也在月球表面發現了一層薄薄的水冰。在胡森看來,印度飛船在2009年的發現是「最大的突破」。而團隊此番研究結果與其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其證明了月表水循環是有可能維持的。

胡森還提到,此前nasa關注的重點主要是月球(兩)極(地)區,但是這部分地區環境相對較差,也相對較難開展工作。而玻璃珠就存在於月球表面,不太會受到地域限制。

近些年來,人類不僅在月表發現了水,在水星等其它天體上也探測到水的信號。同時,這些天體都經歷了長達幾十億年的隕石撞擊,其表面也很可能存在大量的玻璃珠,因此,嫦娥五號撞擊玻璃儲水的新認識,不僅為揭示月表水的來源、保存和遷移機制提供了新認知,也為解釋為何水星等其它無大氣層的天體表面存在水提供了新的啟示。

胡森形容水是一個重要的紐帶,可以串聯起一個星體,反映出一個星體從內到外不同圈層的演化過程。「從地球演化視角來看,有水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有生命的。而月球上的水對其自身演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實習記者 鄧紓怡

編輯 王禾 責任編輯 魏孔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着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着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着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着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 天天要聞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台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 聯合救援協作綜合演練現場。圖/九派新聞 上午9時,隨着信號彈升空,雲豹救...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械人系統 - 天天要聞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械人系統

Nature期刊最新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機械人控制領域的重大變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視覺運動雅可比場"技術,能夠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各種複雜機械人系統,徹底擺脫了傳統建模方法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