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2022年11月03日17:54:09 科學 1878

全球各大城市的沿海地區面臨一種即將被「吞噬」的危機。不斷下沉成了沿海城市面臨的最大危機,被海浪「吞噬」或許並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2022年的衛星數據表明,全球沿海城市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海平面上升和地面下沉。兩個因素的累加會導致沿海地區面臨比想像中更嚴重的洪水風險。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地面沉降是個緩慢但持續的過程,地貌的改變用滄海桑田來形容並不令人意外,在以月甚至數十年的流逝為計算單位的時間裏,地球大片區域在緩緩下沉。隨着研究進程的加深,研究人員發現沿海城市的地面下沉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據調查顯示,全球範圍內有1596個城市正經受「地面沉降」的風險,在這1596個城市中又有57%處於洪水頻繁地帶。此外,在全球「洪水風險最高」的城市中我國佔據20個席位,這些城市遍布在綿長的海岸線上,是我國的重要沿海城市。

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引發熱議的海平面上升速度,遠遠趕不上陸地的下沉,這種現象在亞洲表現的極其明顯,在陸地和海平面相反的作用力下,亞洲的大部分沿海地區城市都可能會出現洪澇災害。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通過對衛星數據的測量比對,研究人員對99個沿海城市的下沉速率進行了統計,更是證實了這一可怕推論。以印尼首都雅加達為例,這個印尼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在2015年到2020年這五年期間,該城市陸地下沉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的15倍,是當之無愧的地球上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除雅加達外,亞洲的另外四個城市也面臨著下沉,它們分別是孟加拉國吉大港、中國天津、菲律賓馬尼拉以及巴基斯坦卡拉奇,除了亞洲以外,北美、歐洲、非洲和澳大利亞也面臨著下沉危機。根據計算,全球範圍內有33個城市每年下沉深度超過1厘米。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陸地沉降原因極為複雜,除了自然因素之外,導致現今城市下沉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重載,人們對地下水、石油以及天然氣的過度開採更是成為陸地下沉的主要原因之一。《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預測說:城市人口激增和對地下水需求量的增加,勢必導致地下含水層的承受力變弱。在產業革命的催生下,大部分發達城市自20世紀中期開始了快速發展,為了確保所有人都可以喝到足夠多的乾淨飲用水,城市管理者只能加大對地下水的開採力度。雖然解決了城市用水問題,但對地下水的過度抽取,導致了地層真空,最終導致了城市的土地下沉。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通過查看城市內下沉速度較快的一些區域的谷歌地球圖像,發現下沉地區主要分佈在住宅或商業區。由此看來,土地下沉的最深層原因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掠奪,城市開採地下水,工業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這一系列的行為都加劇了土地下沉的現狀。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21年資助了專業團隊,他們在西班牙建立了全球陸地沉降模型。該模型顯示,截至2024年,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將會因為表層地下水的枯竭而面臨陸地沉降問題。下沉不單單是損害地表蓄水層的儲水能力,還會導致一些基礎設施如高樓大廈等建築的坍塌。在淺層地表被破壞後,更深處的含水層的吸水能力也將大大減弱,使得地表海拔與海平面齊平,沿海城市低于海浪侵襲的能力將大大減弱,洪水災害也將頻發。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地下水枯竭引起的沉降是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起初人們並不會將其看作大問題,隨着日積月累的變化,沉降量開始增加。短短十年的時間,印尼首都雅加達就已下沉了2.5米,爪哇海倒灌使得大批建築物和街道淪陷。還有全球海平面最低的荷蘭,早就因為地面沉降使其四分之一的國土低于海平面。如果情況繼續惡化,那人類費勁心血建立的海濱城市將成為新世紀的亞特蘭蒂斯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肆無忌憚的地下水開採仍在繼續,這使得全球多個地區面臨著沉降問題,雖然地下含水層的儲蓄能力不可逆轉,但對水資源的再利用以及對蓄水層進行補給或許可以起到一定的補救效果。或許是時候對城市的開採地下水的工程進行監管了。

地面沉降愈發嚴重,多城市正在下沉,中國或成沉降風險最大國家 - 天天要聞

沿海城市下沉問題也並非沒有轉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加州的部分地區也面臨這下沉的嚴峻問題,當城市改變了地下水管理措施後,大大降低了下沉速度,我國上海也由於政府對地下水開採戰略的轉變,下沉速度明顯變緩。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正確的決策和監管一定可以有效解決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的地面沉降問題,只有這樣,人和自然才能更融洽的共存,人類社會的發展才能更加持續。

花300億吹沙造的永暑島發現大量淡水,外媒:缺啥就來啥

投資400億,獲得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日本的美夢成為泡影

#我要上 頭條##頭條創作挑戰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