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2022年07月01日10:36:12 科學 1156

自然界中有很多「偽裝大師」,它們可以把自己融入環境,以此來躲避天敵或者埋伏獵物。今天,腦洞君給大家帶來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如果在野外,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老規矩,煩請各位讀者老爺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給作者點個免費的關注和贊,我們接着往下看。

好,第十名,比目魚。比目魚長得非常奇怪,眼睛都長在身體的一側,外形扁平沒有魚鰾,基本在海底活動。別看比目魚其貌不揚,它們可是魚類里數一數二的偽裝高手。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比目魚身體有顏色的一側,通常帶有橙色的斑點和斑塊,這使它們能夠和海底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它們還會通過不停地抖動胸鰭與臀鰭,把沙子覆蓋在自己身上,只留下兩隻眼睛用來觀察外界。

當比目魚隱藏起來之後,眼神不好的獵物或者天敵根本看不到它們。除此之外,有的比目魚還可以改變自身的顏色,以便和環境的顏色相匹配,更好地隱藏自己。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好,第九名,鳥糞蛙。鳥糞蛙「大名」叫馬來棱皮樹蛙,主要棲息在印度、馬來西亞、中國等地的熱帶雨林里。它們的體型很小,體長大多只有3厘米,身上有突起的點點,主色調是棕色,屁股和頭部以及身體兩側,則是白色。

馬來棱皮樹蛙的身體顏色並不特殊,但組合搭配起來卻有奇效。因為體型小,當它們地上趴着不動時,遠遠看去就好像一坨鳥糞,因此又得名鳥糞蛙。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長得像粑粑,不是一件光鮮亮麗的事。可對於鳥糞蛙來說,遭人嫌棄的外表關鍵時刻能救命。即便是天敵看到了它們,也會以為是「真的」鳥屎,然後嫌棄地走開。

下面是第八名,葉尾壁虎。壁虎大家應該都見過,我們常見的壁虎體型不大。而葉尾壁虎是壁虎家族裡的「巨人」,體長一般可達30厘米。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當然,體型碩大只是葉尾壁虎最普通的特點;它們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偽裝。葉尾壁虎的顏色和枯樹葉非常像,尾巴扁平像一片樹葉;身上的條紋和葉脈的紋路非常像,頭部和尾巴的邊緣帶有鋸齒狀的凹陷,就像被昆蟲咬過的樹葉,起到了極強的偽裝作用。

當它們模仿枯樹葉的時候,簡直能以假亂真。即便是天敵走到眼前,估計都不一定能發現這位善於偽裝的大師。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第七名,林鴟,平平無奇的偽裝小天才。林鴟是夜鷹目林鴟科下所有鳥類的統稱,和貓頭鷹是親戚。但相比起貓頭鷹的兇猛,林鴟的膽子就小很多,遇到天敵就一動不動地裝死。

天敵出現時,林鴟會把自己調整「凍僵」的姿態。身上的羽毛收緊,肌肉繃緊,偽裝成一根乾枯的樹枝。由於偽裝技術高超,天敵通常都發現不了它們。而且,為了讓自己偽裝地更像,林鴟能堅持好幾個小時一動不動。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即便是飢腸轆轆的捕食者,估計也沒有耐心,等待林鴟自己暴露。除了躲避天敵外,林鴟的偽裝也能迷惑昆蟲,等它們路過時突然襲擊,完成捕食。

好,第六名,竹節蟲竹節蟲是昆蟲綱有翅亞綱竹節蟲目下的動物統稱,身體修長並有明顯的分節,和竹子神似。竹節蟲的顏色多數為深褐色,也有少部分品種的顏色是綠色或者深綠色。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在自然界中,不管是深褐色還是綠色,都很常見。所以模仿起樹枝、竹子,竹節蟲是手到擒來。作為一種夜行性動物竹節蟲白天基本不活動,就待在樹枝上,通過身體的顏色偽裝自己。

