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2022年06月30日01:11:02 科學 1824

Live Science上報道了一個驚人的案例,加拿大金礦工人在淘金時發現了一頭4萬年前的木乃伊猛獁象,興奮的金礦工人將其從融化的凍土帶中挖了出來,因為它的價值堪比淘到幾十千克黃金,甚至可能要更高!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但可能沒有人知道,隨着凍土帶內出土的動物越來越多,人類或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西伯利亞凍土層融化,又發現一頭3萬年前猛獁象

前不久,Treadstone礦業公司的工人在Trʼondëk Hwëchʼin的傳統領地克朗代克金礦區的尤里卡溪永久凍土層開挖採掘面,當操作小型挖掘設備的工人正打算下第二鏟時感覺似乎有個什麼障礙。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似乎就是一具屍體,他跑過去摸了下,好像還處在某種沒有腐爛的狀態,很有可能是一具史前動物的遺體,這讓工人們興奮起來了,經常在加拿大育空地區工作的曠工們對史前動物尤其敏感,一旦發現保存完整的動物,科學家們將會趨之若鶩的購買研究,這可比金子值錢多了。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把這只不知名的動物從凍土帶中挖了出來,大部分都是結構都還不錯,看起來就是只大象,顯然現代大象不會到達加拿大北部的育空地區,這裡對於生活在亞熱帶的大象來說實在是太寒冷了,那麼這隻看起來像大象的動物應該是只猛獁象!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Treadstone礦業公司的專家接收了這隻動物的屍體,它被送到了該公司在當地的總部,解凍後發現,這隻動物的身體大部分都還保持了完整,皮膚和肌肉都非常有彈性,從外觀上看這是一直猛獁象的幼崽,應該是在出生後不久就遭遇了不幸!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消息傳開後,加拿大的頂尖古生物學家都來到了Treadstone礦業公司的生物實驗室,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結果發現這頭1.4米長的猛獁象幼崽是一頭雌性,死亡時只有一個月,死亡時間大約在距今4.2萬年前,科學家將這頭猛獁象命名為了「Nun cho ga」,意思是「大嬰兒動物」。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它很有可能在一次越過沼澤的時候陷入了泥沼,它的母親一定試圖拯救,但卻無能為力!此後很快就被第一場秋雪覆蓋,最終封凍在凍土層中、穿越時空到現在的動物,它的到來,將會給科學家們帶來驚喜,當然也可能帶來災難。

猛獁象:史前巨物,突然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猛獁象全身覆蓋有棕色長毛,門齒向上彎曲,除了長毛外與現代大象非常相似,猛獁象起源於非洲,早更新世時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凍原地帶,體毛長,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從500萬年前開始一直到數千年前才滅絕。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猛獁象的消失有幾個說法,有資料認為是一萬多年前的新仙女木時期,北半球氣候大變,從溫暖濕潤期再次轉入冰川期而導致猛獁象滅絕,不過有古生物學家認為,人類的活動更可能是猛獁象滅絕的主要推手。

科學家為什麼會對上古生物感興趣?

一直以來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的方式研究古生物,比如目前在發掘得到的恐龍化石已經難以計數,但科學家甚至都無法確定恐龍到底有沒有毛髮,因為這些組織很容易在形成化石的過程中消失。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然而猛獁象卻不一樣,它們所在區域在數萬年前就是冰川期,死亡後很容易被冰雪覆蓋,而且地處高緯度地區,被埋入凍土帶後將會形成一個天然的冰箱,一直到有人將它們挖出來。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由於凍土帶的低溫保存效果極佳,化凍後的猛獁象往往就是死去不久後的樣子,無論是皮膚還是肌肉,又或者是毛髮,甚至還能提取到數萬年前寄生在猛獁象身上的寄生蟲,它吃下卻未來得及消化的植物與種子。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史前動物的肉,據說還能吃,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就曾嘗過味道

科學家可以根據一頭猛獁象身上提取到的物質建立起當時的一個生態環境,加上各種動物植物的DNA,科學家能將它們的演化脈絡勾勒出來,所以在科學家眼中這頭猛獁象並不只是一隻動物,而是窺探數萬年前環境與生態的一扇窗口,圍繞着這頭猛獁象,科學家甚至有可能發表多篇高質量的SCI論文,而它的價值,很多時候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育空地區古生物學家格蘭特·扎祖拉博士表示:「作為一名冰河時代的古生物學家,與一隻真正的猛獁象面對面是我畢生的夢想之一。'這個夢想今天實現了。Nun cho ga 很漂亮,是世界上發現的最不可思議的木乃伊冰河時代動物之一。我很高興能更多地了解她。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發現猛獁象的Treadstone 礦業公司的布賴恩·麥考恩 (Brian McCaughan) 則表示:「在人的一生中,中會有一件事是最突出的,我可以向你保證,這就是我的人生中最突出的一件事。」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24日,Yukon在線新聞發佈了這個偉大的發現,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Trʼondëk Hwëchʼin和育空地區政府將共同​努力,以尊重的方式保護和了解 Nun cho ga,並與道森市社區、育空地區居民和全球科學界分享這些故事和信息。

