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2022年07月05日09:15:02 科學 1405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公眾科學計劃

橫斷山區,有中國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和保留最完好的原生生態系統,是瑰麗的植物殿堂,存在着極為豐富的植物群。這個區域豐富的花卉:珙桐綠絨蒿杜鵑百合報春花等等的絕世容顏為西方園藝界所傾倒。橫斷山區的原生花卉植物吸引着許多植物研究者前仆後繼。

本次野外考察,我們將在植物學家帶領下,開展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本底調查,去探尋橫斷山區五彩斑斕的植物王國。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王建軍

隨隊專家介紹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徐波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植物標本館副館長。多次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區開展野外植物資源調查工作。

考察課題

1

橫斷山區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與影像記錄 ;

2

珍稀植物調查,了解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本底、生境狀況及其動態變化;

3

重走威爾遜之路,參照老照片,原機位拍攝對比照片,記錄生態環境的百年歷史變遷。

考察區域介紹

橫斷山區是我國獸類、鳥類以及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域,也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南北走向相間排列的高山深谷,讓橫斷山區為不同類群的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境。有着極高的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呂玲瓏

橫斷山區的高山野生花卉資源異常豐富,品種多達數千種。主要觀賞花有杜鵑花、報春花、龍膽花、綠絨蒿、百合花木蘭花、野生蘭花等。每年3月到10月間,從海拔1000米的河谷到5000米的高山,當各種高山花卉競相綻放之時,花色五彩繽紛,將那裡裝點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高山地區猶如一個天然大花園。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紫花雪山報春 攝影/牛洋

一百多年前,英國植物學家亨利·威爾遜多次來華,帶隊穿越中國橫斷山區眾多鮮為人知的秘境。他多次深入貢嘎山、巴朗山岷江河谷、黃龍等地,考察野生植物資源並採集標本和種子,把在這裡採集到的全緣葉綠絨蒿海仙報春、岷江百合、黃花杓蘭等上百種野生花卉引種到西方國家,使西方的花園和植物園出現了一種「喜馬拉雅花園」現象,並拍下大量圖片,記錄當時的自然地貌和風土人情,出版了影響世界園藝史的《中國——園林之母》。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亨利·威爾遜(1876-1930):英國人,20世紀初期著名自然學家、植物學家、探險家、作家,曾任美國哈佛大學植物研究所所長。西方中上階層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被譽為「一位最成功的植物涉獵者」。

威爾遜帶到西方栽培成功的植物,後來都成了西方園林植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中國原生植物,成為西方園林中成千上萬花卉品種的祖先,西方園藝學家也得出了中國是「中央花園」的結論。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威爾遜(中)出生在英國一個貧窮的鐵路工人家庭,13歲時便輟學到一家苗圃當了一名學徒花工,從此與植物結下不解之緣。

威爾遜在他的著作中,給予中國極高的評價:「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地區的任何地方,沒有哪個園林不栽培數種來自中國的植物。」威爾遜切身體會到世界園林藝術深深地受惠於中國的原生花卉,因此盛讚中國為「園林之母」。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威爾遜僱傭的嚮導和植物採集團隊

一百多年前,威爾遜之路是一條植物採集之路。

一百年之後,這是一條見證中國西部百年變遷的路。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王建軍

考察亮點介紹

01 追尋百年歷史——重走威爾遜之路

威爾遜自1899年至1911年,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裏,多次來到中國,3次進入橫斷山區考察。其足跡遍及四川、雲南、重慶、湖北等地,尤其在四川境內搜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王建軍

威爾遜在康定山區尋找全緣葉綠絨蒿,先後在川北和川西的深山野谷里,到達打箭爐松潘等地,收穫了成片金黃的全緣葉綠絨蒿和紅花綠絨蒿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全緣葉綠絨嵩開花期為5-8月,生長於海拔3500-4600米的礫石坡、流石灘和高山草甸。1903年由威爾遜在康定縣雅家埂採集種子,引入西方國家後,被稱為美麗的黃色罌粟花。攝影/牛洋

威爾遜在《中國——園林之母》一書中記述:當他走到海拔4520米的巴郎山埡口,他看見「華麗的全緣葉綠絨蒿,開着巨大的、球形的、內向彎曲的黃花,在山坡上盛開,綿延幾英里。千萬朵絕無倫比的綠絨蒿,2-2.5英尺高的、聳立在其它草本之上,呈現一片景觀宏大的場面。」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當年威爾遜所見,究竟是怎樣一個壯觀的場面?在中國都經歷過什麼?一百多年後,我們跟隨中國植物學家一起,再次走進這片山野里……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呂玲瓏

