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的這個小疙瘩,到底嚴不嚴重啊?」近日,45歲的王先生來到門診,攤開了自己的雙手給醫生看,只見其右手中指關節處鼓起了一個結節,輕輕一碰還有些疼。
原來,王先生近年來因工作聚餐頻繁,有痛風病史卻未多加關注,多次疼痛發作,僅服點止痛藥便熬過去了。近半年來,他的手指關節隱痛感越來越明顯,偶爾還會紅腫、發熱,再後來就發現關節開始長出一些疙瘩。
經過檢查,醫生告知王先生:「您的這種情況可能是痛風石馬上要形成了,再不及時干預,情況會更加嚴重,疼痛也會越來越頻繁。」
一、 痛風石形成之前,關節有什麼蛛絲馬跡?
許多人知道高尿酸會引發痛風,卻對痛風石知之甚少,等到關節開始明顯變形,疼痛難忍時才去治療,往往為時已晚。
痛風石是人體內尿酸水平長期居高不下的病理結晶,由尿酸鹽沉積後形成,可生長在各個關節周圍,並引起關節結構的破壞,甚至皮膚破潰,嚴重時會影響關節功能,降低生活質量。因此,提前發現、及時治療痛風石的苗頭,顯得特別重要。
痛風石形成前,通常會有這些信號:
1、關節間歇疼痛、酸脹感
高尿酸患者最初往往表現為關節輕度的酸脹、隱痛,活動後、勞累後可能加重,休息一段時間後又可緩解。很多人將這種現象誤以為是勞損,忽略了其與高尿酸的關係,給痛風石形成埋下了伏筆。
2、關節出現紅腫、灼熱、疼痛等炎症表現
隨着尿酸鹽沉積逐漸增多,關節周圍組織受刺激,會出現明顯的炎症反應,如關節皮膚髮紅、明顯腫脹、觸摸時伴隨疼痛、局部溫度升高等表現。
3、關節出現輕微變形或腫塊
在形成明顯痛風石之前,關節皮膚下可能出現一些小、軟的結節,初期輕微隆起,摸起來有顆粒感或腫脹感,逐漸發展成有壓痛的硬結或隆起的大分子團塊,最後形成典型痛風石。
二、痛風石究竟有多嚴重?對照查看自己的情況
痛風石的嚴重程度可大致按以下臨床標準分為三個層次:
01 輕度痛風石癥狀
①僅一兩個關節輕微腫脹,大小穩定;
②無明顯疼痛且無異常分泌物;
③不影響日常活動,無明顯組織破壞。
02 中度痛風石癥狀
①涉及2-4個關節,關節周圍腫脹明顯;
②關節明顯觸痛,時常發作急性疼痛;
③未明顯破潰,但局部有明顯變形趨勢,偶爾影響日常活動。
03 重度痛風石癥狀
①關節破潰或在多個(4個以上)關節形成明顯腫塊;
②持續疼痛伴嚴重腫脹,常有異常分泌物;
③對組織、骨質有侵蝕性破壞,甚至可能出現骨折或神經壓迫,可能需要手術干預。
可見,痛風石絕不是單純的外觀問題,而是實實在在影響身體健康的大麻煩。
三、出現痛風石前兆了,該怎麼辦?
一旦發現上述跡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找醫生明確診斷。如果尿酸值偏高,應儘早採取包括生活方式調整(低嘌呤飲食、戒酒等)及藥物治療的綜合措施。
藥物方面,比較常見的是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別嘌呤醇等降尿酸藥物,控制尿酸指標於安全範圍之內,避免結晶進一步沉積。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的輔助藥物近年來在痛風治療領域效果也很不錯,例如「菠蘿蛋白酶腸溶片」(為藥物名字,很多廠家生產,很多品牌,非廣告),被不少醫生推薦給患者用於輔助治療。
菠蘿蛋白酶是從菠蘿莖中提取的一種蛋白水解酶,臨床研究發現,它能一定程度上促進機體微循環改善。有研究認為,其有助於疏通身體組織內微循環,協助清理與免疫相關的一些大分子物質,如膠原蛋白、纖維蛋白、免疫複合物等,從而幫助人體改善局部炎症反應和排出體內阻塞物質。不過需要強調的是藥物都是有適應症的,消化性潰瘍患者並不適用該葯。
因此,高尿酸或痛風患者如想嘗試菠蘿蛋白酶產品,應諮詢自己的醫生,先明確自己是否適合服用,而非自行隨意服用。
關節疼痛不可小視,痛風石形成前特別容易被忽視的徵兆,需要每位高尿酸朋友高度警惕。早期發現苗頭時,及時通過藥物治療或生活習慣調整,往往可以阻止或延緩痛風石形成,讓嚴重後果遠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