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如今的美國完全將中國當成了航天競爭對象,一邊擔心被中國獨佔月球資源,一邊又假惺惺的提出中美合作。對於美方的這種態度,最好的做法就是將其無視,走好中國自己的航天道路,只不過NASA似乎並不打算放棄糾纏,不僅登月着陸點與中國「撞車」,小行星防禦計劃也與中方雷同。就在最近,NASA成功在地外1100萬公里的位置,用探測器成功撞擊一顆小行星。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嘗試改變天體的運動,光憑這一點,NASA就再度創造了歷史,目前撞擊任務已經完成,但小行星的軌道是否出現偏移,還需要等待天文學家的進一步測量。如果軌道確認改變,那人類未來將掌握對地外天體的防禦能力,而中國雖然也已經提出「小行星防禦」計劃,但還是被美國搶先實現,這是否說明中方技不如人?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確還是和NASA有差距,但這很正常。
畢竟中國的航天發展才剛剛起步,能在獨立自主的情況下實現今天的成就,已經非常不容易,而且雖然中美都有防禦計劃,但內容卻完全不同,中國的方案可能比美國的起點還要高。NASA此次採用的是撞擊體動能偏離模式,用人造衛星自身的動能來將其撞飛,這就需要更大的衛星重量,否則無法產生巨大的動能。NASA這次成功撞擊小行星的衛星,重量高達610公斤,面對更大的天體時可能需要連續發射多枚探測器才有可能成功撞擊。
但中國卻打算採用「末級擊石」的方式撞擊,撞擊體與火箭不會分離,就可以產生更大的動能,攔截概率遠超探測器。也可以說,中國是採用直接發射火箭的方式撞擊,效果好反應速度快,但也需要更高的技術與航天器控制水平,只要中方能如期推進計劃,必將擁有後發優勢。所以無需擔心是否被美國搶先一步,如果其是真心希望能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對全世界都會是一大好事。
但如果美方有不軌之心,藉此來研發危險性武器,那世界各國就該保持高度警惕,畢竟按照美國的行事作風,什麼事做不出來?而且其已經建立太空部隊,在太空中做的部署可能已經遠超外界想像,另外,如果這一技術真的成功,且被用在武器領域,對全世界都將是個災難。在人類共同危機面前,美方也應放棄私慾,多行不義必自斃、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美國能深刻明白這兩點。
(文/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