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髮現:能活到80歲的高血壓患者,大多在60歲後,3事就很少做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高血壓,常常被稱為「無聲殺手」,它悄無聲息地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很多關於高血壓患者能活多久、該如何管理病情的討論。

根據我多年臨床工作的觀察,我發現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那些能夠健康活到80歲的高血壓患者,大多在邁入60歲門檻後,普遍減少了三個特定的行為習慣。

那麼,是什麼讓他們成功活得更久呢?這三件事又是什麼呢?

過度焦慮和緊張

在我診治的數百位高血壓患者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會因為情緒波動而導致血壓升高。

尤其是到了中老年後,生活壓力似乎沒怎麼減輕,很多人都存在過度焦慮和緊張的問題。

這種情緒的劇烈起伏常常引發血壓的大幅波動,從而加劇了心腦血管系統的潛在危險。

我記得曾經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患者,長期有高血壓史,平時情緒非常不穩定。

每次遇到工作上的小問題,或者和家裡人有些小摩擦,他的血壓就會飆升。有時他並未自覺有任何異常,直到前往醫院進行體檢,才發現自己的血壓已經攀升至危險水平。

儘管醫生已經給他開了降壓藥,並告知他注意調節情緒,但他依然不以為意,總是把過度的焦慮掛在心頭。

到了60歲之後,他的健康狀況明顯變差,血壓不僅難以控制,心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時,他開始真正意識到情緒的管理對健康的重要性。

漸漸地,他學習放鬆自己,開始練習冥想和深呼吸,每當自己感到緊張或者焦慮時,他會嘗試把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減輕情緒的波動。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血壓逐漸穩定,甚至能避免了因焦慮引起的急性血壓升高。

這類患者往往能在60歲以後開始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減少緊張和焦慮。研究表明,長期的壓力和焦慮不僅能直接影響高血壓的控制,還會提高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患者們漸漸掌握了放鬆技巧,並養成了良好的情緒調節習慣,這通常能幫助他們在中老年階段有效規避因情緒波動引發的健康風險。

過度依賴藥物

我曾經有一位患者,五十多歲就開始服用降壓藥,血壓始終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雖然他按照醫生的建議服藥,但他從未真正考慮過生活方式的改變,每次見我時,總是抱怨藥物效果不明顯,甚至有時候自己也會間歇性停葯,覺得不舒服就不吃。

這種過度依賴藥物的態度,最終讓他陷入了惡性循環。

直到60歲以後,他才意識到,僅僅依賴藥物是無法真正控制血壓的。

通過與我反覆溝通後,他終於改變了對藥物的態度,逐漸開始注重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調整,並嚴格按照醫囑規律服藥。

慢慢地,他的血壓變得更加平穩。重要的是,他的藥物使用量也逐漸減少,原來一天三次的藥物服用,變成了每天一次,並且在血壓完全得到控制後,他的藥物使用量進一步減少。

過度依賴藥物的患者,尤其是在60歲以後,往往會面臨藥物耐受性差、藥物副作用增加的風險。

很多高血壓患者並沒有意識到,藥物只是控制血壓的輔助工具,真正的根本治療還要依賴於改善生活方式,比如低鹽飲食、增加體力活動等。

通過長期的自我管理,減少對藥物的依賴,能夠有效減輕藥物對身體的負擔,同時也能提高生活質量。

缺乏運動和鍛煉

在我多年的臨床經歷中,最讓我感到痛心的就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到了60歲後,開始放棄運動和鍛煉。

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已經衰老,做不了激烈運動,於是乾脆放棄了所有的體育活動。

這樣的選擇往往是錯誤的,缺乏運動會加重高血壓病情,甚至會導致心臟、腎臟等多臟器的損害。

有一位曾經是我病人之一的患者,年約65歲,他一直以來就沒有什麼運動習慣。雖然他並不肥胖,但長期缺乏運動的結果是他的體重逐漸增加,血糖水平也有所升高,心血管狀況不斷惡化。

每次檢查時,他的血壓都處於較高的水平,而且即使服用了降壓藥,效果依然不理想。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因為運動而恢復了良好的健康狀態,才使他意識到運動對血壓的影響。

他開始慢慢進行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有氧運動,如快走、太極等。通過堅持鍛煉,逐漸增加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他的血壓開始穩定下來,體重也有所減輕,甚至血糖水平也有了改善。

而且,他的心臟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身體狀況逐漸變得更好。最終,這位患者能夠在沒有過多藥物依賴的情況下,保持着較為理想的血壓水平,並在80歲時依然活得健康。

研究同樣指出,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規律參與有氧運動,諸如散步、游泳、騎行等,不僅能夠顯著降低血壓水平,還能增強心臟機能,提升血管壁的彈性。

對於6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不僅有助於降低血壓,還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能活到80歲的高血壓患者,往往在60歲以後摒棄了過度焦慮、過度依賴藥物和缺乏運動等不良習慣,開始更加關注自身的生活方式,重視健康的管理。

他們學會了如何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控制病情,而不僅僅依賴藥物治療,這不僅是高血壓管理的成功之道,也是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高血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湯玉楠.中醫護理在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