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2025年05月06日20:10:23 健康 9541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忽視了生活習慣對血管的毀滅性傷害,不知不覺中,血管就悄悄「報廢」了。那麼,哪些習慣會加速血管的「報廢」?出現哪些異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來看↓↓↓

 
 

年輕人常做的3件事
正加速血管報廢

■高糖飲食

每天奶茶甜點不離口,熬夜還要吃夜宵,這些習慣會不斷腐蝕血管內皮,讓血管壁「坑坑窪窪」。

■高脂高膽固醇飲食

比如常吃炸雞啤酒、漢堡燒烤,血液里的脂肪就像污水中的淤泥,專門找受損的血管壁「安家」,造成動脈粥塊,把血管擠成「羊腸小道」。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久坐與熬夜

久坐不動、熬夜刷劇,會讓血管彈性變差。此時心臟不得不加倍馬力泵血,高壓的血流就會把血管壁沖得脆弱不堪。

 
 

不能忽視的4個血管「求救」信號

■四肢發麻與間歇性跛行

若你常感到手腳冰冷或發麻,可能是因為四肢血管被堵住了。

血液不僅供應氧氣和營養,還會把體內的熱量傳遞到各個部位,保持溫暖。當血管內膽固醇和脂肪逐漸堆積,血管通道變窄,血液流動受阻,就會導致手腳無法獲得足夠的熱量和氧氣,從而出現冰涼和麻木的現象。

而運動時肌肉需要更多血液支持,供血不足還可能讓腿部酸痛、乏力,甚至出現間歇性跛行(休息後緩解)

想初步自測四肢血管狀況,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平躺,抬起雙腿呈45度,保持1~2分鐘,觀察腿部顏色變化。腿部顏色基本不變或輕微變淡則正常。若明顯發白、發涼,放下後呈紫紅色,需要警惕。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注意:冷、貧血或患有甲減可能影響結果。

■頭暈頭痛與視力模糊

如果血管淤堵,腦部供血不足,可能會引發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等癥狀。隨着堵塞的加劇,還可能出現平衡障礙、肢體無力,痴呆和腦梗死。

快速識別腦血管問題,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 面部表情:對着鏡子微笑,觀察是否有一側嘴角下垂。
  • 手臂力量:閉眼平舉雙臂10秒,看是否有一側手臂下落。
  • 語言能力:說一句完整的話,檢查是否口齒不清。

提醒: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異常,建議立即就醫,即使癥狀短暫消失也要就醫。

■胸悶氣短與異常疲乏

血管堵塞,心臟會陷入「水壓不足」的危險境地。

最初,可能在快走、爬樓梯、搬重物後感覺胸悶、發緊或有壓迫感,平時輕鬆的家務活動開始變得異常吃力,還伴隨冷汗、噁心等癥狀。

長期心臟缺血,則可能導致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肥厚,嚴重或引發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突發性疾病。

懷疑心血管有問題,試試這個簡單測試法:

 
 

靜坐5分鐘後,同時測量雙臂血壓,計算高壓的差值。雙臂壓力差<15mmhg為正常;雙臂壓力差≥15mmghg,需要警惕。

注意:測量姿勢不當可能導致結果偏差。

■全身性表現

除了上面幾個身體局部的癥狀,血管不健康、堵塞還會出現全身性的問題。

比如,老是覺得累、沒有力氣,稍微動一動就喘;傷口好得特別慢,一個小口子很久都不癒合;輕微磕碰就淤青;皮膚乾燥、脫皮、瘙癢等,都可能是血流不暢的信號。

 
 

這4招血管「搶修計劃」請收好

■飲食調控

少吃容易堵塞血管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加工零食、果脯蜜餞、含糖飲料、腌制食品等。可以適量多吃:

  • 燕麥、糙米等全穀物;
  • 富含花青素的蔬果如藍莓、紫葡萄;
  • 深海魚如三文魚、沙丁魚及蝦有助於溶解脂質沉澱物;
  •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如核桃、杏仁;
  • 黑木耳中的木耳糖可以吸附多餘脂質與廢物,輕微延長凝血時間。

另外,晨起後可喝杯溫水。睡前1小時少量飲水,有效預防夜間血流過緩。

■堅持運動,增強血液循環

運動是血管的天然擴張劑,最好每天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車、跳繩等。時間不充裕也可進行碎片化運動,上班可隔1小時走動1次,上下班路上快走10分鐘。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注意調節情緒

長期情緒緊張、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神經調控異常,使得血管持續收縮、末梢循環變差,進而出現頭暈、手腳冰涼的癥狀。

■局部增溫

如果偶爾出現手腳冰涼等血液循環不暢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泡腳、搓手等局部增溫的方式緩解。泡腳時間最好在睡前1小時,時長不宜超過15~20分鐘,水溫建議在40℃左右。

■定期檢查

普通血脂類檢查:20~40歲健康人群可每3~5年做1次檢查。

血管功能專項篩查(頸動脈超聲、踝臂指數、冠脈cta):40歲以上肥胖人群、有家族病史者,每年可做1次。糖尿病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者,每3~6個月檢測1次。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外周動脈疾病的人群務必要遵醫囑,按時吃藥、調整生活習慣、定期監測。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現代人睡前刷手機、吃夜宵已成習慣,但2300年前的《黃帝內經》卻提出"胃不和則卧不安",主張"空腹而眠"。古人這種反常識的養生法,如今被科學證實:適當飢餓感能讓睡眠質量翻倍!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個"餓着睡更香"的千古謎題。 一、《黃帝內經》到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 天天要聞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後還是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過一樣。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來嘮嘮,為啥剛睡醒身體卻還是很累。 在古代,人們就很重視睡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強調了合理作息對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 天天要聞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夢石 譙玲玲 鍾亞春76歲的吳奶奶近日從甘肅蘭州坐飛機來到湖北武漢,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經痛的治療。5月6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病房內,老人術後疼痛大為緩解,即將出院的她拉着醫護的手道別。老人拉着醫護的手表示感謝 通訊員 代雨朦 攝吳奶奶家住甘肅省蘭州市,育有一兒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忽視了生活習慣對血管的毀滅性傷害,不知不覺中,血管就悄悄「報廢」了。那麼,哪些習慣會加速血管的「報廢」?出現哪些異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來看 年輕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報廢 ■高糖飲食每天奶茶甜點不離口,熬夜還要吃夜宵,這些習慣會不斷腐蝕血管內皮,讓血管壁「坑坑窪窪」。■高...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來源:新聞晨報】此前被媒體報道的 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 天天要聞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代謝變快,負擔加重的心臟更需要保護。中醫五行學說里,夏季對應「火」,而人體五髒的心也屬「火」,因此,傳統醫學提倡夏季「養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立夏要「養心」的原因,並推薦幾個日常方法。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為什麼要「養心...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數據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像,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