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2022年07月04日19:04:30 科學 1581

2004年,一位拿着美國綠卡的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在自己的家中收拾起了行囊,並在一張房屋買賣的合同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要報效祖國,這一次我打算一直待在中國,不再回來了!」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之後,他轉身就來到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

58歲擔任清華大學全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位從美國歸來的博士,正是姚期智。

從2004年開始,他就打算將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於培養中國計算機專業的高端人才上。

但此時的姚期智,依然還保留着美國的國籍。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直到2016年年底,已經70歲的姚期智才徹底放棄了美國公民的身份,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

姚期智學成歸國以後,為中國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無疑讓人敬佩。

那這位科學偉人的身上,又有着哪些故事呢?

在計算機領域頗有建樹的姚期智,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獲得了圖靈獎這個獎項有着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但或許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姚期智在求學的半道上,才開始接觸計算機的。

他研究的老本行,其實是物理學,半路出家的姚期智,又是怎樣轉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呢?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半路出家的物理學天才

姚期智在1946年12月24日,出生於上海,那時候的上海可不太平,世道很亂。

國內的局勢並沒有穩定下來,社會依舊充滿了動蕩,他的父母在夾縫中生存。

為了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姚期智的父母利用了自身的社會背景,弄到了去往台灣的船票。

一直在台灣定居的姚期智,父母從小就很重視對他的教育。

由於生活環境較為安定,姚期智也有更多的時間去鑽研問題,完成學業。

慢慢成為了一個大男孩兒的姚期智,在電視還有報紙上看到了楊振寧李政道等科學家斬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內心很是激動。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所以,姚期智那時候的志向就是成為一名可以比肩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物理科學家。

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的姚期智,高中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台灣大學的物理學系學習。

在台灣大學拿到了本科的學歷之後,姚期智打算趕赴美國留學深造,繼續研究物理學。

起點很高的姚期智,申請到了哈佛大學的碩士生資格,這個機會對他來說來之不易。

姚期智的導師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格拉肖,格拉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基本粒子和量子場論。

在這兩方面以及在宇宙學上的研究,使得格拉肖在197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格拉肖是一位帶有中國情節的科學家。

或許我們不知道,毛主席除了是一名國家領導人之外,還曾經提出過有關「基本粒子」的論述。

而格拉肖在1977年舉辦的第七屆世界粒子物理學討論會上,就提議將毛主席的論述假設命名為「毛粒子」,以此來紀念毛主席。

格拉肖也是少數幾個對中國不抱有意識形態歧視的外國科學家之一。

所以,他才會選擇來自中國的姚期智作為自己的學生,並一直指導他到博士畢業。

跟隨這樣的老師學習,姚期智自然也會受到恩師的影響。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哈佛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之後,姚期智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內還是選擇從事自己熟悉的物理學工作。

但後來一個人的出現,卻讓姚期智做出了改變。

這個人便是姚期智的太太儲楓,二人在哈佛大學結識,儲楓恰好是學習計算機的。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二人一見鍾情,姚期智想要去了解儲楓的日常生活,也就必不可少要去了解計算機。

接觸到計算機之後,姚期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慢慢喜歡上了計算機。

後來在儲楓的建議下,姚期智慢慢轉變了自己研究的方向,放棄了物理學的研究。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姚期智隨後來到了伊利諾依大學,在那裡學習計算機專業,同時攻讀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

雖然姚期智不是專業的科班出身,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學習計算機。

學習能力很強的姚期智,一路順風順水,專業的論文根本難不倒他。

聲名鵲起

1975年,29歲的姚期智拿到了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同年9月,他就去到了麻省理工大學工作。

進入麻省理工大學數學系之後,姚期智擔任的職位是助理教授。

1976年9月,姚期智從麻省理工大學數學系跳槽到了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系,同樣擔任助理教授。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1986年7月,普林斯頓大學向姚期智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他擔任教授。

1993年,姚期智甚至還提出了量子通信理論,這在當時的計算機界是空前絕後的。

隨後他又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大體上完成了量子計算機模式。

涉獵很廣泛的姚期智,會把自己在物理方面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計算機上。

研究對象並不單一,使得姚期智的知識面得到了極大的充實。

在其他學科的研究中,姚期智還將密碼學成功與計算機結合。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應用在實踐之中,只要是在計算機上籤訂過合同,姚期智設計的計算機系統就能自動識別該合同的真偽性。

像這樣的創新舉動也讓姚期智的名氣越來越大,他也順理成章地拿到了當時計算機界很有份量的高德納獎。

於是在1998年,姚期智就被評選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進入了美國國家科學院之後,姚期智接觸到了更多的資源和更加先進的設備,在研究計算機上也得到了更大的進步。

2000年,姚期智拿到了號稱計算機界諾貝爾獎的圖靈獎。

這在圖靈獎的獲獎歷史上,華人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殊榮。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此時已經在全球計算機界享受盛名的姚期智,得到了所有人的重視。

美國政府為了留住這樣的人才,自然是給姚期智開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

美國擁有世界上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諾獎獲得者,同時全球還有百分之七十的諾獎獲得者選擇在美國工作。

