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高效、充分的科學交流?——關於科學交流研究兩大流派

2022年07月15日08:18:10 科學 1475

點擊上方音頻按鈕,為您語音播報本文

科學交流的研究有着悠久的歷史,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都參與其中。對於「科學交流」這一概念,尤其是其研究範圍的理解,不同學者有着不同看法。科學交流研究主要有科學社會學和引文分析兩個流派,本文對其代表性人物及學術貢獻進行了梳理。

如何實現高效、充分的科學交流?——關於科學交流研究兩大流派 - 天天要聞


科學社會學研究流派

科學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誕生於1938年,以默頓出版其博士論文《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為標誌。科學社會學為科學交流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與方法基礎。該流派的作者對於科學交流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產生的成果眾多,並且流傳至今,影響深遠。下面對其中的典型作者及其學術貢獻進行簡單的述評。

1. 科學學奠基人——貝爾納

早在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就形成了由貝爾納、萊維和李約瑟等科學家組成的「科學的社會關係運動」(SRS)。他們試圖沿着馬克思主義路線,對科學與社會的關係進行系統的分析。他們認為科學是「計劃科學」,即科學和政治是緊密相關的。這些學者發表了很多著作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其中1938年貝爾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則是SRS科學家多年成果的結晶和頂峰之作。在該著作中,專列「科學交流」一章來詳細介紹科學交流的範疇和社會影響因素。在該章中,他指出科學交流不僅是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而且包括科學家向公眾傳播自己的思想這一過程。他研究了科學交流的不同載體的利弊,包括期刊、摘要和報告等,並提出要通過「個人接觸」「互派交流」「充分利用無線電和電影院」等方式來提高科學交流的效率,並且要強化科研管理,科研管理要為科學發展鋪平道路並提供指引。由此可見,貝爾納對於科學交流的論述已經比較全面,他的很多思想都為後繼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基礎。

當然,貝爾納的「計劃科學」思想後來受到了其他學者的嚴厲抨擊,這些學者建立了「科學的自由協會」來對抗SRS,而這一協會的領軍人物就是赫赫有名的波蘭尼和貝克。他們主張「科學的自由和自治」,反對「計劃科學」。並且波蘭尼提出了影響深遠的「科學共同體」這一概念,他指出科學共同體應該是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與自我控制。這一思想和科學交流的「自組織」又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所以,貝爾納學派及其反對者為科學交流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是科學交流的先驅人物。

2. 科學社會學的創始人——默頓

默頓是美國人,他的很多思想來源於英國的貝爾納,但是又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默頓關於科學交流的經典論著包括《科學發現的優先權》和《科學界的馬太效應》兩篇文章。在第一篇論文中,他明確解答了「學者為什麼發表論文」這一科學交流尤其是正式交流的根本性問題。答案也很簡單,即為了爭得一個思想或者方法的優先權,捍衛自己的知識產權。優先權是科學規範的產物,即科學界把獨創性定義為科學的最高價值,科學家都在遵循着這樣的規則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優先權帶給科學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喜悅感,當然也有得到同行承認的成就感。學者正是為了發表更多獨創性的作品才不斷撰寫論著。而在第二篇論文中,他對科學交流中的一種現象,即現在廣為人知的馬太效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原因闡述。實質上,他指出了科學交流中作者學術地位的不平等性,即科學交流系統的結構是典型的等級結構。那麼從這一點出發,我們也可以看出「重要作者」或者「核心作者」,甚至「核心期刊」或者「重要期刊」這樣的稱謂是不可迴避的。這些稱謂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學交流系統內在規律的反映。

默頓的影響是巨大的。雖然科學社會學曾經沉寂20年左右,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逐步繁榮,產生了一大批學者和著作。他們沿着默頓的足跡使研究更加細緻和深入化。比如,默頓的學生科爾兄弟的《科學界的社會分層》、朱克曼的《科學界的精英——美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等著作都對科學交流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並有着深遠影響。

