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2022年09月11日23:07:07 科學 1425
【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 天天要聞

海報製作:馮娟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一次與眾不同的木星合月天象將於9月11日上演,之所以說與眾不同,是因為即將迎來沖日的木星與接近滿月的月亮,兩者的亮度都幾乎達到極值,異常明亮。這一晚,爭相輝映的木星與月亮將成為晴朗夜空中難以忽視的景象。

廣東省天文愛好者周志偉2020年7月20日在珠海市拍攝的木星及其兩顆衛星。(本人供圖)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質量最重的行星,它還擁有眾多衛星,是肉眼最容易觀測到的天體之一。在小型天文望遠鏡的視野中,木星的條紋、大紅斑以及四顆伽利略衛星,是深得天文愛好者厚愛的目標。

天球上,行星和月亮正好運行到同一經度上,兩者角距離達到最近,這一天象叫「行星合月」。當月亮與行星的角距離接近到一定程度,還會發生「月掩行星」的現象。

【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 天天要聞

2015年12月31日晚在大連市拍攝的木星合月天象。新華社發(劉德斌 攝)

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天文學會會員劉東宇介紹,木星合月並不罕見,只要月亮每「追」上木星一次,就會上演一次木星合月。這一天象每個月都會發生至少一次,但每次的觀測條件不盡相同。本次木星合月的亮點在於:11日晚木星和月亮都非常明亮;兩者之間的角距離很近;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秋季,秋高氣爽之際,天氣晴好幾率較大,入夜後也適合公眾進行戶外賞月活動。

【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 天天要聞

2014年5月4日晚在山西太原拍攝的木星合月天象。新華社記者詹彥 攝

11日天黑以後,明亮的木星和圓月就會升起,整夜可見。對於北半球觀察者來說,木星在圓月的左上方不到3度的地方,也就是5-6個滿月視直徑大小。隨着時間的推移,圓月逐漸開始接近木星。11日23時左右木星與圓月的距離達到最近,也就是「合」的時刻,此時,地平高度較高,容易觀測。感興趣的公眾可在11日20時左右面向東南方天空觀看,木星與圓月相依相伴,星月爭輝,競放光芒,煞是好看。

【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 天天要聞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木星與木衛二。(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方網站)

劉東宇表示,綜合考慮天象發生時間和天體亮度因素,在今年的14次木星合月當中,這一次我國公眾除了用肉眼觀看外,有興趣的公眾如果使用長焦鏡頭或是小型天文望遠鏡觀看,不僅可以拍到圓月與木星「同框」的畫面,還可以拍到木星表面色彩斑斕的條紋和平行於其赤道的大紅斑以及4顆伽利略衛星。

資料:新華社

編輯:畢揚靜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

【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 天天要聞【關注】就在今晚,別錯過! - 天天要聞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寧寧」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別看它小,這條不到30公分小蛇是虎斑頸槽毒蛇! - 天天要聞

別看它小,這條不到30公分小蛇是虎斑頸槽毒蛇!

你相信嗎?不到30公分的一條小蛇卻比大多數蛇還可怕!5月10日,沿江派出所抓獲了一條小蛇,通過觀察確認是含有毒性的——虎斑頸槽毒蛇。當天下午6點,沿江派出所接到張先生報警,其在自家菜園子勞作時,看到一條黑黃相間、頭呈扁平三角形狀的蛇在菜地里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

北京時間2025年5月13日02時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於開展多頻段、高速率衛星通信技術驗證。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75次飛行。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深圳學生自製飛行器,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深圳學生自製飛行器,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來自深圳!5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生徐陽發佈視頻,介紹他自製飛行器PROWESS並創下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研製經過。PROWESS這款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微型無人機,重量僅有247克,速度卻能達到每小時340公里。網友評論說,這款學生自製飛行器擁有「高鐵速度」。徐陽20...
長青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象鼻蘭種群 - 天天要聞

長青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象鼻蘭種群

5月10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綜合考察途中,再次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象鼻蘭。這是繼2022年在長青保護區首次發現象鼻蘭後的又一次重要發現,標誌着區內存在穩定的野生象鼻蘭種群。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 天天要聞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 有傳言稱,每當地震發生前,都會發生動物異常行為或天空呈現奇怪造型雲朵等「預兆」,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佈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動物異常和氣象變...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 天天要聞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佈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