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林志團隊PNAS發文:揭示次要成份在蜘蛛卵鞘絲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2021年09月24日21:10:14 科學 1758

本站訊(通訊員 武璇)天然蜘蛛絲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它們通常由多種蛛絲蛋白構成,包括主要和次要成分蛋白。由於蜘蛛的獨居和互食性,大規模高密度飼養無法實現,因此人工紡絲是大量獲得高強度絲纖維的一種重要手段,而蛛絲蛋白結構與功能的研究,是生產絲纖維的基礎。雖然各種蛛絲主要成分蛋白的結構和功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對蛛絲的次要成分在蛛絲蛋白自組裝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分子機理卻知之甚少,這嚴重妨礙了高性能人造蛛絲蛋白的設計與製備。

天津大學林志團隊PNAS發文:揭示次要成份在蜘蛛卵鞘絲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 天天要聞

2021年9月21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志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Critical role of minor eggcase silk component in promoting spidroin chain alignment and strong fiber formation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通過核磁共振(NMR)並結合材料學技術,開展了對蜘蛛卵鞘絲次要成份蛋白TuSp2的結構與成絲機理研究,並發現由主要與次要成份蛋白共同紡出的人造絲的強度比天然卵鞘絲更優異,為理性設計高機械性能絲蛋白材料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文要點:

1)該研究首先發現蜘蛛卵鞘絲次要成份蛋白TuSp2不僅能加速主要成分蛋白TuSp1的自組裝,還能在機械剪切力作用下顯著促進纖維中絲蛋白的有序排列,這表明TuSp2在卵鞘絲形成中的具有關鍵的作用。

2)TuSp2由多個重複結構域(RP)組成,但並不具有典型的絲蛋白末端非重複結構域。為了探究它在成絲中的作用機制,作者通過多維核磁共振圖譜解析了TuSp2重複結構域的溶液結構。結構研究表明,TuSp2-RP在溶液中主要通過疏水作用形成二聚體,該二聚體結構擁有兩個獨特的帶負電荷表面區塊,進而可以募集表面帶正電荷的TuSp1重複結構域。同時,它也能結合TuSp1末端結構域。對接結構表明,一分子TuSp2-RP二聚體可以結合至少三分子TuSp1重複結構域。基於以上研究,作者提出了TuSp1:TuSp2的膠束模型。該模型解釋了為何由TuSp1:TuSp2複合物形成的絲纖維比由單獨TuSp1形成的具有更高雙折射效應(圖1)。

天津大學林志團隊PNAS發文:揭示次要成份在蜘蛛卵鞘絲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 天天要聞

圖1. TuSp2-RP與TuSp1-RP相互作用的結構基礎和膠束模型

3)作者進一步基於結構機理研究設計了含TuSp1和TuSp2的微型絲蛋白,以探究次要成分對絲纖維機械性能的影響。研究發現由TuSp1和TuSp2微型絲蛋白複合物紡成的人造蛛絲纖維,比由單獨的TuSp1形成的纖維具更少的表面與內部結構缺陷,進而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在最優的TuSp1和TuSp2比例下,其強度和楊氏模量甚至超越天然卵鞘絲(圖2)。

天津大學林志團隊PNAS發文:揭示次要成份在蜘蛛卵鞘絲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 天天要聞

圖2.重組卵鞘絲纖維的SEM表徵及機械性能

綜上所述,這項工作明確了TuSp2在卵鞘絲形成中的關鍵作用,揭示了TuSp2促進卵鞘絲蛋白自組裝和分子有序排列的結構機理;此外,該研究中開發的共紡策略也為生產具有可預測物理性能的其它類型人造蛛絲纖維提供了新啟示。

本論文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范天天;秦瑞奇、張燕、王景霞和樊勁松為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志教授。合作單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楊代文教授團隊和寧夏醫科大學黃衛東教授團隊。南開大學蘇循成教授團隊為此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本項研究得到了天津大學雙一流經費支持。

原文鏈接:

(編輯 張華 王昊恩)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激活設計的「蘇州磁場」 - 天天要聞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激活設計的「蘇州磁場」

2025年5月24日,以「青苔智上,萬物生長」為主題的2025青苔國際設計節在蘇州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盛大啟幕。300多位行業領袖、設計大師與跨界先鋒齊聚於此,共同見證全國首個「青苔智能設計垂類集合大模型」發佈;多家產業進行產業合作簽約協議,中工設計科學實驗室正式亮相。這座佔地535畝的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正憑藉過去...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測試儀 - 天天要聞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測試儀

YY/T 0681.18-2020 規定的是用真空衰減法無損檢驗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泄漏的試驗方法,相關測試儀的信息如下:測試原理將測試儀主機連接到用於容納被測包裝的測試腔內,對測試腔抽真空,使包裝物內外形成壓力差。
對話科學大咖|江寧:未來「腦機接口」設備或將人手幾台,成都有明確的技術優勢 - 天天要聞

對話科學大咖|江寧:未來「腦機接口」設備或將人手幾台,成都有明確的技術優勢

人口老齡化加深,老年健康和老年疾病防治成為廣受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為了加強老年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特聘研究員、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統研究室主任江寧加入了研究行列。他的團隊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將對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肌少症、腦膠質瘤等疾病的治療帶來利好。5月24日下午,「科學大講堂·我們的...
MIM工藝中使用氣霧化316L不鏽鋼粉末 - 天天要聞

MIM工藝中使用氣霧化316L不鏽鋼粉末

在金屬注射成型(MIM)領域,氣霧化與水霧化工藝製備的 316L 不鏽鋼粉末因製備原理差異,在粉末特性、工藝適配及終端產品性能上呈現顯著區別。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從材料特性到生產應用的技術優勢可系統性解析如下: 一、粉末物理特性的工程化差異
硬核!用「疼痛」敲響生命警鐘 | 全國應急科普場館巡禮 - 天天要聞

硬核!用「疼痛」敲響生命警鐘 | 全國應急科普場館巡禮

「安全規則不是寫在牆上的標語,而是用血淚換來的生存指南。」在保信安全體感實訓基地的觸電體驗區,記者手握模擬設備,一股刺痛感瞬間從指尖竄至全身——這是10毫安的安全電流,僅為日常觸電事故的百分之一,卻足以讓人終身難忘。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座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興產業園區的沉浸式安全體感實訓基地,親身體...
超3000株!雲南寧洱發現大規模珍稀植物桫欏群落 - 天天要聞

超3000株!雲南寧洱發現大規模珍稀植物桫欏群落

近日,一名科普博主在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意外發現了珍稀植物桫欏群落。經當地林草部門初步調查,該桫欏群落分佈面積達200餘畝,現存植株數量超過3000株。 桫欏,又稱樹蕨,是與恐....
科學家發現新矮行星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現新矮行星

#萬能生活指南#快速導讀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顆位於太陽系邊緣的矮行星2017 OF201,其軌道獨特,繞太陽公轉約需25,000年。該發現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確認,並已在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發佈。
企鵝糞便與雲形成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企鵝糞便與雲形成的秘密

#萬能生活指南#快速導讀科學家在南極意外發現,企鵝的糞便釋放的氨氣竟是形成獨特雲源的關鍵。這項研究顯示,企鵝糞便中的氮分解成氨氣,與海洋微生物釋放的硫氣體反應,產生氣溶膠並形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