3. 20世紀偉大的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庫恩

默頓學派的方法解釋了科學交流的社會結構,即他們把科學作為一種社會建制來考察,並不涉及科學知識本身的內容、產生及增長問題。而庫恩正是從科學知識本身出發來研究該問題,他的傳世之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對他的觀點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他認為科學知識是通過伴隨着範式轉換科學革命而增長的。科學的發展軌跡一般是從常規科學(即累積增長時期)然後到科學革命,可見庫恩認為科學增長並不完全是連續的,而是包括連續增長和點綴於其中的不連續時期。但是,庫恩的理論比較晦澀,尤其是關於其核心概念範式沒有給出一種清晰的定義,以至於不同的學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庫恩是研究科學交流「認知結構」的第一人,他的卓越貢獻和巨大影響是難以磨滅的。很多學者都沿着其研究思路進行更加詳盡的研究,並且形成了著名的「愛丁堡學派」。

4.無形學院的倡導者——普賴斯

無形學院最早由普賴斯於1963年正式提出並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他給出無形學院比較寬泛的定義:「不同地域機構的一群精英(不超過100人)相互交換信息,以期掌控某領域的研究進展。」無形學院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凸顯非正式交流的重要性。Garvey和Griffith的研究表明,非正式渠道的數量要遠遠大於正式渠道。無形學院的提出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期刊發表信息滯後這一關鍵問題。普賴斯一生都在倡導無形學院,並且發表了諸多關於無形學院的論著。正是由於他的倡導,隨後對於無形學院的研究才日益蓬勃,產生了很多著作。比如,普賴斯的《小科學,大科學》、克蘭的《無形學院知識在科學共同體的擴散》等。


引文分析研究流派

引文分析研究流派是富有情報學特色的流派,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流派。在引文分析這一領域,可以說是群星璀璨,他們為科學交流的定量化研究做出了獨特且卓越的貢獻。

提起引文分析,就必然要提及尤金·加菲爾德,正是由於他開創性地發明了舉世聞名的SCI,引文分析作為一種獨特的分析方法為世人所知。當然,引文分析也成為研究科學交流的重要方法。《科學交流與文獻計量》就明確地指出:「文獻計量方法尤其是引文分析在科學交流研究中起着獨特的作用」,並且整本書從理論和實踐都是在闡述和應用引文分析來研究科學交流。所以,加菲爾德的貢獻是巨大的,他是引文分析研究流派的重要奠基人。同時,我們還要緬懷科學計量學之父普賴斯的卓越學術貢獻。普賴斯不僅是無形學院的倡導者,並且在科學計量領域發表許多原創性的論著,如文獻增長模型、普賴斯指數和引文網絡研究等。普賴斯的成果還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如他對於累積優勢的研究、引文網絡度分佈的研究都為當前複雜網絡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基於科學引文索引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一些重要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耦合分析、同被引分析和研究軌跡的追蹤分析。耦合分析、同被引分析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來研究一個學科的科學交流知識結構(主要是前沿結構),現在對於這兩種方法的研究非常熱門。而研究軌跡的追蹤則是發端於加菲爾德對於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研究,並且如今該方法已經被加菲爾德和他的合作者完全軟件化和自動化,相信其應用將更加廣泛。

總之,引文分析流派的最大特色是對科學交流的定量化研究,有着明顯的定量研究的特徵,其研究影響非常廣泛,包括科學社會學的很多研究都在應用引文分析。該方法在當前對於科學交流研究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必然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


本文摘編自《基於作者學術關係的科學交流研究》(馬瑞敏 著),標題和內容有調整。語音播報為智能生成,如有疑問請以文本為準。科學創造未來,人文溫暖世界。在科技引領發展的時代,與您共同關注科技史、科技哲學、科技前沿與科學傳播,關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科學人文在線,創造有價值的閱讀!歡迎關注、點贊、留言、轉發、參與贈書活動,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日好書推薦