普林斯頓大學首先就給了姚期智終身教授的執教職位,而姚期智也早就拿到了美國的綠卡。

在21世紀初,美國的經濟發展遠遠把中國甩在了後面,美國政府給姚期智提供的一些硬件條件是當時國內完全無法想像的。

而美國又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那裡的文化氛圍很包容,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都被美國吸引。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為了讓優秀人才們在美國安居樂業,美政府給出的福利制度極為完善。

回到中國

姚期智並沒有忘記自己體內流淌着中國人的血液,已經成就斐然的他,看到了中國正在慢慢蘇醒。

但相比起美國,中國的高精尖行業仍然有着很長一段路要走。

而中國正在努力縮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隨着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

姚期智記掛着中國的發展,他也知道計算機肯定會對未來中國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席捲全球,而中國已經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的工業革命,這次機遇,姚期智覺得中國一定要把握住,不能再度落後。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從前姚期智來到美國求學,是因為美國的教育資源確實比國內豐富,他在美國也學習到了很多在中國學不到的知識。

在美國的教育資源和先進技術的支持下,他才能夠完成這麼多的研究。

進入新世紀後,姚期智覺得自己是時候回報中國了。

2002年,姚期智在清華大學成立了一個教授組。

從那之後,他就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來回往返,並在清華大學任教。

同時,姚期智還動用了自己的人脈關係,讓一些世界知名的華人科學家,來到清華大學教授學生們最前沿的計算機知識。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2004年,姚期智打算將自己全部精力都用於教授清華大學的學子,而往返於中美兩國讓姚期智覺得很是辛苦。

所以,姚期智在2004年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的職位,答應了清華大學的邀約。

2005年3月16日,依然還是美國公民的姚期智,拿到了在北京永久居留的「綠卡」。

同時在回國之後,姚期智還和香港的大學有着許多聯繫。

香港中文大學特意邀請姚期智來做博文講座,為香港大學的學子講授知識。

微軟-香港中文大學利群計算及界面科技聯合實驗室」隨後又邀請姚期智擔任了委員會的主席。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在姚期智的努力下,2007年,香港大學的理論計算機科學與通訊科學研究所成功落成。

同年,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研究中心也在姚期智的領導下完工。

一直到了2016年年底,很長時間沒有回過美國的姚期智,完全放棄了他美國人的身份,重新成為了中國公民。

他也從一名中科院的外籍院士,轉任為了正式的中科院院士。

2019年5月,姚期智出任了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堂班的教授。

更是值得一提的是,姚期智的「姚班」很有特色。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大科學家,姚期智還親自給清華大學的本科生上課。

姚期智的課堂充滿了個人的特色,長期在美國生活的經驗讓姚期智明白,計算機教學,一定要全程使用英文授課。

計算機的一些程序根本離不開英文,所以他覺得學好英文是學習好計算機的基礎。

姚期智還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設計了本科生的教材,將國際上一些最新潮和前沿的研究,都放到了課堂上,讓學生們與時俱進。

同時他還提煉出了一些最關鍵、核心的課程,讓本科生們勤加鑽研。

即便已經有着許多成就,在計算機界也屬於神仙級別的人物,姚期智還是一直保持着平易近人的態度。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姚期智經常會和他的學生們一起探討當下最流行的問題,形成了教學相長的局面。

新穎的教學模式也讓姚期智的學生們都能有所收穫,每個學生的潛質都得到了極大的挖掘。

姚期智的學生們,在畢業以後,也沒有辜負姚期智的期望。

他們一部分會選擇繼續出國留學深造,另外一部分會選擇就業。

如今在中國的幾大互聯網公司,譬如阿里百度還有騰訊,許多計算機專業的人才,都是從姚期智手下出來的。

姚期智此生最大的願望,是培養出下一個圖靈獎的獲得者。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姚期智的歸國,在當時中國計算機人才稀缺的時代,有着重大的意義。

正是在姚期智這樣的人物的帶領下,中國的計算機發展才不至於被發達國家甩開差距。

姚期智填補了中國計算機領域的空白,同時他為人師表,為中國的計算機發展培養出了許多人才。

他時常在課堂上教導學生要永遠保持求知慾,畢竟學無止境,技多不壓身。

姚期智的回國同時也激勵了許多留學人才,為他們樹立了榜樣。

許多原本打算在海外度過一生的留學生們,紛紛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曾是美國計算機博士,58歲辭職賣房產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報效祖國 - 天天要聞

姚老的身上,我們看到當國家利益和私人利益有一定衝突時,姚老沒有絲毫的猶豫,堅定地選擇維護國家利益。

已經七旬的姚老,將目光放在了下一輩人身上,放在了未來中國計算機的發展上。

姚老有一個家國夢,回到祖國不僅僅是老一輩人的落葉歸根,更是一種科學精神的傳承、家國情懷的體現。

這樣的家國夢離我們並不遙遠,如今我們就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夠保持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為中國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完-

參考資料

新華網:《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

編輯 | 不誤小星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佈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佈、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佈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