而過高或者過低的溫度及較暗光線,可以使竹節蟲的體色變深,反過來則會變淺。這種顏色的變化,也有助於它們隱藏自己。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第五名,葉蟲。葉蟲也是昆蟲綱竹節蟲目昆蟲,但它們的長相卻和竹節蟲大相徑庭。竹節蟲體型修長,而葉蟲體型寬大,長得像一張葉子。

葉蟲身體多為綠色,身上也有類似葉脈的條紋。更絕的是,它們還會在體表邊緣,「偽造」出樹葉被啃咬的缺陷,讓自己的偽裝看起來更加逼真。光靠外表就足以迷惑敵人,但葉蟲還是堅持打磨「演技」。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它們爬行的時候,會來回搖晃自己的身體,就像是樹葉被風吹的樣子。這演技,妥妥地吊打一些偶像劇里的小鮮肉。

好,第四名,蘭花螳螂,花枝招展的陰險捕食者。蘭花螳螂是螳螂目中,外表最美麗的物種,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地區。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都說外表越美麗的動物就越危險,蘭花螳螂亦是如此。它們有着堪稱完美的偽裝,能隨着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

尤其是雌性蘭花螳螂,外形頗似色彩鮮艷的蘭花;它們靜靜地站在草叢中,如同一朵花般吸引着昆蟲。昆蟲無法分辨真假,當它們飛過來試圖採花蜜時,就已經站在死神的鐮刀下了。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第三名,枯葉蝶。枯葉蝶又名枯葉蛺蝶,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國家,我國中西部地區也有分佈。通過它們的名字,大家應該也想得到,枯葉蝶長得和枯葉一樣。

其他的蝴蝶,長得都是色彩繽紛,十分好看。而枯葉蝶的配色基本都是棕色,看起來土不拉幾的。枯葉蝶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這種偽裝色,能讓枯葉蝶更好地躲避天敵。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除了會偽裝外,枯葉蝶還極善飛行,飛得高且敏捷。當它們被鳥類追捕時,會以一種錯亂無規律的方式飛行,然後落入樹叢中,收攏翅膀偽裝枯葉,以此來擺脫捕食者。

好,第二名,侏儒海馬。說起來,侏儒海馬還是一個比較新的物種,2009年的時候才被發現。侏儒海馬里一共有5個物種,所有的新品種海馬身長均不足2.5厘米,是已知體型最小脊椎動物之一。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你能找到侏儒海馬嗎?

侏儒海馬極其善於偽裝,它們主要分佈在紅海和印度尼西亞的珊瑚礁中。為了偽裝自己,它們進化出了和珊瑚礁類似的顏色,加上彎曲的身體和突出的皮膚,珊瑚上一躲,簡直是天衣無縫。

更何況,它們的體型還很小,捕食者真的很容易被騙過去。事實上,如果不是水下攝影師和潛水員極端敏銳的眼睛,我們還真不一定能發現這隱秘的新物種。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這個比較明顯

好,第一名,柳葉鰻柳葉鰻嚴格來說不是特指某個物種,而是鰻魚等一些魚類幼體發育過程的一個特定時期。像日本鰻鱺、海鰻、裸胸鱔等魚類,在幼體時期都可以統稱為柳葉鰻,其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

在這個時期內,它們的身體,還不是由常規意義上的魚肉組成,而是由黏多糖構成的。因此呈現出透明的狀態。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當柳葉鰻處于海水中時,透明的身體就是最完美的偽裝。只要它們靜止不動,就基本能和海水融合在一起,非常難以發覺。可當它們慢慢長大,就會失去這一層完美的偽裝,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 天天要聞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據「中央氣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過30個國家站氣溫突破6月中旬最高氣溫極值,河北安平、安國、武強,天津靜海破6月最高氣溫極值。未來三天,北方的高溫還將持續,應該還會有更多地區打破紀錄。據「河北天氣」微博消息,今天午後1點,河北省中南部「熱紅」「熱黑」了,40℃已成片出現。中央氣象台:繼續發...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着陸點着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佈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