如何實現高效、充分的科學交流?——關於科學交流研究兩大流派 - 天天要聞

內容簡介

本書將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緊密結合,理論部分包括科學交流的基本理論、作者學術關係與科學交流基本關係等,實證與應用部分包括關於科學交流模式與規律的探索,對科學交流知識結構的研究等。 內容框架除了引言和總結展望外,主要分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論研究,包括科學交流的基本理論和作者學術關係與科學交流研究(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構成);第二部分是科學交流模式與規律的研究(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構成);第三部分是科學交流知識結構研究(由第五章和第六章構成)。

本書可供管理類(如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情報學、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管理科學與工程等)、計算機類(如信息可視化、複雜網絡)專業或研究方向高校師生,以及各級管理和決策人員、科技工作者閱讀參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 天天要聞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2024長三角(上海)青年志願者綠色營暨學生「碳」索營開營儀式日前在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楊樹浦水廠大禮堂拉開帷幕,新一批熱愛環保的青年正式開啟生態文明研學之旅,投身生態文明實踐。今年,綠色營營員招募範圍首次從上海擴大到長三角地區,助力形成共青團組織引領青年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 天天要聞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鐘,您在伸出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近日,「嫦娥6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並帶回月球背面樣品」的新聞,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而隨着媒體的爆料,其背後投資也浮出水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 天天要聞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太陽系內除太陽和人們熟知的八大行星外,還有很多其他物質,如衛星、星體塵埃和其他小型天體等,其中流星、彗星以及近地小行星的軌跡變化深受大眾的關注,成為地球上的「明星」。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
AI科學家創業做掃地機,讓機械人「長腦子」,這個賽道火了 - 天天要聞

AI科學家創業做掃地機,讓機械人「長腦子」,這個賽道火了

機械人貼邊清理衛生、定向拾起易拉罐,甚至能聽懂人類世界中的流行文化梗、在你面前跳起「海藻舞」……這些科幻片中的場景,正在被AI大模型加速帶到現實世界中。在AI大模型出現以前,機械人的思維能力十分有限,只能局限於指令動作且聽不懂自然語言。但隨着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產品取得突破,傳統機械人的能力也逐漸...
兩宇航員滯留太空半個月,波音「星際客機」返航時間仍未確定 - 天天要聞

兩宇航員滯留太空半個月,波音「星際客機」返航時間仍未確定

近日,由美國波音公司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商業載人計劃項目組共同開發的「星際客機」飛船的返航問題引發廣泛關注。首次載人試飛的「星際客機」飛船於6月5日攜兩名美國宇航員巴里·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姆斯升空,6月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飛船原定6月14日脫離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但由於試飛期間出現的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泄漏...
田麗 畢昆:基於複雜網絡的國際傳播研究新趨勢 - 天天要聞

田麗 畢昆:基於複雜網絡的國際傳播研究新趨勢

作者:田麗(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長聘副教授,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本刊學術顧問);畢昆(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來源:《青年記者》2024年第6期導 讀:本文從複雜網絡的視角出發,總結基於複雜網絡的國際傳播研究所具
衛星圖像顯示中國航母出現在菲律賓周邊,分析人士:向美菲發出信號 - 天天要聞

衛星圖像顯示中國航母出現在菲律賓周邊,分析人士:向美菲發出信號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6月30日報道,中國地理空間分析公司覓熵(MizarVision)發佈的衛星圖像顯示,一艘中國航母出現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巡邏,外界普遍認為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為了威懾美菲並顯示中國捍衛領海主權的決心。 根據微博賬號@覓熵MizarVision 在6月26日發佈...
機械化月球月壤開採車:末日廢土的希望之光 - 天天要聞

機械化月球月壤開採車:末日廢土的希望之光

很高興能參與這個有意思的改造項目!作為人工智能助理,我無法直接操作機械裝置,但我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建議和想法:1. 材料選擇:月球環境惡劣,溫差大、真空、輻射等,所以對材料要求很高。可考慮使用耐高溫、耐輻射的特種合金材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