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2022年11月26日23:01:11 科學 1935

通過納米析出和位錯誘導變形獲得力學性能優異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現階段對高溫下具有一定機械性能的合金有廣泛應用需求。新技術需求的金屬材料,要在比鎳基合金服役溫度更高的條件下工作。儘管鎳基合金在較高溫度下具有獨特的性能組合,但這些合金要麼室溫延展性較低(低於10%),要麼密度較高(超過8.5g/cm3),這大大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最近,一種輕質難熔高熵合金(RHEAs)被開發出來有望解決這些問題,由於它們具有較好的高溫強度,因此得到了廣泛關注。一些研究人員觀察到,與典型的鎳基合金(如Inconel 718和Mar-M247)相比,RHEAs(如NbMoTaW和AlMo0.5NbTa0.5TiZr)顯示出更高的高溫力學性能,高溫應用前景廣闊,為了進一步完善該合金,減質和改善脆性是首要任務。


深圳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探討了通過RHEAs成分調控密度並改善力學行為,設計了一系列Al0.5Ti2Nb1Zr1WX(X:0、0.3、0.5和0.7),分析了該合金的微觀結構、強化增韌機制、室溫高溫下的力學性能以及潛在的變形機制。相關論文以題為「A superb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ewly developed lightweight and ductile Al0.5Ti2Nb1Zr1Wx refractory high entropy alloy via nano precipitates and dislocations induced-deformation」發表在Materials & Design。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matdes.2022.111034

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在Al0.5Ti2Nb1Zr1W0.5RHEA中,觀察到不同的變形特徵。RHEA在973 K到1073 K之間表現出持續的應變硬化,而在1273 K下壓縮的RHEA沒有表現出應變硬化,在屈服後表現出流動軟化。大量的位錯聚集在GBs附近,這些區域的位錯集中有助於GBs附近變形。在973 K時缺乏位錯遷移和擴散,意味着應力不能被緩解或協調變形,由此產生的應力集中加速了微裂紋的產生和擴散,這不利於材料的抗變形能力,隨着應變的增加,GBs處的應力集中促進了微裂紋的形成。同時,位錯重排引發的子結構導致動態回復,這類變形加速了從硬化到軟化的轉變。


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 天天要聞

圖1 (a, b) Al0.5Ti2Nb1Zr1W0.5RHEA的DF-TEM顯微圖,其相應的SAED圖顯示B2相;(c) HR-TEM顯微圖顯示BCC/B2之間的界限;(d) Al0.5Ti2Nb1Zr1Wx (X: 0-0.7) RHEA的XRD圖


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 天天要聞

圖2 Al0.5Ti2Nb1Zr1Wx(X: 0-0.7) RHEAs的壓縮性能 (a, b)在室溫和(c)在高溫下的工程/真應力-應變曲線


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 天天要聞

圖3 Al0.5Ti2Nb1Zr1W0.5RHEA在298 K、973 K和1273 K下壓縮60%的EBSD結果


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 天天要聞

圖4 Al0.5Ti2Nb1Zr1W0.5RHEA在1273 K下壓縮60%後的BF-TEM顯微照片(a)位錯;(b)亞晶粒


深大《Mater Des》:一種新型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難熔高熵合金 - 天天要聞

圖5 Al0.5Ti2Nb1Zr1W0.5RHEA在不同溫度下壓縮後的變形機理示意圖


新開發的輕質Al0.5Ti2Nb1Zr1W0.5RHEA由於其體心立方結構和B2納米析出相而表現出突出的比屈服強度(SYS)。它具有較高的SYS(σ0.2/ρ=187MPa g-1 cm3)、均勻硬化和優秀的塑性(ε>68%)。在1073K下壓縮後,得到優良的SYS(σ0.2/ρ=94MPa g-1 cm3),應變硬化能力是由位錯主導的變形提供的。相比之下,微裂紋的擴展和動態再結晶(DRX)加速了從硬化向軟化的轉變。與973 K和1073 K變形的RHEA相比,在1273 K壓縮時,RHEA的流動應力迅速下降,隨後產生了穩態流動。CDRX和位錯湮滅有效地降低了應力集中,避免了GBs下微裂紋的擴展,擴散控制的DRX是1273 K壓縮後持續應變軟化的主要原因。這些結果不僅指出了該合金具有極好的可變形性和優異的高溫性能,還促進了這類合金的未來發展及應用。(文:破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 天天要聞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農曆四月十八上海多雲到陰,下午起局部地區有短時小雨,22~29℃§今日關注「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5月14日12時12分,國星宇航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計算星座021任務12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着全球首個太空計...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 天天要聞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采...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 天天要聞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17 世紀末,一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開了一項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的邊界在哪裡」的探索。這段旅程不僅顛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也在科學和哲學界激起了波瀾,影響至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朱森元逝世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朱森元逝世

5月1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朱森元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4日9時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朱森元同志1930年10月出生於江蘇溧陽,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