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黃金4分鐘,學會CPR救人成功率提高2倍!但很多人還在做錯......

你知道嗎?

人一旦心臟驟停,黃金救生機只有4分鐘!

如果在這4分鐘內

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cpr)

患者生存率會大大提高

但我國目前cpr普及率不足3%

很多人對心肺復蘇不了解、不會做

甚至有人是「害人者」

以下這些「錯誤做法」,可能直接要了命

別急,小圈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正確操作

01

檢查現場安全

意識喪失的患者,可能會有氣道異物吸入的風險,所以在開始搶救之前,首先要確保現場的安全,避免危險因素造成患者二次傷害。

02

判斷意識

拍患者肩膀喊名字,觀察是否有反應。

03

呼救

大聲呼救:「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儘可能尋求周圍人的幫助。

04

開放氣道

將患者平躺,頸部稍微後仰,頭部後仰,捏住患者的下頜骨,向上抬舉,開放氣道。

05

人工呼吸

口對口(鼻)式呼吸:先吸一口氣,將嘴對準患者口(鼻),吹氣時觀察患者的胸部有無抬起。每分鐘12~20次的頻率。

06

胸外按壓

將患者置於堅硬的平面上,雙手掌疊放於患者的胸骨下段,將身體重量垂直於患者胸部,進行按壓,使胸骨下陷大於5cm,然後迅速放鬆,使胸骨回彈,如此反覆交替,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120次。

注意:

① 按壓深度為5~6cm,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120次;

② 進行30次胸外按壓,搭配2次人工呼吸,如此往複,直至專業醫療人員到場。

注意:

① 胸外按壓過程中,盡量不要將頭抬得過高或過低;

② 進行人工呼吸時,盡量通過鼻子進行呼吸,不要將頭部貼在患者臉部;

③ 搶救者體力不支時,可多人進行輪流搶救,但需保證按壓的連續性。

錯誤做法示範

01

沒有確認患者意識就施救

意識喪失的患者可能會因為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所以一定要先清除口腔內的異物再進行施救。

02

沒有開放氣道直接開始按壓

如果氣道未開放,進行按壓時,患者體內的氣體排不出來,外部的氣體也無法進去,相當於在做無用功,而且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肺挫傷等損傷。

03

按壓深度過深

胸外按壓的深度是5~6cm,過深的按壓會損傷肋骨,影響心臟血液迴流。

04

按壓中斷時間過長

按壓中斷時間超過10秒,會導致血壓下降嚴重,腦灌注壓降低,嚴重影響大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流供應。

05

人工呼吸頻率過快

人工呼吸頻率過快,會導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引起呼吸性鹼中毒,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衰及休克。

劃重點

01

心跳呼吸停止

如果一個人出現心跳呼吸停止,同時伴隨以下任意一種情況,就應該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蘇術(cpr):

① 突發意識喪失;

② 大動脈搏動消失;

③ 呼吸異常或呼吸停止;

④ 面色發紺;

⑤ 頸動脈脈搏消失。

02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心肺復蘇

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心肺復蘇,可以通過「一看二聽三感」來判斷:「一看」指的是觀察病人是否意識喪失;「二聽」指的聽病人是否有呼吸的聲音;「三感」指的是通過輕搖病人看是否有反應。

如果病人「三感」都沒有,就說明需要進行心肺復蘇術(cpr)。

03

哪些人群需要學習心肺復蘇

以下人群建議學習掌握一定的心肺復蘇知識與技能:

① 有意願參與急救培訓的人群;

② 照顧家人、尤其有老人孩子的人士;

③ 高風險從業人員:如駕車人員、飛行員、醫務人員等;

④ 運動健身達人。

04

如何快速有效地記住cpr流程

第一步:叫救護車(打電話);第二步:叫救命(喊人幫忙);第三步:開氣道(清理異物);第四步:按胸脯(進行按壓);第五步:吹氣口(人工呼吸)。

還可以配合一些形象記憶法:想像一位穿黑色衣服的交通警察正在指揮交通。交警伸出兩個手臂代表按壓動作;交警向車輛鳴笛示意代表吹氣動作。這樣就能輕鬆記住cpr的關鍵步驟啦~

05

定期參加cpr培訓和演練的重要性

定期參加cpr培訓和演練,不僅可以增強公眾的急救意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還可以提高緊急情況下的應對速度和操作準確性。對於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率來說至關重要。