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國化學會推薦候選人——常俊標

2022年07月15日22:28:07 科學 1021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國化學會推薦候選人——常俊標 - 天天要聞

編者按

2022年3月,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陸續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

近日,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宣傳專題已在中國科協官網、科協網上會史館、科技工作者之家網站正式上線。聚焦各地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情況,我們將為大家陸續推送全國學會、地方科協推薦候選人的風采事迹。學習最美、爭當最美,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力量,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昂揚的奮鬥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常俊標,二級教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一項項成績背後,銘刻着常俊標教授一片赤誠報國初心。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國化學會推薦候選人——常俊標 - 天天要聞

潛心躬耕三十載 科技報國守初心

1998 年,結束在美國留學後,面對美國高薪邀請和優厚工作科研條件,常俊標沒有多想就婉拒了,毅然攜妻帶子,回到祖國!「咱們國家有的是寶啊!」導師謝晶曦教授這句話時刻在耳邊迴響。「在新葯研發上打破堅冰,鐫刻上中國人的名字」「在自己的國家做出原研葯」,這是常俊標上學時就在心底生根發芽的夢想種子。

30 多年來,他圍繞藥物創新中的科學問題和前沿技術,提出了抗病毒藥物設計新理念,突破傳統思路,創新性地利用病毒複製過程中微環境 RNA 聚合酶特性,使藥物在靶細胞內特異性「就地」活化並原位發揮作用,發展了核苷類藥物設計新策略。突破藥物創新瓶頸,解決了核苷 3′- 位脫氧可以阻斷病毒複製,但很快容易被病毒識別,從而產生耐藥性的問題;通過結構設計提高了核苷分子穩定性、增加半衰期,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在藥物化學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相關科研成果在包括 Science、Nature、JMC、JVI 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380 余篇;出版專著 6 部;獲得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授權發明專利 53 項,實施專利 5 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十餘項。開發了多個創新藥物, 通過產學研合作成功轉化,助力多個企業實現產業升級、提質增效,成功上市。其中 1 個 1.1 類創新葯已獲批上市,1 個創新葯正在進行Ⅲ期臨床,1 個創新葯正在進行Ⅰ期臨床。

2021 年 7 月 20 日,常俊標教授率領團隊研發的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全球專利的,治療艾滋病1.1類新葯阿茲夫定(FNC)獲批上市,該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和中國 2021 度重要醫學進展,並被納入 2021 版《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有望結束國內患者依靠國外進口藥物治療的時代,在國際新葯研發史上刻上了中國烙印。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國化學會推薦候選人——常俊標 - 天天要聞

踔厲奮發擔使命 原研新葯助「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常俊標教授帶領科研攻關團隊積極投身科技抗疫第一線,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抗新型冠病毒小分子藥物的研發),與相關單位合作克服種種困難和不利因素,堅持開展抗新冠藥物篩選工作。通過體內外實驗證實,FNC 抗新冠病毒活性較強;通過多中心科研臨床研究發現,FNC 以每人每日 5 mg 劑量對新冠肺炎輕、中、重症患者展示出良好治療效果。2020 年 4 月 12 日,FNC 獲國家葯監局治療新冠肺炎Ⅲ期臨床批件,作為抗新冠肺炎藥物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注。在助力國內抗擊新冠疫情同時,常俊標教授積極推進 FNC 在國外用於治療新冠肺炎輕、中、重症患者臨床試驗,2021 年 1 月和 3 月分別獲俄羅斯和巴西治療新冠肺炎Ⅲ期臨床批件。

2021 年 10 月常俊標教授就 FNC 研發情況向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作專題彙報;同月,FNC 作為「科技抗疫」最新成果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11 月,FNC 作為抑制新冠病毒複製代表性藥物登上央視新聞。2022 年 1 月,外交部發來感謝信,對 FNC 為我國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和出差團組提供有效應急保障表示感謝。鑒於在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研發中的突出表現,常俊標教授受到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表彰,其所在實驗室獲得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國化學會推薦候選人——常俊標 - 天天要聞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國化學會推薦候選人——常俊標 - 天天要聞

來源: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人才中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認識2種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聞

認識2種丁酸衍生物

丁酸鈉與三丁酸甘油酯作為丁酸的衍生物,在動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質。他們的主要生物學功能來源於丁酸。腸道上皮細胞優先選用丁酸作為能量源。作為一種短鏈脂肪酸,丁酸在進入小腸後部分以非離子形式被腸道黏膜細胞吸走,直接為腸黏膜細胞生長和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