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吃蛇可以說是天經地義、見怪不怪。像農村最為常見的菜花蛇,它們一年之中,可以吃掉數以萬計的老鼠。
但是大家知道嗎?老鼠也能吃掉蛇!對此,農村還有這樣一句諺語:「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那麼,老鼠是如何吃掉這個強大的敵人的呢?
蛇,作為一種冷血動物。它並不能像我們人類一樣,通過攝入大量的食物,來維持自身的熱量,從而在低溫的環境中很好地生存下來。
因此,每當外界氣溫下降到一定溫度時,蛇類就會尋找相對安全的洞穴,進行休眠。防止自己因為氣溫過低,被活活地凍死。
但蛇類作為一種爬行動物,沒有四肢,並不會打洞。所以一般為了獲得冬眠的巢穴,它們都會將洞穴裏面的原住民給殺死,然後鳩佔鵲巢。
而老鼠洞,就會作為它們的首選目標。因為這樣它們不僅可以獲得冬眠的巢穴,而且還可以飽餐一頓。
蛇類找到冬眠的場所後,隨着外界氣溫的下降,它們就會逐漸地進入冬眠狀態。從而也將迎來被老鼠捕食的時間。
因為蛇一旦進入冬眠後,身體內的各種酶轉換效率將變得十分地低下,加上外界也無法提供大量的熱量,這時它們的肌肉就會被凍僵,變得無法行動。
而老鼠是一種恆溫動物,一年四季都可以自由地活動。到了冬季的時候,因為野外食物缺乏,老鼠就會到處尋找食物,避免自己因為沒有食物吃,而凍死。
當它們尋找到,有蛇藏身的洞穴時,就會將凍僵了的蛇,當作一頓美餐,大快朵頤地進行享用。
並且這種現象,在大連的蛇島,每年冬季最為常見。在上面生活的老鼠,據說鐵做的甲板,在利牙下都會被啃穿,何況凍僵了的蛇呢?
蛇吃鼠,鼠吃蛇,這就是大自然之間的相互制約吧!總的來說,大自然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對於它我們要時刻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