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專家研究發現我國南方古人類與古印第安人基因組相近

2022年07月15日12:10:43 科學 1178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這一科研成果於北京時間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中科院專家研究發現我國南方古人類與古印第安人基因組相近 - 天天要聞

在雲南蒙自出土的「馬鹿洞人」是1989年在一個露天遺址被發現的,當時經過聯合科考發掘,出土了包括一個無邊帽頭蓋骨、被火燒過的頭蓋骨和比較完整的近端股骨等人類化石30多件,以及大量馬鹿、麝、獼猴、熊、野豬等動物化石。

中科院專家研究發現我國南方古人類與古印第安人基因組相近 - 天天要聞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頭骨有非常獨特的、跟當時認為的晚期智人有一定區別的特徵。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宿兵:我們發現蒙自人(馬鹿洞人),然後這個人群跟早期的、最早到達美洲的印第安人土著其實是有很深的淵源關係的。

中科院專家研究發現我國南方古人類與古印第安人基因組相近 - 天天要聞

先前的科研結果顯示,美洲土著人群印第安人的起源分為東亞和中亞兩個來源。根據用「馬鹿洞人」的基因組和古印第安人的基因組進行比較,科研人員發現兩者之間在基因組上有相近的特徵。這就表明東亞人群在一萬兩千年前左右,確實可能從東亞大陸跨過白令海峽,最後遷徙到美洲,成為古印第安人的祖先。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劉卉元 | 中國古畫人工智能修復方法研究與實踐 - 天天要聞

劉卉元 | 中國古畫人工智能修復方法研究與實踐

作者劉卉元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原文刊於《藝術學研究》2024年第2期由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基於神經網絡算法的古畫圖像還原修復方法研究」課題組在採訪中國古畫修復專家、調研分析人工智能虛擬修復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中國古畫數字圖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 天天要聞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2024長三角(上海)青年志願者綠色營暨學生「碳」索營開營儀式日前在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楊樹浦水廠大禮堂拉開帷幕,新一批熱愛環保的青年正式開啟生態文明研學之旅,投身生態文明實踐。今年,綠色營營員招募範圍首次從上海擴大到長三角地區,助力形成共青團組織引領青年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 天天要聞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鐘,您在伸出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近日,「嫦娥6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並帶回月球背面樣品」的新聞,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而隨着媒體的爆料,其背後投資也浮出水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 天天要聞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太陽系內除太陽和人們熟知的八大行星外,還有很多其他物質,如衛星、星體塵埃和其他小型天體等,其中流星、彗星以及近地小行星的軌跡變化深受大眾的關注,成為地球上的「明星」。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
AI科學家創業做掃地機,讓機械人「長腦子」,這個賽道火了 - 天天要聞

AI科學家創業做掃地機,讓機械人「長腦子」,這個賽道火了

機械人貼邊清理衛生、定向拾起易拉罐,甚至能聽懂人類世界中的流行文化梗、在你面前跳起「海藻舞」……這些科幻片中的場景,正在被AI大模型加速帶到現實世界中。在AI大模型出現以前,機械人的思維能力十分有限,只能局限於指令動作且聽不懂自然語言。但隨着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產品取得突破,傳統機械人的能力也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