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2022年07月05日13:55:10 科學 1560

作者:Alfredo Carpineti

編譯:wuguanfy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新星是雙星系統中的一次明亮爆炸,白矮星正在從它的伴星那裡竊取物質。 這種材料被加熱到點燃並高速拋射出去,使這顆恆星比以前亮了很多。 與超新星不同,白矮星可以在新星事件中倖存下來並再次發生。 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看到了有記錄以來最快的新星。

大多數新星往往會在幾周內變亮然後消失,但正如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筆記中所報道的那樣,V1674 Hercules 不是通常的新星。 它在一天之內就消失了,而這只是它怪異的開始。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項目負責人薩姆納·斯塔菲爾德教授說:「只有大約一天,之前最快的新星是我們在 1991 年研究的 V838 Herculis,它在大約兩三天內下降。」 ,在一份聲明中說。

新星的行為有點像迴響的鐘聲。 每 501 秒就有一次擺動,天文學家能夠在可見光和 X 射線中發現它。 2021 年 6 月 12 日,它是如此明亮,肉眼可見。 即使在首次觀察到新星一年後,這種擺動仍在繼續重複。

「最不尋常的是,這種振蕩是在爆發之前看到的,但當新星亮約 10 個等時,這種振蕩也很明顯,」共同作者、大型雙筒望遠鏡天文台的科學負責人 Mark Wagner 博士補充道。

「人們試圖解決的一個謎是,是什麼推動了這種周期性,你會在系統的亮度範圍內看到它。」

該物體最初是由來自日本的業餘天文學家 Seidji Ueda 發現的,並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了解這些恆星爆炸,即使在這種極其罕見的情況下,也不僅僅是擴展我們對恆星的了解。 它還可以告訴我們這些事件如何影響太陽系的化學成分。

「我們一直在試圖弄清楚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太陽系中的化學元素是從哪裡來的,」斯塔菲爾德說。

「我們將從這顆新星中學到的一件事是,例如,這次爆炸產生了多少鋰。 我們現在相當確定,我們在地球上擁有的很大一部分鋰是由這類爆炸產生的。」

該系統還以某種方式塑造了噴射物質的流動,這表明天文學家必須研究更多關於 V1674 Hercules 的特殊系統。

雖然新星不是超新星,但它被認為是前兆。 對於每一顆新星,一些物質都會留在白矮星上,直到它變得太多並坍縮到自身上,從而形成 Ia 型超新星

資料來源:https://www.iflscience.com/fastest-nova-ever-recorded-spotted-by-astronomers-64059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 天天要聞

作者:Alfredo Carpineti

Alfredo Carpineti博士,是IFLScience的特約撰稿人之一。他主要研究天文學、物理學和技術。他擁有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和量子場與基本作用力碩士學位。他致力於與 STEM 中的不平等作鬥爭,並且是Pride in STEM (@PrideinSTEM)的主席和創始人,這是英國最大的慈善信託,致力於支持LGBTQ+和STEM領域內的人。他是一位狂熱的科學傳播者,以@TheAstroholic的綽號製作視頻和播客。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