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小行星防禦」計劃,被美國搶先實現?還是和NASA有差距

2022年09月28日12:22:21 科學 1950

眾所周知,如今的美國完全將中國當成了航天競爭對象,一邊擔心被中國獨佔月球資源,一邊又假惺惺的提出中美合作。對於美方的這種態度,最好的做法就是將其無視,走好中國自己的航天道路,只不過NASA似乎並不打算放棄糾纏,不僅登月着陸點與中國「撞車」,小行星防禦計劃也與中方雷同。就在最近,NASA成功在地外1100萬公里的位置,用探測器成功撞擊一顆小行星。

中國的「小行星防禦」計劃,被美國搶先實現?還是和NASA有差距 - 天天要聞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嘗試改變天體的運動,光憑這一點,NASA就再度創造了歷史,目前撞擊任務已經完成,但小行星的軌道是否出現偏移,還需要等待天文學家的進一步測量。如果軌道確認改變,那人類未來將掌握對地外天體的防禦能力,而中國雖然也已經提出「小行星防禦」計劃,但還是被美國搶先實現,這是否說明中方技不如人?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確還是和NASA有差距,但這很正常。

中國的「小行星防禦」計劃,被美國搶先實現?還是和NASA有差距 - 天天要聞

畢竟中國的航天發展才剛剛起步,能在獨立自主的情況下實現今天的成就,已經非常不容易,而且雖然中美都有防禦計劃,但內容卻完全不同,中國的方案可能比美國的起點還要高。NASA此次採用的是撞擊體動能偏離模式,用人造衛星自身的動能來將其撞飛,這就需要更大的衛星重量,否則無法產生巨大的動能。NASA這次成功撞擊小行星的衛星,重量高達610公斤,面對更大的天體時可能需要連續發射多枚探測器才有可能成功撞擊。

中國的「小行星防禦」計劃,被美國搶先實現?還是和NASA有差距 - 天天要聞

但中國卻打算採用「末級擊石」的方式撞擊,撞擊體與火箭不會分離,就可以產生更大的動能,攔截概率遠超探測器。也可以說,中國是採用直接發射火箭的方式撞擊,效果好反應速度快,但也需要更高的技術與航天器控制水平,只要中方能如期推進計劃,必將擁有後發優勢。所以無需擔心是否被美國搶先一步,如果其是真心希望能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對全世界都會是一大好事。

中國的「小行星防禦」計劃,被美國搶先實現?還是和NASA有差距 - 天天要聞

但如果美方有不軌之心,藉此來研發危險性武器,那世界各國就該保持高度警惕,畢竟按照美國的行事作風,什麼事做不出來?而且其已經建立太空部隊,在太空中做的部署可能已經遠超外界想像,另外,如果這一技術真的成功,且被用在武器領域,對全世界都將是個災難。在人類共同危機面前,美方也應放棄私慾,多行不義必自斃、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美國能深刻明白這兩點。

(文/席樂)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磚機問世,月球建房不是夢? - 天天要聞

中國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磚機問世,月球建房不是夢?

厲害了我的國,簡直是太神奇了。我國已經研製世界第一台月球打磚機,它可以把太陽能聚集起來工作,產生一千四到一千五百攝氏度的高溫,把土壤融融,這樣就就地取材,通過3D打印技術將土壤打印成不同規格的土壤磚。這樣就不需要帶水泥去月球了,完全就是就地
我眼中的鄭強教授 - 天天要聞

我眼中的鄭強教授

鄭強教授是著名的網紅,有着十分廣泛的影響。我覺得他的一些立場和觀點,並無大的問題,多數我都非常贊同。但是,我對鄭強的行事風格,是不敢苟同的。他講的那些大道理,似乎並不是他的發明創造,而是一些大路邊上的極其簡單的道理。可以說每一個擔任領導的人
《簡牘探中華》獨家公開馬王堆漢墓最新研究成果 - 天天要聞

《簡牘探中華》獨家公開馬王堆漢墓最新研究成果

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工藝繁複的精美漆器、內容豐富的簡帛文獻……20世紀70年代以來,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數以萬計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西漢時期經濟、藝術、醫學等方面的輝煌成就,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它們的主人是誰?將為我們訴說怎樣的歷史故事?4月6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節目《簡...
科普與春趣共舞——曲靖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進廣場活動 - 天天要聞

科普與春趣共舞——曲靖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進廣場活動

為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科學素養,4月3日,曲靖市科技館在金陵灣愛情小鎮舉辦「科普大篷車進廣場」活動,市民們不僅近距離體驗了豐富的科普展品,還親手製作並放飛風箏,在趣味互動中學習科學知識,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伊始,科普大篷車便
「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簡歷 - 天天要聞

「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簡歷

在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走廊盡頭,82歲的黃令儀依然保持着清晨六點打卡的習慣,當她布滿皺紋的手指在EDA軟件上繪製電路版圖時,監控屏幕的藍光映照着老人專註的面龐,彷彿在為這個時代篆刻一部特殊的史詩—那些跳躍在硅基世界裏的0與1,正在訴說一
AI也有人格面具,竟會討好人類?大模型的「小心思」正在影響人類判斷 - 天天要聞

AI也有人格面具,竟會討好人類?大模型的「小心思」正在影響人類判斷

新智元報道 編輯:英智【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發現,LLM在面對人格測試時,會像人一樣「塑造形象」,提升外向性和宜人性得分。AI的討好傾向,可能導致錯誤的回復,需要引起警惕。你是否想過,LLM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LLM在被研究人員測試時,會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在面對那些旨在評估人...
「雙一流」高校迎來「百億」身價副校長 - 天天要聞

「雙一流」高校迎來「百億」身價副校長

范代娣在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頒獎現場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嘉偉 陝西報道4月3日,陝西省政府官網最新一批人事任免通知顯示,從今年4月1日起,任命范代娣為西北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