人類該警惕了:凍土帶融化,已經發現了N種動物

古生物學家們在為找到史前保存完好的動物而歡呼,因為這不僅代表了距今數萬年前完整生態的補充,也將代表他們個人學術生涯中的一個小高潮,但氣候學家與微生物學家卻在擔憂另一個危機。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凍土帶融化:氣候變化的結果與推手

儘管育空地區的這頭猛獁象並非全球變暖的結果,但在北半球凍土帶近期發現的多隻動物卻都是全球變暖後暴露繼而被發現,比如:

  • 2007年5月由涅涅茨馴鹿飼養員兼獵Yuri Khudi和他的三個兒子在俄羅斯北極亞馬爾半島發現了一隻41,800年前的猛獁象,被科學家命名為Lyuba,結構保存非常完好;
  • 2011 年,西伯利亞北部 Yukagir 部落發現了一頭完整的野牛遺骸,和Lyuba一樣,由於體內結構非常完整和受到了科學家的青睞;
  • 2015年3月份,一位獵人在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Semyulyakh河邊發現了一頭幼年的長毛犀牛披毛犀)遺骸,這是凍土帶融化後露出地面被發現的;
  • 2017年9月,一名在東西伯利亞尋找猛獁象牙的俄羅斯男子意外發現了一隻冰河世時期的洞穴獅,寒冷的凍土層保存了它大約3萬年,死去時僅一周大;
  • 2018年8月份,古生物學家在遠征西伯利亞東部的雅庫特發現了一具史前小馬的木乃伊,據測算,它大約生活在3~4萬年前;

越來越多的遠古生物出土告訴科學家,北極地區的凍土帶正在遭遇異常劫難!凍土是在高緯度或者高海拔地區地下的一層永凍層,它的厚度從幾十厘米到數十米不等,全球凍土面積超過590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都位於北半球。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凍土帶溫度低,含水率比較高,一代又一代的植物枯萎,埋入地下成為永久凍土層,大量有機碳被封存在凍土帶內,由於溫度低,微生物活動少,數十萬年來幾乎原封不動的保存在地下!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凍土帶的有機碳儲量是大氣層中含碳量的2倍,因此當凍土帶遭遇全球變暖影響時科學家應該會比較緊張了,因為全球變暖會加速凍土帶融化,而凍土帶融化又將會加速全球變暖,一旦形成這個惡性循環,那麼即使在《巴黎協定》中全球減排達到目標,全球變暖的趨勢仍將不可遏制。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遠古微生物:凍土帶時光機穿越到現在

除了全球變暖這個比較「遙遠」的話題以外,更可怕的則是這些出土動物身上攜帶的微生物,就目前而言,對付細菌我們有抗生素,而對付病毒則依靠免疫系統或者疫苗,到目前為止,人類和細菌以及病毒之間仍然處在恐怖的平衡狀態。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但要是有一種超級細菌或者病毒出現,而人類卻毫無抵抗力,那麼該怎麼辦?人類目前接觸的都是現代環境中的細菌與病毒,而對從數萬年前穿越到現代的遠古細菌和病毒,人類的免疫系統可能根本就不會防範,怎麼辦?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可能毫無辦法!只能等待新的抗生素以及製造新的疫苗,而這需要時間!就像目前正在全球流行的COVID-19一樣,不斷傳播、不斷變異!疫苗開發了一代又一代,卻無法防止感染,只能降低重症率,實在是太可怕了。

遠古細菌和病毒:已經被發現了

2014年法國科學家克拉維里曾發表過一篇論文,描述的是3萬年前的一種巨型病毒,比常規病毒大10倍,發現地是西伯利亞凍土層,並且復活後仍具傳染性!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2015年,美國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冰川中鑽取冰核樣本中發現了28種現代沒有的病毒,儘管這些病毒對人類不具威脅性,但問題是未來大面積凍土融化後的可能影響人類的病毒是否會出現可是最擔心的。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2016年西伯利亞爆發的炭疽熱殺死了2000多隻馴鹿,導致96人入院治療,據俄羅斯專家調查,這些炭疽芽孢來自一頭馴鹿的屍體,由於天氣暖和被解凍而釋放到周圍的環境中感染了任何動物。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不斷發現的凍土帶動物,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人類是否該警惕了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