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2022年10月14日09:44:28 科學 1526

牛津大學領導並在加那利天體研究所 (IAC) 的參與下,研究團隊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 中紅外儀器 (MIRI) 的光譜數據,發現了宇宙黑洞附近存在着極為特殊的物質,經研究後驚奇地發現,在黑洞附近發光的星系區域中,存在着一種被稱為多環芳烴 (PAHs) 的微小塵埃分子。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觀察星系最內部區域的 PAH 分子,是研究中心黑洞對宿主星系演化影響的最佳方法之一。活躍星系中心的密集氣體和塵埃雲吸收了大部分可見光,因此在可見光範圍內研究新恆星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紅外線並不會受到宇宙空間中微小灰塵的影響,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星系發光的中心區域。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尖端儀器

「JWST MIRI 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以一種迄今為止不可能的方式觀察星系,」領導這項研究並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一位研究員解釋說。「 PAH 分子特別有趣,因為它們在太空中含量豐富,是宇宙中分佈最廣的有機分子之一。它們被認為是益生元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能對生命的起源發揮關鍵作用。」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多環芳烴也是重要的天文工具。當它們被恆星照亮時,它們會在紅外線中產生極其明亮的發射帶,使天文學家不僅可以追蹤到恆星的形成活動,還可以將它們用作星際介質中局部物理條件的敏感「晴雨表」。因此,它們是研究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的關鍵。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該研究小組使用韋伯望遠鏡的尖端儀器,首次表徵了三個發光活躍星系核區域的 PAH 特性。為此,他們將觀察結果與這些分子的理論預測進行了比較。PAH模型由牛津大學的若干物理化學小組共同開發。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之前的太空觀測和研究工作,預測了活躍星系中多環芳烴分子的破壞,但此次研究令人驚訝的是,多環芳烴分子實際上可以在黑洞附近生存——即使是高能光子可能將它們撕裂的地方。可以解釋這一點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分子受到核心區域中大量分子氣體的保護。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關於活躍星系內部區域的新數據

「我們期待確認黑洞的存在確實會影響 PAH 分子的特性,但我們很高興地發現 PAH 分子即使在這些極其惡劣的條件下也能存活,」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解釋道。這項研究引起了更廣泛的天文學界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對於從行星和恆星的形成、到最遙遠和最微弱的星系進行研究的團隊。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這項工作證實,超大質量黑洞對 PAH 分子有重大影響,這嚴重限制了 PAH 分子在探測活躍星系產生新恆星的速度方面的使用,特別是,在靠近中心黑洞的地方,這些分子的性質與離活動星系核更遠的地方存在很大不同,這種影響更加強烈。

在該項目研究中,獲得有關 PAH 分子的可靠知識是關鍵,特別是對於富含氣體和灰塵的環境,在這些環境中,由於存在高度「模糊」,傳統探測和研究通常會失敗。此次科學家利用韋伯望遠鏡的發現和初步研究結果,則打破了以往傳統研究的弊端。後續,研究更多的星系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活躍星系群則是科學家們的重點攻克方向。

韋伯望遠鏡在黑洞附近發現奇怪現象,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了有機分子 - 天天要聞


可以想像,在未來多國共同參與的有關銀河系的活動、環面和外流調查等相關研究中,將會繼續應用這一方法,這對於運用這些有機分子用於研究活躍星系中的恆星形成、如何依賴中心恐怖的黑洞進行運行等,均具有很大的借鑒和參考意義。

#頭條創作挑戰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雲南母子抓35條,做葯擺攤賣被抓 - 天天要聞

剛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雲南母子抓35條,做葯擺攤賣被抓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23年2月17日,開屏新聞報道,雲南騰衝的民警在菜市場巡查的時候,發現有人在賣一種奇怪的生物,看起來又像娃娃魚,又
珍稀華西蝴蝶蘭驚艷現身廣南深山(組圖) - 天天要聞

珍稀華西蝴蝶蘭驚艷現身廣南深山(組圖)

【來源:雲南網】5月20日,廣南縣在開展名木古樹調查時,意外在舊莫鄉境內發現20餘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華西蝴蝶蘭。技術人員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0餘米高的櫸樹上發現到幾株開着別緻花朵的植物。其花瓣形態優雅,色澤獨特,經鑒定,確認為華西蝴
機械人的靈巧手怎樣煉成 - 天天要聞

機械人的靈巧手怎樣煉成

半月談記者 張漫子憧憬與機械人共同生活的人們很難不去幻想這樣一幕:回到家後,餐桌上已擺好想吃的飯菜、換下的衣物已經洗凈烘乾並收納整齊。完成這一切的,不是哆啦A夢的口袋,而是機械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靈巧的「手」。如果機械人真的有一雙「人手」一樣的靈巧手,我們的生活該有多麼輕鬆愜意!然而現實中,靈...
「咖啡牛奶效應」,會成以後人種結構的大趨勢嗎? - 天天要聞

「咖啡牛奶效應」,會成以後人種結構的大趨勢嗎?

未來地球上人種結構會被黑人「改寫」?深度剖析人口演變趨勢在全球人口格局的宏大棋盤上,人種結構的變化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話題。近年來,隨着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黑人在全球範圍內混血現象的加劇,一種觀點甚囂塵上——未來地球上的人種是否會全是黑人
馬斯克:中國發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天天要聞

馬斯克:中國發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隨着科技行業建立越來越大的數據中心,到明年年中,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可能會遇到發電問題。他透露,自己所擁有的AI初創公司xAI正計劃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建立一座千兆瓦級的設施,該設施將在6到9個月內完工...
太陽的天文坐標古今不同 從小滿節氣看「斗轉星移」 - 天天要聞

太陽的天文坐標古今不同 從小滿節氣看「斗轉星移」

今天2時55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這既是華夏先民數千年仰觀天象總結出的自然規律,還暗含「滿招損」的哲學警示。這種將天文觀測與人生哲理相融合的智慧,構成中華文明獨特的認知體系。 藏在小滿節氣背後的天文密碼北京天文館...
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級別 - 天天要聞

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級別

根據中央氣象台最新監測,預計21日至24日,南方地區將出現新一輪較強降雨過程,重慶西南部、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南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100~13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中央氣象...
美國企圖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企圖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中方回應——

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近日發佈指南,以所謂推定違反美出口管製為由,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包括特定的華為昇騰芯片。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剝奪其他國家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
北方多地地面溫度超70℃【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 天天要聞

北方多地地面溫度超70℃【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每天3分鐘,速覽天下事5月21日星期三,農曆四月廿四封面新聞北方多地地面溫度超70℃ 20日,北方大範圍高溫持續。午後高溫區的地面溫度普遍超過50℃,山西、河南、寧夏部分站點地表溫度超70℃,其中山西陽城(72.9℃)打破當地觀測史最高地溫紀錄,河南孟州(72.9℃)、祁縣(72.1℃)、永濟(71.5℃)、萬榮(70.1℃)、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