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突然大幅度降溫,終於迎來了冬天。多地都突破了往年最低溫的記錄,不過在幾天後,氣溫又會大幅度回升。不禁讓人回想到今年夏季全球的異常高溫天氣,各國都突破了有史以來最高溫度記錄。
由於近兩年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有人提出猜測,是否與最近太陽活動越來越頻繁有關,太陽不是掌管地球溫度的主要因素嗎,那科學家預測2025年太陽活動達到巔峰,會不會導致氣候驟變,末日來臨,人類像恐龍一樣滅亡啊?
其實不必驚慌,太陽活動和地球氣候變化關係不大。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太陽活動,它的外在表現就是太陽黑子和耀斑,
肉眼可以看到的太陽黑子
在清晨或者傍晚陽關不那麼強烈的時候,盯着太陽可以看到表面有小小的黑色斑點,但因為灰塵,水汽等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呈現紅色,藍色等其他顏色。這些斑點就是太陽黑子,由於太陽和地球一樣也存在磁場,在磁場較強的地方也就是黑子出現的位置溫度較低,比周圍溫度低1000攝氏度左右,散發出的光芒自然也比較弱,因此在地球上看起來就是灰黑色的。
雖然肉眼看到的太陽黑子只有鵪鶉蛋上的斑點大小,實際上每一個太陽黑子都比地球還大,能被我們肉眼觀測到的更是大黑子群了,大黑子群實際上有多大呢,拿16年4月雲南天文台觀測到的大黑子群AR2529來說,它們發展到最大規模的時候相當於20個地球的大小!
這裡提醒一下大家千萬不要嘗試直接用肉眼觀看太陽黑斑,太陽的強光只會刺得你頭暈目眩,正確的做法是使用特製的濾光片用肉眼看,或者在天文望遠鏡上使用巴德膜等減光裝置觀察。
耀斑—太陽的「情緒大爆炸」
就像人的情緒一樣,積累的太多壓力時人會突然情緒爆發。當太陽活動越來越劇烈,產生的黑子數量增多,磁場中的能量過多時太陽就會通過爆炸釋放能量,這就是太陽耀斑。
耀斑發生時,太陽大氣局部會突然變亮並向外發射大量電磁輻射.科學家把耀斑爆發時釋放的峰值X射線通量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等級的X級耀斑,其威力相當於幾十億顆氫彈同時爆炸。大家都知道美國曾經投放在廣島的那顆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吧,而一顆氫彈相當於幾十顆那玩意兒,足見太陽耀斑威力有多大了。
黑子和耀斑的數量大小可以判斷太陽活動水平
12月3日中國空間環境預報中心發來消息:在24小時內,太陽上存在5個黑子活動區,有多個C級耀斑產生,並預計未來3天太陽活動水平較低。
科學家在對以往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太陽活動有即可循,每11年為一個太陽活動周期,2020年太陽活動進入活躍期,預計將在2025年到達活躍頂峰,然後逐漸衰減,直到下一個活動周期到來。
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地球上的溫度是由接受太陽輻射能量的大小控制的,雖然太陽活動會產生巨大的輻射能量,但是相比於太陽的總輻射量,這個變化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在11年的活動周期內,變化量僅佔總輻射量的0.1%。
不過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區,太陽活動的影響會被放大,比如海洋和赤道平流層的太陽輻射強迫高出其他地區幾倍,這部分地區在太陽活動時氣候會受到影響,但是對於全球氣候變化來說,太陽活動比起溫室效應的影響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那麼既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幾乎沒有影響,為什麼要對太陽活動進行監控呢?
太陽活動真正影響的其實不是地球自然環境,而是人類科技
當太陽活動達到巔峰時,會產生日冕物質噴發,如果大量的日冕物質拋射向地球,8分鐘內,電磁輻射就會抵達地球,隨後產生一種高能粒子,這種高能粒子會損壞衛星,還會在地球高層大氣中產生強烈電流,這些電流會從兩極移動到電網密集,也就是人口密集的地區,此時通過電網線的電流將會達到正常的數千倍,那時無法承載的變壓器會爆炸無法工作。
「星鏈」衛星集體脫軌事件
今年二月,美國發射了49顆「星鏈」衛星,不巧的是剛好遇上太陽風暴,導致高層大氣密度瞬間驟增,衛星受到阻力隨之增加,結果40顆衛星集體偏離軌道,哈佛天文學家喬納森表示這是有史以來太陽風暴導致最大規模的衛星損失。
2012年9月襲擊歐州和北美地區的太陽風暴,是近一百六十年來的最強風暴,風暴摧毀了衛星,GPS導航系統,移動通信網絡全部大面積癱瘓,交通,銀行,學校等全都無法進行正常運轉,很難想像如果是在網絡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流行手機支付的中國,大家都口袋空空,如果發生太陽風暴襲擊地球,我們甚至可能渾身上下都掏不出一分錢來買菜。
不過人類也不是完全拿太陽沒辦法
隨着科技發展,科學家們一直在監視太陽活動並預測太陽風暴發生的可能性,如果能夠提前預測到太陽風暴發生的時間,電網運營商就可以通過提前降低電流功率,減少電網互聯以及準備發電機等行動減少損失。
那麼準確預測太陽風暴的時間就是目前人類面臨的挑戰了,現在用來預測太陽風暴的衛星只有兩顆,是由美國所發射的深空氣候觀測衛星,不過只能在太陽風暴來臨前15-45分鐘發出預警,這麼短的時間對於人類來說還是太倉促了些,不過歐洲航天局預計將在2027年發射「拉格朗日」航天器,將會提前幾天監測到太陽活動,以便留給人們更充分的時間作準備。
不過宇宙的事,誰也說不準,沒準明天就有一顆小行星撞地球了呢,存活了將近2.4億年的恐龍也沒想到滅絕的時間來的那麼突然,與其整天思考未來徒增煩惱,不如享受當下。
資料來源:
岳冉冉 《太陽表面出現大型黑子群AR2529》 新華網
肖子牛 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知網
作者:荒誕貓 校稿: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