02 尋訪珍稀高山野生花卉

第四紀冰期前後,青藏高原上的很多物種遵循了「冰期生境收縮,冰期後擴張」模式,一些物種在高原檯面上得以殘存,在冰川退去後,再向四外擴張、演化。

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着獨一無二的的珍稀花卉,無數以前從來沒有被發現的珍寶,隨着植物獵人的到來,從橫斷山區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圖1為西藏杓蘭,圖2為全緣葉綠絨蒿,圖3為猴頭菌,圖4為多刺綠絨蒿。攝影/楊楠

全球共有綠絨蒿49種,絕大多數的種類都分佈在東亞(僅1種產於西歐),我國有綠絨蒿38種,集中分佈於西南的喜馬拉雅和橫斷山區,可謂當之無愧的「喜馬拉雅藍罌粟故鄉」。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總狀綠絨嵩 攝影/牛洋

我國有龍膽近250種(全球約400種),其中大多數種類集中於西南山區。龍膽因為味道極苦,如同苦膽,所以得名,自古以來就被當作重要的中草藥,治療骨間寒熱。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七葉龍膽 攝影/牛洋

從海拔1800米的低熱河谷到4900米的高寒冰雪地帶,都可以看到不同品種的杜鵑。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她的形象由喬木到灌木,最後變成了匍匐在地的灌叢。開花季節也隨着不同的高度而變化。

「花團錦簇」這個詞來形容花季里的杜鵑花最為恰當,這些花團的色彩從白色、黃色直到桃紅、血紅,把整個高原山地塗抹得五彩繽紛。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多變杜鵑 攝影/牛洋

03 助力珍稀花卉資源本底調查

我們將深入林區,對高山埡口、針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統進行考察,了解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與野生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繁育現狀,結合隨隊專家科研項目,開展珍稀植物資源本底調查。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江珊

04 開展植物資源調查與影像記錄

我們通過野外考察的方式,通過觀察植物的外觀,生長環境等進行記錄、拍照,對所調查植物的品種名稱、植物學分類、生長習性等進行記錄,還將用影像記錄生長環境,以及沿途具有代表性的高山花卉。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攝影/牛洋

行程介紹

Day1|成都

成都集合

Day2|成都-海螺溝

早餐後乘車前往康定,從海拔200米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在起伏的川藏公路上,一路可以欣賞到豐富多彩的森林類型。植被帶呈現出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再到針葉林的變化。

Day3|海螺溝-木格措

考察保存較完好的第四紀古冰川遺迹、溫泉群、完整的垂直自然植被帶譜、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威爾遜在康定及其附近,採集了100多種杜鵑花新種的種子和標本,這些種類的杜鵑花成為了西方園林界最重要的花卉組成部分。

Day4折多山

考察分佈在折多山地區的礫石坡地上的矮生杜鵑(H<20厘米)和其他灌木叢,以及廣泛分佈的檜屬、小檗屬、綠絨蒿屬、龍膽屬、馬先蒿屬、風毛菊屬、紅景天屬、銀露梅和其他橫斷山區的典型植被。

Day5|康定-丹巴

考察塔公寺沿線的河流、草原、森林、山體、寺廟、藏房建築和濃郁的藏鄉風情。

考察八美變質石林,大致分為尖棱狀、城牆狀、柱狀、槽狀、金字塔狀、刀刃狀等。不同形態的石林,代表着石林的不同發育階段。

Day6|丹巴-小金-日隆-卧龍-都江堰

考察海拔2000米左右的乾熱河谷植被,生長於河谷乾旱灌叢的優勢種有清香木、白刺花、鞍葉羊蹄甲、雲南土沉香蕕屬角蒿屬綿棗兒等。沿巴朗山考察豐富的高山花卉,如巴郎綠絨蒿、大理白合、阿墩子龍膽、長鞭紅景天等。

Day7|都江堰-成都機場

成都解散

活動詳情

活動時間:

2022年7月15日-21日(7天)

活動地點:

四川

活動費用:

16800元/人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會員享9.8折)

活動組織方: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費用說明

費用包含:

活動全程食宿、保險、科考環節、露營裝備、後勤保障等相關費用

費用不含:

往返的大交通費用

不可預見和個人因素所產生的費用

報名方式

微信報名:

點擊下方「微信小程序」,填寫提交個人信息,我們會在接到信息後及時與您電話聯繫,引導您完成報名。

諮詢電話: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010-64851539;010-64852136

(工作日9:00-18:00)

活動聯繫人:陳銳 18518489813

客服微信號:cngexpedition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橫斷山區高山野生花卉調查 - 天天要聞

開啟你的科考與探險之旅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着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